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仅剩一家门店,伊势丹将退出中国?

青眼号外   2024-03-27 10:38

核心提示:今年1月31日和3月14日,天津滨海伊势丹和天津伊势丹均宣布将在4月终止营业。今后,三越伊势丹在华只剩下一家店铺。

文/青梅

两个月宣布3家店铺将终止经营,日本老牌零售商三越伊势丹在华节节败退。

3月25日,上海梅龙镇伊势丹百货有限公司发布终止经营通知称,由于租约到期,将于2024年6月30日终止营业。值得关注的是,今年1月31日和3月14日,天津滨海伊势丹和天津伊势丹均宣布将在4月终止营业。今后,三越伊势丹在华只剩下一家店铺。

事实上,从开设ISETAN BEAUTY美妆集合店到在天猫国际开店销售日系美妆个护产品,三越伊势丹在中国美妆领域也有不少探索,只可惜,如今这一切都化作泡影。

01

曾在华开设美妆集合店

三越伊势丹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86年的一间和服店,后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改为百货形式,并于1930年成立了伊势丹株式会社,此后不断在日本扩张,直至2008年4月与日本百货公司三越合并,成立三越伊势丹控股公司。

虽然起初以经营服装起家,但伊势丹很快因其高时尚、高质量的服装、化妆品及家居用品等商品而闻名,不仅迅速获得了消费者的广泛认可,还一度被外媒誉为亚洲最时尚的百货公司之一。

在涉足时尚零售业务几十年后,伊势丹也开始寻求海外扩张。据其官网显示,1970年,伊势丹在新加坡开设了第一家海外百货店,随后在吉隆坡、曼谷、天津、成都和上海等主要城市扩张,成为最早成功进入亚洲市场的日本公司之一。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百货品牌之一,1993年,伊势丹在中国的第一家店上海华亭 伊势丹 开业。此次宣布闭店的上海梅龙镇伊势丹是其于1997年开设的第二家上海门店,彼时 梅龙镇 伊势丹与恒隆广场、 中信泰富广场 构成了“梅泰恒金三角”,成为上海 南京西路 最早的高端消费圈。

时间来到2006年,伊势丹发布《伊势丹集团新十年发展规划》,计划未来20年在日本之外投资开设20家新店,成都、沈阳和济南成为其新的目标城市。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伊势丹在这些城市迅速扩张,开设了多家新的百货商场。

不过好景不长,济南伊势丹百货仅开业两年就停止营业。2008年和2013年,上海华亭伊势丹百货和沈阳伊势丹百货也接连关闭。而根据上海梅龙镇伊势丹百货公众号内的小程序商城,青眼号外发现该店集合了一大批国际知名美妆品牌以及毛戈平、且初等部分国货美妆品牌。

▍ 截自上海梅龙镇伊势丹百货公众号

值得一提的是,三越伊势丹还于2016年在上海梅龙镇伊势丹开设了ISETAN BEAUTY美妆集合店。据介绍,这是三越伊势丹在国内的首家美妆旗舰店,也是伊势丹在中国市场的新尝试,该店铺荟聚了国际一流的化妆品、进口小众品牌和室内香氛等100多个品牌,不过该门店也于2019年9月关闭。

不仅是线下节节败退,三越伊势丹的线上业务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2023年9月,三越伊势丹在天猫国际开设的海外旗舰店宣布于2023年12月31日闭店。据悉,2016年11月,三越伊势丹与天猫国际达成独家战略合作,成为首家入驻天猫国际的日本百货公司,该店铺主要经营美妆个护类产品,销售品牌以日系小众品牌为主,包括三越伊势丹、La CASTA、SHIRO、UKA等。

换言之,自2023年底三越伊势丹线上线下共有4家店铺陆续退场,天津仁恒伊势丹将成为其在华唯一一家商场。

据媒体报道,天津仁恒伊势丹于2021年开业,是仁恒置地集团与日本三越伊势丹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后的第一个项目,仁恒伊势丹购物广场突破了三越伊势丹百货惯有的商业模式,打造了一个新型购物场景,未来将以天津为出发点,将新的合作模式拓展至中国乃至东南亚市场。

对此,青眼号外通过公开联系方式致电天津仁恒伊势丹。对于伊势丹接连闭店的消息,对方回应称:“目前确实只剩仁恒伊势丹一家,这边暂时不会闭店。”而对于天津仁恒伊势丹的隶属问题,其则表示,“这方面不太清楚,好像是仁恒和伊势丹合作的百货公司。”

