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玛等外资零售在华困境一览:关店、裁员、人事震动

新闻晚报 任文娇   2013-04-03 14:58
核心提示:如今摆在零售业面前的问题是,成本居高不下、投入难以为继、收益大幅下降……因为门店调整而引发质疑甚至唱衰的,沃尔玛绝非唯一“苦主”。另一大外资零售巨头家乐福,因为海外业务调整,引发国内连锁反应,一度被质疑将退出中国。

  4月8日,位于沪闵路的沃尔玛(需求面积:8000-10000平方米)上海闵行店将正式停业。这不是年内沃尔玛在华关店的唯一一家,接下来,沃尔玛无锡红星路店将停止营业,4月20日,沃尔玛深圳园岭店也将正式停业。

  2004年12月21日,我国零售业对外资全面开放。之后的两年,是外资零售巨头开始在华加快布点、跑马圈地的时代。当时,沃尔玛、家乐福(需求面积:3000-15000平方米)等零售巨头作为“轻资产”被引入,在税收、地方政策、商业资源等方面亦享有红利。

  世易时移。如今摆在零售业面前的问题是,成本居高不下、投入难以为继、收益大幅下降……因为门店调整而引发质疑甚至唱衰的,沃尔玛绝非唯一“苦主”。另一大外资零售巨头家乐福,因为海外业务调整,引发国内连锁反应,一度被质疑将退出中国。

  困境

  沃尔玛:一月连关三店

  日前,有网友在微博曝料,沃尔玛上海闵行店停业公告发布以后,商场遭遇不少怀揣“捡漏”心理的顾客抢购,现场一片狼藉。

  知情人士透露,沃尔玛上海闵行店的日销售额约30多万元。该店附近还有欧尚等同业,相较之下,该店的销售业绩不算高。根据数位零售业内人士透露,随着租金、人工、营销等成本的日益提升,一家1万平方米左右的卖场日销售额至少要做到30万元左右甚至更高才可保本。

  这并非沃尔玛第一次在华关店。 2012年上半年,沃尔玛悄然关闭了深圳3家“惠选店”。“惠选”是沃尔玛当初希望在中国区大力推广的新业态,介于便利店和标准超市之间。

  近日,有消息称,沃尔玛内部已明确,在2013年至2015年陆续关闭100家不盈利的门店。目前,沃尔玛在华约380家店,这相当于其要关闭约四分之一的在华门店。但沃尔玛官方表示否认,并称未来3年,沃尔玛计划在中国新增100多家店。

  根据盘点统计,相较以往每年在华开40多家新店的速度来看,2012年,沃尔玛在华只开了30家,大大放缓了扩张速度。

  目前,沃尔玛在华的主要业态是沃尔玛大卖场、山姆会员店以及原来并购的部分好又多门店,门店数量近400家。

  卜蜂莲花:陷入关店裁员潮

  2月22日,泰资零售商卜蜂莲花发布的去年年报显示,公司又一次陷入巨额亏损。年报显示,2012年公司业绩亏损3.92亿元,创下近年来新高,同比店铺销售下降3.9%,尽管总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6%至106.67亿元,但主要得益于收购关联公司4家卖场。

  公开数据显示,卜蜂莲花上市公司2006年~2012年里,只有2010年和2011两个年度实现盈利。其中,2011年盈利3.49亿元,主要得益于资本操作,赎回可换股债券盈利4亿元,2011年卜蜂莲花净利润回落至2376万元。

  卜蜂莲花2012年亏损额为3.92亿元,亏损规模仅次于2006年。与这份惨淡报表相伴的是,卜蜂莲花裁员、关店的消息再度流传。

  此前,有传闻称,卜蜂莲花今年计划关闭8家门店,包括4月份关闭上海卜蜂莲花新天地精品店、杨高中路总部卜蜂莲花生活站和淮海路卜蜂莲花生活站。 5月份关闭武汉宝丰店、竹叶山店、武珞路店、成都沙湾店、重庆洋河店五家门店。

