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绿地集团通过其境外全资子公司“绿地全球投资有限公司”(Greenland Global Investment Limited)在香港成功发行10亿美元高级票据,用于投资境外项目。
今年6月1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开始执行新的跨境担保外汇管理规定(下称“新规”),绿地因此成为第一家根据新规直接为海外子公司发债进行跨境担保的企业。
绿地此次发行的10亿美元高级票据中,4亿美元5年期债票息为4.375%,6亿美元10年期债票息为5.875%。在担保结构下,票息比绿地香港发行的3年期美元债低了37.5个基点。
据北京兰德咨询公司总裁宋延庆观察,这个利率比较低,期限也较长,绿地短期内偿债压力不大。
评级机构穆迪预估,绿地集团作为首例跨境担保的企业,或将在房地产行业形成示范效应,房企能获得成本更低的境外融资,而离岸的债券市场也会变得更加完善。
近年来,房企海外融资热情高涨。来自中原地产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近40家房企海外融资额达1340亿元,同比增长123%。仅2014年1月,已有近20家房企宣布了不同规模的海外融资计划,总融资额超过500亿元。
外管局新规的改革思路,是由事前审批转向事后监管,取消了境内机构的事前审批和指标核定,以登记作为主要管理方式,此外,还取消了担保履约核准,使得流程简化。尽管新规取消或放松了种种限制,但海外融资,仍然只是一场少数房企能玩的游戏。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新规的改革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企业海外融资的渠道,但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门槛并没有真正降低。
宋延庆也认为,绿地此举在房地产行业内并不必然具有推广和示范意义,不宜对其过度解读,在此之前,国家一直非常支持房企的海外融资,中海、华润等企业早已有成熟的渠道。“每一家企业的债券发行额度、认购量跟自身的信用等级、汇率等因素挂钩,各家的实力都不一样。”
张大伟指出,高涨的海外融资热情反映了大企业对资金的渴求,但国外资本市场目前对中国房企的整体估值比较低,前十名的企业可能有机会发债,其他排名靠后的成功可能性则比较小。此外,最近美元走强,企业海外融资的成本也在提高,中国企业借外债,后续大多还会面临着因为汇率波动造成的损失。
5月18日,绿地集团宣布摘得襄阳474亩土地,拟落地湖北第4座城际空间站。该项目计容建面69万㎡,将建甲级办公、孵化中心、商业街区等业态。
时隔3年,绿地终于“如愿”曲线进入惠州,拿下李岗村两百亩地,扩大了在湾区的布局。版图新拓的背后,正是绿地湾区公司这一平台的新设立。
未来两三年内,绿地集团将在山西投资约1000亿元,布局综合产业领域,打造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城际空间站、总部科技园等项目。
对于整个行业来讲,后续发展会有一些积极引导作用,将这部分资金回流到国内市场,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结构性和区域性投资会有影响。
最近几年大型房企海外投资房地产越发成为潮流,如万科、万达、绿地、保利、中海、碧桂园等大中房企均已选择布局海外房产。
5月26日,豫园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获准注册发行50亿元中期票据,可以一次性发行或多次发行,额度自通知书落款之日起2年内有效。
据上交所披露,融创房地产2020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第二期)票面利率最终定为5.60%,本期发行规模不超过33亿元(含3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