青眼号外进一步调查发现,天津仁恒伊势丹公众号的认证主体为仁恒伊势丹商业有限公司,后者由仁恒(中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天津伊势丹有限公司共同持股,而仁恒集团持股比例为51%。

虽然双方意在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但尚没有更进一步的扩张举措,天津仁恒伊势丹所属公司的股权结构或反映出仁恒集团占主导权,因而外界更多认为三越伊势丹相当于退出中国市场。

02

连年亏损,百货“难做”

对于上海梅龙镇伊势丹百货终止营业的原因,通知显示是租约到期。不过业绩压力或是三越伊势丹选择退出的最主要原因,据日媒报道,上海梅龙镇伊势丹的运营公司2023年3~11月的营业损益为亏损3.7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797万元),上年同期亏损2.6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271万元)。

而在2023年底,三越伊势丹控股就曾表示将关闭天津伊势丹和天津滨海新区伊势丹,闭店原因即为“正好赶上租赁合同到期,根据收益性、合同内容、地区的业务环境等,做出了综合判断”。据介绍,天津伊势丹的公司2022财年(截至2023年3月)亏损2.93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99万元)。

业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三越伊势丹在中国市场的困境,不过中国消费者对日资品牌祛魅或许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过去,日系品牌以其优质的产品质量、先进的技术和独特的营销策略,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消费者越来越理性,同时,国产品牌的崛起也给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这些品牌在质量和价格上都具有竞争力。

此外,去年“核污水”事件将中国民众对于日本及日系品牌的抵制情绪抬到一个新高峰,在美妆领域,POLA、花王和资生堂等日妆巨头均承认这一事件对其业绩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而同为日企出身的三越伊势丹也难以置身事外。

从整体上来看,中国零售业承压也是不争事实。据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CCAGM 的文章显示,百货零售业发展正面临消费需求不足、电商持续影响、面临成本压力、引流难增量少和自营任重道远五大挑战。在这一背景下,诸如新世界百货、太平洋百货、伊藤洋华堂等全球知名百货商也相继关闭在华门店。

凯度消费指数大中华区总经理虞坚曾对媒体表示:“目前国内零售业态已极度内卷,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百货商店,传统的业态如果不与时俱进,进行升级和改革,消亡可能也只是时间问题。”

03

百货不再是高端美妆的线下首选

百货作为美妆品重要的销售渠道之一,一直占据化妆品线下销售额的 重要地位,也一度是高端美妆品牌在线下的首选渠道。

据青眼情报数据, 2023年中国化妆品行业线下渠道销售额为3926亿元,同比微增0.8%。分渠道来看,百货渠道最高,销售额达到1613.8亿元。 尽管占比不低,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时代的变迁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升级,百货渠道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如今,消费者追求的是全方位的购物体验,期望能在一个舒适、便捷、个性化的环境中挑选商品。而传统的百货商场往往因为业态单一和缺乏服务创新,无法满足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加之线上渠道冲击,不少品牌也开始撤离百货。

过去几年,美宝莲、HERA赫妍、苏秘37°等不少化妆品品牌纷纷撤柜转战线上,希望寻找新的增量。今日,青眼号外走访了武商梦时代和武商亚贸广场两个商场发现,尽管仍以国际美妆为主,但也不乏薇诺娜、麦吉丽、丸美等国货品牌身影,百货渠道的美妆品牌结构已然发生了一些变化。

不仅如此,高端美妆品牌在线下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免税店、精品购物中心,甚至是如Aesop伊索、花西子等开设独立品牌旗舰店,百货不再是高端美妆的首选。

另外,消费主力军已从70后、80后过渡到90后、00后为主,这些年轻的消费者群体更加注重个性化,以KKV、三福为代表的新零售门店成为他们在线下购物的优选。传统百货已难以吸引到这些追求潮流的消费群体。

事实上,百货也在不断调整改造和转型升级。中国百货商业协会会长范君即在第九届中国化妆品趋势大会上表示,对商场的重新定位、O2O和全渠道建设、与品牌商的深度联营、面向Z世代的年轻力打造等,百货业努力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百货的行业竞争力和市场免疫力。

总的来说,不论是面对百货转型,还是全渠道的变迁,美妆品牌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积极探索市场动态,并与消费者重新建立紧密的联系,以在变革中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青眼号外,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