  整个2012年,卜蜂莲花关闭的门店只有1家,即北京南三环的草桥店。如果上述传闻成真,也就意味着卜蜂莲花于2013年的关店规模将远超以往,毕竟在国内整个零售体系中,卜蜂莲花的体量也并不大,门店数量只有74家,规模远低于其他大型外资超市。

  对于上述传闻真伪,卜蜂莲花总部品牌公关负责人孙晔并未对媒体回应。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据卜蜂莲花一位内部人士透露,2013年年初,卜蜂莲花要计划裁员30%,大约涉及员工600人左右,并关闭8家亏损严重的门店。对于这个消息,孙晔表示,暂时没有得到相关通知,前述为非官方说法。不过她也表示:“今年会有人事上的调整,但是具体是多少人员,我没有得到确切的通知。 ”

  卜蜂莲花还进行了其他一些调整,“公司已将区域总部由6个调整为4个,分为东南西北四区,上海与东区合并。这也是该公司转向中央管理策略的一部分,根据新的架构,区域总部将只负责执行,而制定策略及规划则由上海总部管理团队负责。 ”孙晔表示。

  家乐福:换将如流水

  与沃尔玛、TESCO乐购并为零售业三巨头的家乐福近几年的经营也是光景日下,在全球陷入“关店潮”。

  事实上,从2005年开始,家乐福全球业绩已初显颓势。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家乐福和其零售同行对手们一样遭遇了资金周转困境,走上了“断臂求生”之路:先后退出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俄罗斯、墨西哥、意大利南部、比利时部分地区零售市场;2011年,家乐福全面撤出泰国。

  家乐福不景气的业绩也使得高层换将“如流水”。 2012年4月,时任家乐福总裁的罗盛中正式下课。 61岁的乔治·普拉萨被临危受命接替总裁职位,他也是家乐福近5年来第三位首席执行官。普拉萨被寄以众望,以扭转持续巨额亏损的局面。

  与其他外资超市对手相比,家乐福在中国市场最先实现盈利,在2005年前,也是唯一实现盈利的外资零售企业。另外,家乐福也似乎是最早嗅到危机气味的一家零售商。从2010年到2012年,家乐福在中国市场已相继关闭了6家门店:大连新华绿洲店、西安小寨店、河南焦作店、佛山家天下店、长春春城店、浙江绍兴店。

  与此同时,家乐福也在国内频陷信任危机,去年央视3·15晚会,家乐福被曝将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再利用;6月,深圳梅林家乐福店发生袋装米发霉结块事件;12月,曝出“低标高结”价格欺诈……

  TESCO乐购:人事地震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全球零售业三巨头全部换上了新的中国区负责人。在沃尔玛前CEO陈耀昌2011年年底离开沃尔玛之后,2012年3月,高福澜空降沃尔玛中国任CEO。随后的4月份,ThierryGarnier接任罗国伟成为家乐福中国区的新掌柜。随后,乐购中国再次换帅,原土耳其区CEO鲍睿琪走马上任中国区CEO。

  在乐购的新中国区CEO空降后,2012年7月份,乐购被爆出经历入华以来的最大规模 “人事地震”。有媒体报道,乐购中国地产部从首席执行官开始的所有员工均被裁撤,地产团队被乐购超市团队接管,加之超市板块的人员换血,公司后台支持部门员工裁撤流失比例约在2/3。

  在一系列人事变动之后,乐购选择关闭了多家门店。从2012年8月至9月,乐购陆续关闭了江苏、安徽、辽宁等地4个门店。

  TESCO乐购CEO鲍睿琪表示:“我们的确有关闭一些门店,因为企业要持续向前走,作为一个大型企业,有一些人员的调整和流动也属正常。 ”

