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宝龙地产(HK.1238)宣布,正式启动宝龙商业街全国招商平台。
由宝龙地产打造的宝龙商业街,首创“MALL+商业街”的组合模式,以创新的全业态组合模式突围“MALL时代”同质化综合体竞争。
全业态商圈
宝龙集团总裁许华芳认为:“MALL要做,但不能拘泥于此,一条单一的产品线虽然可以做得很精,但系统性风险也很大。”
“MALL+商业街”是一种全业态的组合模式,灵活组合自持与销售商业,在商业圈内各司其职,无法轻易相互交换代替,而是相辅相成的存在。单一的MALL会有同质化风险,孤立商业街有缺乏客流发动机的弱点。MALL的优势在于大主力店、连锁店、优质品牌,在商圈的启动初期有稳固客流的效果,而商业街的优势则是组合自由、经营管理成本低、调整方便、营业时间自由,能极大丰富整体业态,还能充分消化客流。通过“MALL+商业街”模式打造的区域全业态商业中心,在目前市场状态下极具潜力、有极大号召力。
“三个统一”共赢
作为中国商业地产五强企业的宝龙,深谙商业地产统筹运营之道,一个成功的商业街项目不仅仅是招商和销售两方面的成功,更重要在于兼顾投资者、经营者的利益及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通过整体的统筹运营管理实现多方共赢。
宝龙商业街的运营管理由宝龙商业集团总部直接统一负责,集合集团内部资深的规划设计、招商、运营管理精英,使商业街具备与MALL同等水准的商业经营管理实力。统一的规划定位,结合宝龙的MALL,项目经营团队开展具针对性的专项市场调研,结合人口基数、消费力、消费偏好等数据整合,出台专业的业态定位方案,以确保业态的完整性并为每个商业街项目打造个性化、差异化的业态定位;统一的招商和统一的运营管理,以15个已在营的宝龙城市广场成功经验为实现多方共赢保驾护航,从而赋予宝龙商业街成功的价值内涵。
差异化战略布局
当中国商业地产发展已全面进入“MALL时代”竞争,各种MALL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已日益突显,如何能覆盖更广泛的商户和消费者,朝偏向“生活方式”的商业街靠拢无疑成为今后发展的一个新亮点。当消费者的精神追求日益增长,看够了满商场的标准化品牌商铺,特色调性的小店却更对消费者的胃口。面对市场变化,宝龙早已全盘落定了差异化的商业战略;为确保商业街稳定、健康地发展,商业街分类招商计划陆续浮出水面,其中具备当地特色,抑或是受当地消费者普遍认可的中型主力店将为招商计划落下浓墨重彩的一笔;MALL的主力店对项目客流的吸引、项目的发展和项目安全性的保障均起到了有力的支撑,而根据宝龙各个商业街项目的特色调性所引入的中型主力店,则实现让客流在购物中心内循环流动,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消费欲望,从而带动整个商圈互惠共荣。
资源整合与善用
宝龙始终明晰自身商业地产运营商的使命,通过资源的调配整合,使各方的利益与需求获得最大化的满足,对于商业街项目来说更是如此,在销售前完成开街计划,是宝龙向各方郑重签署的一份信诺书。
租售一体化,亦是宝龙商业街的预期目标,任何一条商业街的面世都存在一段时间的调整期,经历业态与商户的试探→调整→稳定阶段,而宝龙强大的运营团队及资本保障使其经营状态稳步成熟,业态不断调整与完善,将促进街铺的快速成长,同时,管理经验的积累,将成为投资者及商户的利益保障。
商业街微信平台发布
据悉,为配合商业街整体的运营计划,宝龙商业街微信公众平台也将同步上线。
关注了该微信平台,用户就可以实时掌握商业街各个项目的资讯、购买和租赁信息;比如查看各项目的楼盘介绍,如地理位置、周边配套环境、交通情况,业态规划、开街进度,专业媒体对项目的评价等等。
微信中的楼盘相册更方便用户从视觉角度加深对项目的直观印象,相册中包括周边环境,如设施、住宅、商场等效果图,商业街日夜景观、各个不同出入口、外部、内部结构的效果图,整体平面图等;对于有意向的客户,微信平台开通了看房预约直通车,通过预约看房模块可直接预约到各个楼盘现场看房,预约完成后,将由专业的销售接待团队引导现场看房并解答所有疑问。
5月13日,宝龙地产宣布,公司签订2亿美元42个月双币贷款融资协议,利率为3.3%,所得资金将用于现有债务进行再融资及为一般营运资金融资。
宝龙地产发行的一笔ABS获得上交所受理,债券规模为13.6亿元,债券发行主体为宝龙地产的全资子公司上海宝龙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宝龙地产2019年营收同比上涨32.9%至260.4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加29.7%至60.18亿元;期内,宝龙地产净负债降至81.2%,同比降20.4个百分点。
日子里位于蛇口,是深圳有名的高端社区聚集地。该项目面积为8万m2,将于2020年12月开业。目前已基本落成,正处于硬件设施等细节修缮时期。
5月29日,据上海银行公告称,以总价款48.53亿元(待权属实测报告出具后按实调整)签署购房协议,标的物为绿地外滩中心T2幢办公楼项目。
此次出售绿地外滩中心T2幢办公楼为超高层,出售价格并不便宜,对董家渡项目各股东方而言,似乎都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交易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