“战疫”后时代 苏宁菜场与家乐福和苏宁易购如何协同?

零售老板参考 万德乾   2020-02-12 09:44
核心提示:苏宁菜场在小店和家乐福两大渠道上,根据订单地址,会数字化的灵活调配订单和履约。故疫情期间,苏宁菜场订单暴涨,却未出现订单延迟情况。

  核心导读

  •苏宁菜场在苏宁抗疫行动中的特别功能;

  •苏宁菜场与家乐福和苏宁易购如何协同?

  •苏宁业务的进化逻辑在此后的发展预估。

  2020年开年的这场疫情,全国上下还在抗击应对中。但它将深刻影响中国商业社会的结构性变化,以及很多新旧商业的交替变更,也是势必要提速到来的。

  这场结构性变化的大前提条件:一是来自企业此前蓄水储备的商业能力,即中国人常说的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二是来自在此次抗疫过程中投入程度的多少,才会实现改变多少的付出与回报关系。

  这场变革发生在泛消费零售产业的一个突出现象,在于整个社会在供给和需求并未发生体量变化下,却发生着深刻的交易和交付、突发和应对、短期变化和长期改变的商业性质变化。家庭化消费、应急性购买、高负载作业,都在短期内测试着企业的综合体系作战能力。

  大事件未必带来快的成长,但是快成长,一定要参与大事件。机会不仅是给有准备的人,也是给有勇气的人。谁把自己置身在这场抗疫的最一线,谁就是在做好准备要加速进化自我。

  苏宁2019年完成了全场景零售资源的布局,这点优势在苏宁抗疫过程中起到了明显作用。这些作用不管是防疫,还是日常的业务运营,都成为了苏宁的核心竞争力。苏宁提出的“上网上街上苏宁”,以及“全场景零售”的概念,也是基于此得出。

  抗疫期间,苏宁的商超、在线购物,面临着和其他民生保障类企业共同的局面:订单量是暴涨的,履约效率是不能掉链子的,但是履约作业条件却是不如往常,而且还要不计成本的保质保量保价。是否能保得住,考验的是各家企业的真正实力。

  苏宁在抗疫期间保障民生必需品的供应,面临着一次前所未有的全员能力大考验。

  苏宁菜场大考验

  苏宁菜场从2019年4月份上线以来,成为苏宁在C端日常高频需求,拓宽用户量、完善社区消费场景、增强苏宁在高频易耗商品流通能力,所寄予厚望的综合业务。

  苏宁菜场这个在苏宁零售多渠道,并以定位为身边最近苏宁小店(需求面积:80-200平方米)为主要下单和履约载体的业务,在当前的抗疫大战中,走在了最前列。

  我们知道,商业力量参与的抗疫,无非是在支援前线医疗物资、帮扶危机期间商户、满足民生日常所需三个事情上,提供商业天然高效而可靠的服务能力。

  而苏宁菜场在苏宁大抗疫的战斗行动中,主要承载着满足民生的大事项。不出所料,苏宁菜场的订单在暴涨。

  我们知道,企业为消费需求配置的供给能力,都是基于需求的增加,而呈线性稳定增长的。当抗疫带来短期内暴涨的生鲜购买量,很多企业开始爆仓,开始应对不暇。但是苏宁各产业体系能够严控价格、安全、品质,并拿出稳固的作业和服务能力。从因果关系来讲,这是苏宁零售体系化能力的一种表现。

  苏宁小店的这个苏宁菜场,基于去年“今天买明日提,不囤菜不吃隔夜菜”的创新买菜业务崛起;同时,苏宁小店这个渗透至社区末端的小店业态,配合去年收购并完成整合的家乐福大卖场,以及线上电商的苏宁易购(其苏宁超市、苏宁拼购等板块有生鲜业务)。三者彼此打通,协同作战,成为了苏宁生鲜前端的主要交易阵地。

