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闻旅编辑部
最为艰难,充满变数的2022年即将画上句号,旅游业者也终于可以充满希望的迎接2023年。回顾过去一年,从年初开始多地疫情反复,很多人依然“就地过年”,到了3、4月份,上海、广州、北京等接连暴发疫情,经历了长时间的封控与居家办公。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向好,暑期终于迎来了短暂的出行高峰,年底又陷入与新一轮疫情的拉锯战。
尤其是往年出游高峰的重要节假日,清明、五一、端午、国庆,每一个假日都伴随着封控以及限制出游,落地隔离等层层约束。国庆七天小长假,四川九寨沟景区却只接待了211人,民宿、酒店也是在忙着退订退款。
好在,撑过了这最艰难的一年,12月初国家疫情防控政策终于等来了拐点时刻,以“新十条”的发布为信号,一系列政策调整让有关于疫情造成的出行限制瞬间解除,大众生活秩序及出游活动都在此活跃起来,2023年将会是充满希望,自由自在的一年也成为共识,旅游人苦熬三年也终于等来了“复活”的重要时刻。
借此2022年终的最后一天,闻旅以旅游行业这一年给行业留下深刻记忆的事件以关键词形式做了梳理与回顾。好坏都已成过往,让我们与过去好好告别,带着值得珍惜的回忆,共赴充满希望的2023年!
政策:拨云见日告别三年疫情
12月27日晚,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称,自2023年1月8日起恢复受理因出游访友申请普通护照,恢复办理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港签注;恢复执行24/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受理外国人签证业务;恢复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恢复毗邻港澳口岸边检快捷通道等。
就在12月26日晚间,国家卫健委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宣布从明年1月8日起取消对入境人员的隔离管理,仅需要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并宣布对国内的新冠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此外,国家卫健委还宣布将“新冠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来源国家卫健委
这也是近期以来,国家对疫情防控政策作出的一次重大调整。
11月1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不再判定次密接者,并且将密切接触者和入境人员的“7+3”管理措施调整至“5+3”等。
紧随其后,11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学精准做好文化和旅游行业防控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到跨省旅游经营活动不再与风险区实施联动管理,这也意味着为配合疫情防控而采取的跨省游“熔断”机制就此取消。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其中包括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优化调整隔离方式(轻症者可以选择居家隔离)等。
来源中国政府网
随着一系列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旅游市场迎来利好,尤其是旅行消费市场,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在政策发布之后,半小时或者一小时之内,目的地、酒店以及机票的搜索量迅速上涨,预订量也逐步走高。
闻旅在与业内专家学者、业者沟通时也了解到,政策发布到落地实施需要一定的时间,尤其国内目前多地面临感染高峰的问题,市场与游客都需要一定的适应期与出游信心的恢复期。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预计2023年4~6月份,市场能够加速恢复。业者方面也表示,无论是国内还是出境,现在的信号已经很明确,产品以及业务都已经在做相关的准备,大家可以期待2023年旅游业的“春天”。
景区:开关开关开关的坎坷经营路
受疫情影响,旅游景区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对于上市景区而言,业绩纷纷受到重创,游客量减少、营收下滑、净利润亏损成为各大景区面临的窘境。而最引人关注的还是今年各大景区不断上演“开关”之战。
10月26日,北京环球影城宣布,因配合疫情防控需要,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北京环球城市大道、环球影城大酒店和诺金度假酒店暂停关闭。就在5天之后,10月31日,上海迪士尼宣布,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包括上海迪士尼乐园、迪士尼小镇和星愿公园)将于10月31日暂时关闭。