  在零售业集体“过冬”的大环境里,控制成本似乎是乐购中国区十分看重的事情。鲍睿琪透露,原本乐购中国区于北京、上海和广州各有一个区域办事处,如今架构调整后,区域上还是保留了市场营销和采购人员等职位。 “因为三地都设置同样的职位会在业务上有大量重复,为了避免浪费资源和减少重复性,我们目前将大量的工作人员都集中在上海总部”。

  求生 触角向三四线城市延展

  对于媒体所关注的沃尔玛关店潮,沃尔玛中国区CEO高福澜急忙为自家企业“公关”,表明对中国市场的看好。 “中国是沃尔玛公司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沃尔玛继续升级在中国的运营管理,投资建设更多门店和物流配送中心,我们坚定不移地投资中国市场,未来3年计划开设超过100多家新店。 ”高福澜表示。

  沃尔玛中国区日前也宣布,今年将在华开设30家左右新店,并将投入近5亿元人民币,升级改造全国50家门店,去年沃尔玛已经对全国31家门店进行升级改造。

  值得注意的是,沃尔玛的拓店步伐开始向三、四线城市延展。据沃尔玛方面透露,未来半年,沃尔玛还计划在江西新余、湖北天门、广东汕头等城市开店,预计今年将开设30家左右新门店。同时,沃尔玛将在华投资建设更多物流配送中心,比如位于武汉新建的物流配送中心。

  同时,在关店止损后,也有零售商在电商领域寻找出路。TESCO乐购正计划在中国50个城市推出网络零售业务,上海将首开试点。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乐购将在泰国、土耳其以及中国上海这些有乐购商店的地方开始在线业务。 4月乐购会在曼谷正式发布在线食品零售业务,6月或7月份也将开始在上海接受在线食品零售订单。

  观点 成本压力阻止“圈地”步伐

  对于外资零售巨头频频陷入的关店、裁员 “怪圈”,资深零售专家丁利国表示,外资零售进入中国高峰期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许多店铺与业主签约的租赁期目前陆续届满,重新签约已经不堪承受,因为租金至少比15年前上涨了3倍。

  此外,他认为,导致出现 “关店潮”的更直接的原因是前些年零售行业粗放式扩张,从而导致资金链紧张。几大外资零售巨头过去数年内频繁换将,履新者为避免影响自身业绩,关闭前任留下的烂摊子成为最佳选择之一。

  零售培训专家胡春才认为,按照早期门店物业10-15年的租赁期限来看,这些外资零售企业刚进入中国时签约的一些门店物业如今面临着到期续约的情况。随着租赁价格的飙升,面对翻了几番的续租成本,很多企业选择放弃经营。

  中投顾问流通行业研究员申正远对晚报记者表示,沃尔玛、家乐福等零售巨头,前几年通过在一二线城市快速密集开店完成了市场布局,但近几年面临的成本压力较大,导致单店盈利能力下降。

  从历史角度来看, 2004年12月11日,我国零售业对外资全面开放。随后的两年,是外资超市快速布点、扩张步伐加快的时代。沃尔玛、家乐福在全国的门店数量几年内就飙升到两三百家。前期,这些企业发展的都非常快,与之而来的就是支出大幅增加。到现在为止,国内零售业的体系并不是很好,无论大小超市都面临着这样的难题,成本上涨、租金提高、竞争加剧、消费需求又没有得到很好的提振。

  前期扩张太快,导致供过于求,在整个环境开始下行的时候就需要进行调整了。现在这些外资超市正在进行的就是所谓的 “关店增效”。一方面,对于经营不太好的门店进行关闭,这样可以腾出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向寻找市场的机会,向三四线城市延伸会是一个不错的机会,一二线城市的成本在不断攀高,竞争也非常激烈,而三四线城市增长潜力是非常大的。

  从长期来看,在一二线城市,效益不好的门店会继续优化,但总体的门店数量可能不会大幅的下降。而在一二线城市,业绩不好的可能会继续关闭,但在三四线城市,可能会继续投放门店。但不可否认的是,外资巨头在资金、管理、供应链等方面还是拥有一定的优势。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新闻晚报 任文娇,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