  也就是说,随着苏宁不同层次、不同维度的生鲜业务布局,并基于自己固有迭代进化节奏和逻辑,不断深化整合与协同,形成了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所以这次面对抗疫行动,苏宁菜场和到家业务的表现,异常从容。

  近日举办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表示,电商平台和大型商超探索开展蔬菜预售模式,通过手机下单到店自取,提高效率,减轻负担,减少人流聚集,值得各地推广。由此可见,苏宁菜场的模式已然走在了前列。

  事实也是这样在发生。2月1日开始,苏宁菜场的生鲜购买需求上涨明显。环比去年12月同期,苏宁菜场订单量提升超650%,大份量大白菜、土豆等菜品旺销,重现冬储性消费趋势。其中,南京地区的菜场业务,最高单店增长10倍。当天,南京冷链仓运输加工菜品近3万件,热销前十商品全为绿叶蔬菜。

  米面粮油方面,苏宁菜场联合野里河,全国备货800吨小店专供大米;联合福临门全国备货1050吨米面油;联合金龙鱼全国备货700吨米面油。上海地区也在1月23日至2月3日,苏宁菜场订单量增长8倍。10天里,苏宁菜场在上海地区的生鲜销售大幅度增多,尤其是精选青虾仁作为上新生鲜,累计订单量已达3000件。

  暴涨的订单,并未出现外界在其他企业看到的订单延迟情况。因为苏宁菜场的模式,毕竟托底于苏宁小店。所有订单产生之后,蔬菜配送至小店,第二天顾客前往500米半径内的小店自提。

  关于自提与即配的差别,两者模式在当前的关键差别,其实不在C端体验的差别,而是财务模型的优劣。

  简单的说,就是500米半径的小店自提习惯,一旦顾客培养成习惯,这套习惯在物理距离感方面,其实和传统菜市场类似,体验上并无本质性的颠覆。而在财务模型方面,小店作为终端履约的存量载体,生鲜自提业务属于小店固有成本的利润增量,而非额外成本负担。这点,对于即配方案的生鲜模式,具备成本和效率方面的本质差别。

  这也是切进当前生鲜电商化、数字化创新的判断关键。即基于越来越多顾客在手机买菜的习惯切换,整个生鲜赛道在当前的产业发展关键节点,在于谁能先摸索出一套成熟的财务模型,达成“利润促规模,规模带盈利”的终极成熟模式。

  说到即配,已经成为苏宁大家庭的家乐福,生鲜方面的供给流通方式,对比苏宁小店,则显得丰富而综合。即家乐福作为门店,以及已有的店仓一体的即配服务,确保了家乐福在大卖场一站式综合满足的核心功能上,依然延续着这个核心优势做着增量业务。

  目前,全国51个城市的209家家乐福门店,春节期间为各地市民累计提供蔬菜11,000吨,猪肉1340吨,水果3800吨,鸡蛋900吨。除了正常开门营业之外,为了减少人员流动,家乐福到家即配业务开始发挥比平时更多的功能。通过苏宁易购平台集合订单,家乐福履约,提供对门店周边3公里范围提供的1小时送达服务。

  整个春节期间,蔬菜、水果订单量同比增长680%。大白菜、土豆、长白萝卜、西红柿订购量最多。

  家乐福的店仓一体综合性服务,这个综合的手段,还在于大店在“店仓配+中转”等所有前置综合履约中心的优势。比如,某个家乐福和苏宁小店,处在三公里内的同一区域。当苏宁小店的订单需要调配货源,就近的家乐福门店就切换为这个小店订单的发货仓。

  苏宁易购副总裁顾伟对此的介绍是:苏宁菜场在小店和家乐福两大渠道上,根据订单地址,会数字化的灵活调配订单和履约。比如,一个顾客的订单地址周边,属于小店的自提半径,但是商品库存在家乐福。苏宁菜场就会在履约和供应方面,进行内部合单,再由就近门店单位配货或发货。发挥每个门店、每个订单、每个库存、每个履约,四者作业功能完全融合打通。彼此可以支援,又能独立承载。实现疫情期间,应对暴增订单的履约效率,依然能最大化。