来源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微博
然而,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就在上海迪士尼官宣闭园的当天,北京环球影城宣布恢复开放。短时间内,南北两大标志性的主题公园反复开关,也让一众网友“吃瓜”不断。
其实,这已经不是北京环球影城和上海迪士尼第一次遭遇“闭园”的情况了。根据闻旅不完全统计,北京环球影城方面,开业一年就闭园三次,部分项目也开关多次;上海迪士尼方面,今年大规模闭园也有三次,部分项目也是开关多次。
事实上,北京环球影城和上海迪士尼仅仅是当下景区运营的一个缩影,在这一年当中,还有很多景区也面临着同样的状况,反复开关的次数甚至超越上述两者,比如“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此外还有很多中小景区遭遇临时关闭通知,给本就艰难的经营之路“再添一笔”,甚至还会将景区推向倒闭之路。
酒店:积极做“副业”的斜杠生存法则
今年,长租酒店代替租房的生活方式,成为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新选择。在小红书等平台上,关于长租酒店笔记已超2万条。相较于传统租房,除了承担押一付三的资金压力,还有找房、看房、整租还是合租等问题,而长租酒店不仅有独立空间,还可以享受24小时安保以及打扫卫生等服务,入住省心、方便。
酒店之所以布局“长租房模式”,也是因疫情以来酒店业绩惨淡。今年上半年多家上市酒店业绩承压,处于亏损之中,主要是因为上半年疫情多点散发,多地疫情反弹,疫情防控措施升级,旅游和商务出行均受到较大影响,对酒店行业正常经营造成冲击。在疫情的扰动下,酒店行业的盈利表现整体不佳。
与此同时,酒店的入住率下降,酒店收入断崖式下跌。但是各类的成本依然需要支付,比如租金、工资、水电费用等等。酒店业也在积极寻找自救的方法,比如双11大促,还有与景区合作,开启“住宿+”的浏览模式。
除此之外,推广长租业务也成为酒店自救新的一种尝试。据悉,多家酒店企业也推出了针对长租的项目,比如今年7月29日,亚朵集团宣布全国长租房APP上线,主要是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华住集团旗下APP华住会曾推出连住优惠;如家酒店也在平台上推出了长租房板块;除此之外,诸如万豪、东方君悦等高端酒店也有推出长租房的业务。
尽管长租房业务可以给酒店带来稳定的营收,但是利润却相对较低。景晖智库首席经济学家胡景晖曾接受采访表示,酒店业向长租房、长租公寓领域进军步伐明显加快,与受疫情反复等影响客房的出租率、入住率下降有明显的关系。特别是经济型酒店,谋求转型也是合理之举。未来,对于酒店业比较大的挑战是如何在空间和时间上实现长租和短租的有效搭配,提高综合的收益率,这是一个数据计算和资源调配的问题。
机票:燃油费超过机票钱的“刺客”体验
6月30日,多家国内航司发布通知称,自2022年7月5日起,上调国内航线燃油附加费收取标准。国内航线燃油收取标准为:800公里(含)以下航段,每位旅客收取人民币100元;800公里以上航段,每位旅客收取人民币200元。
对此,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吐槽”燃油费涨价的事情,有网友表示“机建燃油费一趟250,抢钱就算了,还要赠我一句250”,还有网友说“我是成年人了,要学会坐高铁了”,也有网友称“我也想为国家做贡献,但是机建燃油费直接劝退我”。
闻旅此前也梳理过,这次是今年2月恢复征收燃油附加费以来的第五次涨价。自今年1月5日,国内航线取消了燃油附加费的征收。2月5日,燃油费恢复征收,800公里以下和以上航段分别收取10元和20元。3月5日,部分航司调整为20元和40元。4月5日,燃油附加费第二次上涨,达到50元与100元。5月5日,上调为60元和120元。到6月5日,已分别上涨至80元和140元,而这也是我国自2000年开始征收燃油附加费以来的最高收取标准。
事实上,今年受俄乌战争的影响,航油价格在去年已经同比大幅上涨的基础上,仍然在继续攀升,航空公司负担成本在不断上涨。再加上,受疫情影响,航空业遭受严重的冲击,三大航的亏损都超100亿。
面对不断上涨的机票价格,OTA在线旅游平台也推出了针对性的燃油费产品。比如同程旅行燃油费次卡、飞猪的机票燃油费补贴和去哪儿的机建燃油费次卡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短期可以刺激消费者出行,如果补贴暂停,出行需求或许会大幅下降。
露营:刷爆朋友圈的绝对流量网红
要说今年的“顶流明星”,露营绝对可以占据一席之地。
自2020年开始,受疫情影响,大众对于亲近大自然的活动逐渐热衷起来,露营进入到了人们的视野中,从最开始的野外帐篷到现在的“野奢露营”“精致露营”,露营在中国逐渐走俏起来。
根据艾媒咨询预计,2022年,国内露营营地市场规模增速达18.6%,市场规模达354.6亿元。 市场“蛋糕”逐渐被发现,也吸引了不少入局者。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露营相关企业6.87万家。 近10年来,我国露营相关企业注册量不断增加。 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增露营相关企业1.53万家,同比增长51.70%。
