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北京统计局发布2022年1-11月北京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观点新媒体了解到,数据显示,1—11月,北京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704.4亿元,同比下降6.3%。其中,实现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网上零售额5027.3亿元,同比增长1.3%。
消费形态板块,商品零售11803.8亿元,同比下降5.8%;餐饮收入900.6亿元,同比下降12.8%。
从主要商品类别看,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类值中,文化办公用品类、粮油食品类、金银珠宝类、烟酒类和饮料类等商品保持增长,分别实现零售额928.6亿元、758.7亿元、327.9亿元、242.8亿元、228.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5.5%、15.1%、12%和2.5%。
但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汽车类以及通讯器材类等商品呈两位数下降。
2016年、2019年,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先后突破30万亿元和40万亿元,2021年达到44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是2012年的2.1倍。
9月社零总额为36833亿元,同比增长4.4%,比2019年9月份增长7.8%;其中商品零售33002亿元,同比增长4.5%;餐饮收入3831亿元,增长3.1%。
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395亿元,同比增长2.5%,比2019年8月份增长3.0%;其中商品零售同比增长3.3%,餐饮收入同比下降4.5%。
假日期间,祥云商圈、门头沟南部商圈和今鼎时代商圈客流量同比分别增长15.3%、12.8%、9.2%。
《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对北京存量资产改造做出了一定的放宽,为市场提供了更明晰、有效的政策路径。
北京自7月18日起发放1亿元餐饮消费券,每天上午10点发放,外卖及堂食券面额为15元(消费满50元减15元)、30元(消费满100元减30元)。
7月13日,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一周年发布会上表示,持续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加速迈向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