  线上入口方面,苏宁小店、家乐福各大在线流量入口、苏宁易购,均是上述业务内部无缝无碍循环的流量入口。形成顾客在任何流量入口的订单,就近门店响应履约为消费者提供到家服务的全畅通协同模式。

  苏宁进化逻辑

  上述苏宁菜场和家乐福、苏宁易购的协同优异表现,属于苏宁基因的自然体现。

  因为苏宁在做全场景零售,苏宁要做一揽子大零售。理论上来说,全国所有区域,所有人群,所有品类和服务,所有产生交易条件的场景,苏宁全都要做。

  苏宁也是这样在行动的。还是开头那句话,苏宁是拥有最全零售资产和全场景资源布局的企业。这决定了苏宁的业务进化逻辑,是基于市场变化、消费者需求变化而构建的自我逻辑。

  什么是零售企业的自我逻辑?就是市场无论怎么变,我基于自身的业务逻辑进化,总能即时响应满足市场的变化。零售业是一个长链路、多节点、线上线下高度协同、数字和人工互为,并最终形成一个体系化的组织体系和战斗力。然后,再面对更为分散化的一个个顾客购买行为。

  这种产业特征,可能是所有产业都没有类似点的独特所在。零售企业内部的作业单位和人员是高度分布式的落点,前台窗口更是完全分散化的需求来源和顾客多样性行为。

  这个大前提,苏宁还要做全国性市场,全场景零售,全业态服务,难度可想而知。这种绝对的体系化能力,也绝非一两句可以总结清楚。我们可以确认的关键之处,是要看苏宁是不是一切“以我为主”。

  就像竞技比赛,世界纪录总是不断被打破。而顶级的运动员,只会根据自己的天分和身体特征,通过科学的训练,将自己的运动技能和体能不断推向极限。

  苏宁已经是一个30年的企业。这个足够老牌资历的企业生命,如果不显得老态,那就得显得更加强大。一种抗过多次企业生命周期,以及行业发展周期的强大。

  “以我为主”的企业进化逻辑,就是多年沉淀的业务基因和机制,得到数字化的全面强化,开始进入到怎么把自己的运动技能,以及体能不断推向极限的历史阶段。

  这就是苏宁在这次抗疫行动当中,能够全员行动,多面发力的基础。截至目前,苏宁已经累计为这次抗疫,投入了1000万元物质。组建武汉应急支援团队,开放集团所有有利于抗疫的资源。为一线医护人员,为疫情波及的商户,为普通老百姓护航。在这次苏宁的抗疫行动,我们看到的苏宁,就像拥有中国最全泛零售的消费商业体系一样,面面俱到。

  2020年的抗疫行动,或许说只是苏宁进化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的能力溢出。这种能力溢出,外界看到的是苏宁的企业社会责任感,行业内人士应该看到的是苏宁体系化能力的有效应对。

  一定程度来说,抗疫大作战,也是对企业能力的一次阅兵和能力的锤炼。有了这套能力,才能在任何时期,不管是特殊时期的暴涨,还是行业的自然增长,不仅承载得下来,还能得到更近一步的成长。

  最终,让抵抗外力不确定风险能力的压力值,应对企业生命和宏观风险周期,测试一次企业体系化作战能力,确保资金链、人才、系统的通畅运转,都得到一次检验。这对刚刚完成整体数字化转型布局的苏宁来说,极有必要。

  抗疫之后的苏宁,将正式迎来30周年庆。30年的苏宁,将是一个加速度的苏宁。并在生鲜买菜、下沉市场拼购、家电3C核心品类场景拓展、多业态协同、人才组织建设、品牌价值方面,在经历抗疫之后,开始陆续收割这个加速度的发展成果。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零售老板参考 万德乾,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