巨大的市场,也在吸引资本入局,比如世茂、万科等地产公司以合作等方式开始涉足露营,ABCCamping、Outland等一众新兴露营企业也迅速涌现。还有2021年11月,露营品牌“大热荒野”连续获得两轮超千万元人民币融资,今年3月份,连锁营地品牌嗨king野奢营地获百万天使轮融资,估值达数千万元。
随着入局者的增加,露营也越来越精致,各环节体验都在提升。 与此同时,露营行业的快速发展,同质化、缺少行业规范、安全意识缺乏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就在8月14日,四川省彭州市龙门山镇龙漕沟因突发山洪灾害事件造成人员伤亡。 此次事件的发生地龙漕沟是网上热门的网红打卡地,这里也被称为“玩水野营地”“网红森林”等,而其实这里并不是正规运营的露营地,存在相关的风险。 类似这样的野外露营地,网络社交平台上也有很多推荐。
11月下旬,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林草局等十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露营旅游休闲健康有序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对露营营地建设、露营全产业链发展、规范露营管理经营等问题逐一明确,为丰富旅游休闲产品供给,促进露营旅游消费释放出积极信号。
民宿:热忱归于日常乡村更好深耕
2022年,民宿业在疫情的影响下经历了不少的变化,先是过年期间,消费者的出游半径缩短,周边游成为大众出游的主要方式,郊区民宿成为首选。 城郊型民宿和部分旅游度假型民宿需求不断上涨,生意逐渐火爆起来, 变得一院难求 。 与此同时,也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消费者也从过去的观光式旅游转向了度假型旅游,民宿所承载的内容也丰富起来,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
然而,受疫情影响,部分热门旅游目的地的“民宿”生意正在遭遇“冰火两重天”。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1月份至4月份,丽江旅游接待人数相比2019年下降了80%。游客人数的减少,对于民宿业者而言,就相当于没有生意,无法维持生活,也纷纷挂出了转租、转让告示。
此外,露营的火爆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民宿的发展空间。多家旅游平台数据显示,今年小长假期间,民宿预订量明显不如露营,用户也更倾向于可以体验露营的民宿。因此,有不少民宿主希望从中能够“分一杯羹”。但是想要做好民宿+露营的产品,并不是简单的搭帐篷,而是要做好各方面的运营准备,给用户提供不一样的体验。
政策方面,今年8月,国家标准委发布《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等级划分》,标志着民宿标准化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其中包括公共环境和配套、建筑和设施、卫生和服务、经营和管理、等级划分条件、等级划分办法等均做了详细的要求,对于未来民宿业者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提升过程。
随着当下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大众出游的兴趣高涨,民宿预订平台的订单激增,对于民宿业来说,疫情三年也是提升的机会,那些有特色、专业化的民宿在经历考验之后,一定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
冬奥:赛事余温显现滑雪热情高涨
新年伊始,大众期待已久的2022年北京冬奥会正式举办。自北京申奥成功之后,滑雪这项运动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化,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至2021年10月,中国已实现“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
伴随新一轮雪季的到来,用户出游赏雪、滑雪的热度依然不减。根据多家在线旅游平台数据,今年滑雪市场依然呈现本地化、周边游的趋势,本地雪场门票预订量暴增。除此之外,长白山依然是用户冬季热衷出行的目的地之一,很多沉浸式的玩法也吸引年轻人来此打卡。
与此同时,与滑雪相关产品的预订量也在增长,比如雪场周边的住宿、餐饮等;相关的冰雪游产品也受到用户的喜爱,且大多数为年轻人。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南方的多个室内滑雪场也迎来热潮,闻旅此前采访业者时也了解到,南方地区整体的滑雪热度很高,主要以华东、华南为主。
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将冬季运动推向了更广泛的人群,也将很多滑雪目的地或者度假目的地推荐给大众,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赛事的举办,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当地相关基础设施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交通、住宿等。
