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再迷恋探新店

RQ商业观察室   2024-08-08 18:36

核心提示:在足够丰富的城市空间里,个性化的小店也应该有一席之地,哪怕它们不够成熟、不够完美,但至少是独特的。

撰文丨RQ商业观察室 洛特

编辑丨锐裘

不再迷恋探新店,可能是我今年最大的改变之一。

当朋友问起最近有什么想去的新店时,我大脑一片空白。的确很久没有探新店的欲望了,只想去那些熟悉的地方和朋友小聚,度过一段“安全”的时光。

原因当然是多重的。搬离市区后,我不再拥有骑车去繁华商圈和梧桐区的自由,而这些地方是新店的聚集地。但这也不是全部的理由:过去几年,在潮流发源地上海各处扫街,我体验过大把的新店,留下的记忆却不多。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在小红书收藏夹的“探店”合集里不断加入新的欲望。现在想来,它们无非分为两种:一部分是我热爱的美食和咖啡,另一部分就是那些吸睛的“全国首店”。而后者于我而言越来越失去吸引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在体验了大量事物之后,本来就会长出更多判断,对新东西失去兴趣。这我必须承认。但仔细想来,我也并非没有好奇心。

在不再迷恋新店之后,我开始思考什么样的店铺更加永恒。

/01/

劝退我的不只是排队,

还有千篇一律

新店意味着排队,尤其是在最怕落伍的魔都,而这让我感到厌倦和怀疑。尤其是在短视频时代,“探店博主”成为一种职业,小红书上真假难辨的评价曾让不少店家“翻车”。

开业的人气多少是店铺本身的魅力,还是从众情绪的加持?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很难耐住寂寞排队,也因此至今没能探访明星白敬亭开的GoodBai服装店,周末走过延庆路,从没遇到不需要等待进店的时候。时间长了,探索的欲望也就消失了。

但“需要排队”依然是新店用来证明人气的重要方式。

记忆中,面包店黄油与面包刚开业的时候,路过店铺时甚至会遇到黄牛招揽生意,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剧院门口。如今,这家店在网络上保持着还不错的产品口碑,也依然在吸引外地的游客——网友戏称上海的土特产是面包。但几乎不需要大排长龙购买了,私以为,这才是好店的日常。

△ 黄油与面包新店 THE GARDEN BAKER in 世纪汇广场

如果说因为讨厌排队而避免去新店是我的懒惰,不想再探新店,也得归咎于商家们愈发成熟的“复制手法”。

虽说创新很难,但用新店包装自己,从装修到产品都过于同质化的店铺,让人觉得毫无探索欲。过去几年,店家和开发商们不断挖掘值得翻新的街区和铺子,上海的部分街道变成了适合打卡拍照的街区,不少店铺就像是道具一般横空出世,安上“法式风”、“首尔风”的元素,似乎就能推陈出新。面包店也追随潮流,在冬天所有人都在做肉桂卷,到了夏天又变成了碱水吐司。

它们当然可以吸引一部分尝鲜的人群,但生命周期有多长,也许要打个问号。

在几次旅行之后,我意识到这种同质化的现象不仅发生在上海。在韩国,水泥风、工业风的面包店随处可见;在日本,富有禅意的和木质风格的咖啡店,也变成游客镜头下的常驻嘉宾。大概有一部分原因归结于全球化品牌对于调性的统一。如今连锁品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规模化的扩张,力求标准化的审美倒也无可厚非。但在看到更多“一样”之后,我更愿意找到那些极富个人色彩的店铺。

/02/

仍在吸引我的“宝藏小店”

和它们该有的样子

必须承认的是,对于如今的店主来说,开店的风险和难度都更大。毕竟,连一些口碑极好的店铺,都面临运营的难题。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我发现更多品牌开始“不务正业”,不少全国首店也出自服装和奢侈品品牌之手。7月上旬,日本著名珠宝品牌MIKIMOTO在张园开出“全球首家咖啡店”;7月底,全国首家蔻驰咖啡馆the Coach Coffee Shop在新世界大丸百货开业。从数据上来看,全国的“首店”开幕并不少于去年。但更多时候,新店承担了品牌宣传作用。

△MIKIMOTO限时咖啡店 in 张园

△ the Coach Coffee Shop in 新世界大丸百货

这也让我思考,抛开“打卡”和猎奇的需求,我仍然愿意奔赴的是哪一类没去过的店铺?

更多时候,我保守地选择那些积累了不错口碑的老店。

上个月,我和朋友去了一家在长宁开了挺多年的日式咖啡店。它躺在我的收藏夹里很久,得知有这家店也来自于社交媒体。作为一个不专业的咖啡爱好者,我多少也知道自己的口味偏好,最终也如愿收获了喜欢的口味。

店里还有三三两两的客人,对店主养的猫似乎也很熟悉,自然地跟我们搭话介绍起来。更重要的是,我和朋友也不用忍受排队和拍照的拥挤了,暗自决定下次还来。

相比于探索一无所知的新店,收获一个全新的“宝藏小店”,成为我更大的惊喜。

快速铺设的新店就像是一个又一个吸引人眼球的短视频,它当然可以帮助创作者成为更大体量的网红,但这样的内容消费很快又会被互联网更迭。而用心制作的长视频常看常新,创作者的心意和价值观也囊括其中。

好的商业也是如此。

城市中连锁店的存在当然合理,毕竟规模化的基础就是能满足消费者最大众的需求,有了稳定的出品,他们成为商业消费中的中流砥柱。但我想,在足够丰富的城市空间里,个性化的小店也应该有一席之地,哪怕它们不够成熟、不够完美,但至少是独特的。

无论是美食、家居还是服饰,这些需要在线下刺激消费的店铺都得吸引新客流,但如何长期运营,最终还是取决于店主对于生意和产品的思考。那些偶尔发现的“宝藏小店”之所以能长久地开下去,也是因为回归了生意的本质,在一方天地里做好一件事。当初他们新开业的时候,可能还没有“探店”这样的概念。

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惊喜地发现我往收藏夹里放了几个最近想去的地方。与其说是店铺,不如说是新的空间:把文创和展览融合在同一个地方的休闲空间;把瑜伽和艺术活动放在一起的咖啡店。

创新是有门槛的,但或许尝试才能向前。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RQ商业观察室,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