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店扎堆开业 北京实体书店苦尽甘来迎“春天”?

北京日报 记者 孙戉摄   2014-05-13 13:46
核心提示:像是约好了一样,一批新书店将在今年6月前后接二连三地开张。单向街空间一家分店将于下月在社科院研究生院开张。中信书店预计今年6月前,首家城市社区版中信书店将在深圳露面

新书店扎堆开业 北京实体书店苦尽甘来迎“春天”?

  位于太阳宫爱琴海购物中心的单向街空间新店,于上月底低调开张。

  2014年的这个春天,对于实体书店来说或许真是个春天。

  几个月前,人们还在为实体书店的接连倒掉而哀叹;可是如今,情况有了根本性的逆转。单向街空间、中信书店、字里行间等知名实体书店品牌,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转型和扩张;三联韬奋书店、博书屋则开始涉足24小时书店这一全新经营形式。对于京城爱书人来说,这个春天满是书香。

  新书店扎堆儿下月开张

  像是约好了一样,一批新书店将在今年6月前后接二连三地开张。

  单向街空间自从2006年诞生以来,一直以独立书店的姿态进行标榜,但近来却有转型为连锁书店的迹象。上月底,单向街空间的一家分店在太阳宫爱琴海购物中心低调开业,另一家分店则将于下月在社科院研究生院开张。与此同时,这家书店的创始人团队还成立了北京单读科技有限公司,他们或从原单位辞职,或从海外回国,准备全身心投入到实体书店这项事业中。单读公司CEO于威说:“单向街团队目前已有59人,我们也头一次有了自己的办公室。”

  实力雄厚的中信书店则准备将触角渗透到居民社区当中。中信书店总经理陈非透露说,预计今年6月前,首家城市社区版中信书店将在深圳露面,这也是中信出版集团和万科集团战略合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中信书店城市社区店将快速覆盖大江南北超过80个城市的400多个大型居住社区。”

  据陈非介绍,中信书店正在与万科、支付宝等机构联手,打算将新建的社区书店建成基于手机移动支付方式的“无边界书店”,“将有望实现无人值守的新型社区及银行网点小微书店的运营模式。”光顾这种书店的读者,只需用手机轻扫图书,就可以在线完成支付,随手把书带回家。

  此外,刚变身24小时书店不久的三联韬奋书店也不再“孤独”,北京首家民营24小时书店目前进入了倒计时——1200平方米的“博书屋”正在进行最后装修,计划于本月底或下月初正式亮相。博书屋位于德胜门外的北京出版创意产业园,由北京精典博维文化传媒公司投资500余万元兴建,精典博维总经理陈黎明说,这里不是简单的24小时书店,而是一个文化综合体,有图书、咖啡馆、小剧场、名家画廊,也有数字阅读区、儿童阅读区。

  出版公司主导“开店热”

  实体书店的生存状况出现转机,其实并非偶然。对实体书店扶持政策的出台,是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单向街空间创始人之一杨文轩说,从今年1月开始,国家出台政策,对实体书店免征13%的增值税,大大减轻了书店的经营负担。同时,地方政府部门也纷纷出台对实体书店的扶持政策,为一些特色书店带来了更好的发展空间。这些利好因素都为单向街开新店创造了条件。

  政策层面的利好消息,还吸引了更多资本进入。去年,一家投资基金找到单向街空间,希望为这家书店助一把力。于威说,“多年来,一直是我们几个创始人拿积蓄办书店,但大家都意识到书店不能总停留在一个小小的角落,它应该有更大的空间,容纳更多的阅读活动,最终,双方达成了合作。”陈黎明也坦言,博书屋的资金来源,除了精典博维自有资金,还有投资商的资金加入。

  企业理念的逐渐成熟,也使得实体书店对自身的发展途径有了清晰的认识。“我们一直有个理念叫‘融化的书店’,就是要把书店还原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场景中,让阅读重新融入生活,真正发挥图书引导人生、助力幸福的作用。”陈非说,实体书店不再板着面孔了,而是要紧密地贴近人们的衣食住行,在商场、在社区、在旅途中随时和它碰面。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这一次实体书店的变局背后,出版企业起到了主导作用。这些企业希望介入实体书店经营,实现多元化、立体化业态转型的用心颇为明显。就像陈黎明所说,“我们不仅会开24小时书店,还通过入股的方式投资了国内著名的连锁书店汇智时代光华书店。”

  在陈黎明看来,图书单品销售一直在下滑,靠自身利润已无法扩张和转型,而由生产内容的出版企业来带动图书销售的实体书店,或许会拯救实体书店,而且会实现图书内容生产和销售全产业链的打造。“如今这个时代,已经进入到大文化产业时代,单一形式的文化企业一定会被淘汰,或被并购掉。” 陈黎明说。

  热潮之中仍要保持理性

  上个世纪90年代,实体书店也曾迎来黄金期;但这几年,实体书店更多是和关张、倒闭、艰难联系在了一起。今年,实体书店竟然呈现难得的热闹景象,让爱书的人们看到了希望。但面对这股热潮,有业内人士提醒,盲目乐观并不明智。

  陈非认为,实体书店不应盲目做连锁,否则一旦手头资源不足以支撑规模扩张,书店还是会面临经营的压力,甚至是倒闭的厄运。在他看来,出版集团、文化公司等大平台因为能和投资商、地产商以及网上书店形成优势资源整合,因此将是这一轮实体书店热的主要力量。“相比之下,一些小型独立书店就不宜盲目跟进,而应坚守特色,做有特色的人文书店、地理书店、历史书店,一样可以活得很好。”

  “图书销售下降是个必然趋势,书店将慢慢失去产业功能,而更多具有文化事业的色彩。”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副所长陈少峰从产业的角度分析说,这个趋势不可逆转,因此,面对实体书店的热潮,千万不能炒作,更不能盲目乐观,他认为,那样很容易造成误导,“它会让人们以为,书店活得好了,政府就不需要做什么了。”毕竟,实体书店盈利微薄,带有一定公益性的趋势不可改变,依然有赖于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的持久扶持。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北京日报 记者 孙戉摄,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