随着热度和商机的不断涌现,滑雪市场也暴露出诸如运营时间短、复购率低、成本投入高等问题。尽管当前产业发展还不是很完善,但是与海外市场相比,中国滑雪产业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政策以及市场都在推动产业向前发展,当下需要做的是深耕自身的发展,修炼好内功,才能长久发展。
户外运动:小众且精准的同好社交圈
事实上,自疫情以来,人们愈发重视运动与健身,尤其今年,露营、骑行、飞盘等一系列户外活动受到大众的喜爱。随着户外生活方式的兴起,闻旅通过搜索小红书上关于“户外”的相关笔记已经有456万+篇。
与此同时,根据《中国新城市户外运动产业研究》显示,新城市户外运动爱好者中80后与90后共占72%,68%的爱好者来自一二线城市。既能社交,又能减压,成为城市新中产参与户外运动的最大动因。
伴随着小众运动的火爆,其相关的上下游产业也被带火了。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户外领域产生至少11起投融资事件,被投户外公司的业务领域包括户外装备、户外服饰、社交平台等。
但是,和热闹的资本市场相比,部分产业赛道几家欢喜几家愁。在快速增长的生长背后,也暴露出不少乱象。比如配套设施发展缓慢,很多俱乐部的运营也都处于初级起步阶段,运营模式也都在逐步摸索当中。
值得注意的是,户外经济的火热离不开社交平台的推动,在平台上,用户通过分享相关内容的“打卡照”,以此来吸引更多的玩家,这也成为平台新的增长流量密码。但是,当热度褪去后,如何长久的留住用户,将尝鲜者留存下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摆烂”式旅游:去别人“看不上”的小城市躺平
不做攻略,不去热门城市扎堆,不去景点凑热闹,在酒店里每天睡到自然醒,慢悠悠出门吃吃逛逛,不急不忙的度过自己的快乐假期。这是当下很多年轻人钟爱的旅行方式,与观光游时代不同,年轻的旅行并没有被赋予一定要去哪里,一定要做什么的特定目标,而是更加的随性,肆意洒脱。
以今年十一期间鹤岗酒店预订量的快速增长为信号,与出游热门景区及城市“背道而驰”选择反向旅行的年轻游客引起了市场的关注。来自去哪儿网的数据显示,国庆节前一周,全国“小城”酒店预订间夜量同比2020年增长七成,其中高星酒店预订间夜量增幅明显,同比2021年同期增长四成,同比2020年增长五成。
从目的地分布来看,小众目的地集中在海南、新疆、陕西、青海、西藏、湖北、湖南、贵州、甘肃、辽宁等省份,黑龙江鹤岗、陕西汉中、新疆克拉玛依、海南保亭、青海海东、陕西延安、辽宁辽阳、湖北荆门、海南文昌、黑龙江伊春等城市四星、五星酒店暑期预订量同比2021年增长均超3倍,其中黑龙江鹤岗增幅最高达7倍,陕西汉中次之达5倍。
而即将到来的元旦、春节假期,虽然市场已经重新放开,国内跨省以及出境旅行业务全部恢复,尚处于过渡期以及出游信心重建期的游客仍将以短途、小众的度假目的地及方式为主。据美团数据,河南、黑龙江、河北、广东、四川等省份将涌现一批新晋小众元旦跨年目的地,截至12月27日, 鹤岗、保定涞源、郑州中牟、佛山顺德、甘孜等地的元旦假期住宿浏览热度周环比8倍以上。预计2023年,这样的反向旅游趋势还将持续。
元宇宙:从概念到落地验证项目可行性成趋势
科技改变行业,元宇宙在2022年依然是文旅行业关注的热度词,对于其讨论也从概念前景逐步走向落地,元宇宙究竟能为旅游体验做哪些变化提升成为业内人研究的侧重点。
从现有常见应用模式看,围绕场景应用、数字藏品、数字时尚、数字人、区块链技术等成为主要探索方向。如曲江文旅旗下的大唐不夜城与太一集团联合打造了全球首个基于唐朝历史文化背景的元宇宙项目——《大唐·开元》;拈花云科将AR、MR等技术与游客的赏花路线结合,借助拈花码小程序,将AR体验与樱花季场景巧妙融合,推出“梦回唐樱”元宇宙体验;张家界元宇宙研究中心等打造的首个运用XR融合互动技术沉浸式体验元宇宙万千奇峰景区平台——“张家界星球”等等,都是在探索尝试将元宇宙从概念落到实地应用。
另一常见形式就是数字藏品,黄山、泰山、嵩山、华山、圆明园、台儿庄古城等多家景区已试水数字藏品,目前文旅数字藏品主要呈现形式以3D模型或3D动画为主。iBox链盒品牌公关副总裁王小予在参加公开活动时曾解读到,数字藏品作为新兴的产品形态,在国际市场已经极为常见,国内发展较晚,但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最重要一点就是需要与线下实体场景结合,旅游是非常重要的结合场景,这不仅仅是一种新的产品变现渠道,对于目的地景区而言,也是新营销的重要手段。
从趋势来看,2023年旅游行业与元宇宙概念的结合还将进一步加深,探索元宇宙多元的玩法以及通过元宇宙相关技术应用来实现变现,或将成为布局元宇宙相关项目企业更现实且明确的目标,成为旅游行业创新产品与服务的新渠道。
除特殊标注外,配图源于摄图网。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全国首家奥特曼主题酒店,包含6大尊享主题、全球首创105间盲盒式客房,集住宿、互动娱乐、餐饮于一体。
有关资产减值只于账面值反映,并不影响现金流。于6月底,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共13.116亿港元,反映公司现时的财政储备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