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庆—透明的高级职业经理人》
男生很少有人敢穿白色裤子。初秋时分,在朝阳公园南门外的北京万科总部,我见到毛大庆的时候,他就穿了一条白色的亚麻裤子,配着海蓝色的衬衫,显得干净、清爽、自然,穿着上就流露出北京人特有的个性和不同,这是毛大庆给我的印象。
实际上,接触多了,大家也会发现,干净、清爽、自然、有个性,不仅是毛大庆的外表,也是毛大庆的本性。60年代末期,出生、成长在北京国防科研大院的毛大庆,青年时代刚好迎来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毛大庆在理想与激情燃烧的八十年代度过了中学与大学、在中国经济跨步迈入全球化的九十年代初期,毛大庆第一次选择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出国学习、深造、工作。后又作为海归重返北京,在中国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万科做执行副总裁,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第一批有海外背景的高级职业经理人,一路走来,顺顺利利。
经历的丰富多彩,以及国际化的工作背景,让毛大庆少了很多“50后”房地产大佬身上的复杂和沧桑,而多了不少国际化的职业感、责任感和现代感、透明感,这是时代赋予毛大庆的符号和色彩。
很少有人知道,毛大庆的父亲杜祥琬是中国“两弹一星”研制的核心人物之一,著名科学家,长期从事核武器理论设计与核试验诊断理论研究工作,是核武器中子学与核试验诊断理论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也是国家最早派到苏联学习国防科技研究专家,如果说邓稼先、钱学森、王淦昌、郭永怀等前辈是新中国的第一批海归,杜祥琬也就是新中国送出国门的第一代海归。在之后的国家“863计划”中,又成为中国新型强激光研究的开创者之一、863计划激光专家组的首席科学家。
毛大庆的母亲毛剑琴也曾经从事核武器研究工作。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代留学人员,回国后成为国内航空航天领域第一个女博士。后来,毛大庆的母亲长期进行航天设备的推进系统和控制系统的研究及教学工作。培养的博士、硕士很多都在神五、神六等国家航天事业的工作中发挥着骨干作用。
父母有这么神圣的工作,让小时候的毛大庆觉得“自己跟父母离得很远”:首先,父母的专业自己听不懂;其次,因为工作的保密性质,别人家的孩子都知道自己父母的工作,而在家里父母很少给自己讲。毛大庆记得,小时候,家里是有规矩的:父母的房间,自己几乎很少进,父母桌上的纸自己也从来都不敢碰。
小时候,爸妈经常不在家,甚至三岁以前,自己只对父亲略有印象,对母亲几乎没有印象——在那以前,自己和父母经常不在一起生活,父母一直在四川绵阳的大山里工作。以至于自己三岁多,母亲回家时,把妈妈叫做“阿姨”。
对于母亲,毛大庆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母亲已经年逾不惑时,还要每天晚上熬夜写博士论文。那时候没有电脑,都是用钢笔手写的。
提起父母,毛大庆会想到的词语是敬重、敬佩、敬仰、崇拜,反而不是普通人家常有的亲情、温馨、关爱这类词。但是,毛大庆依然深爱父母给了自己另一种形式的爱,比如做人的价值观、眼界、看待社会的角度、人要有追求、有韧性、以什么为快乐等等。比如有一个在火车上的故事,让毛大庆重新认识了人生。
那年,高考结束后,毛大庆与父母出差去大连,父母坐软卧,理论上可以帮自己也买一张软卧,但是父亲并没有这么做,而是给自己买了一张硬座。父亲说白天可以在软卧玩儿,晚上睡觉必须自己回到硬座车厢去。那时候的火车,硬座车厢环境很差,和软卧车厢比简直是两个世界。
结果,由于毛大庆白天没在,硬座座位也被人占了。自己回到硬座车厢时,只能让乘务长给自己找个地方挤一下。那个晚上,毛大庆只得拿两张报纸坐在厕所门口。那个地方很臭,睡不了觉,自己只有看车厢里面的人来打发时间,发现大家都是满脸“不高兴”。
第二天,自己跟父亲说起昨晚所看到的。父亲说:“你看得角度很好,中国很多人其实是不高兴的,为什么呢?因为还有很多人是贫穷的,生活很糟糕,很多人的生活和你大不同……”这件事情,到今天毛大庆还记得非常清楚。
毛大庆在大学学的是建筑设计。一毕业,就去了泰国和新加坡。经历了不同文化感染的海外职业生涯后,从1996年开始,进入到新加坡嘉德集团,而且一呆就是14年之久。
嘉德置地是目前东南亚最大的上市房地产企业,总资产超过190亿新币(约120亿美元),已经在新加坡、中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马来西亚、印尼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在嘉德的14 年,毛大庆参与了房地产各个产品类型的开发,包括住宅、酒店式公寓、写字楼、商场等各种业态。毛大庆也由最初的集团旗下的雅诗阁北京首席代表,成长为嘉德置地环渤海区域总经理,全面负责环渤海区域的整体市场开发,先后主持完成了包括北京来福士在内的十余个大型房地产项目。
2009年7月,毛大庆离开嘉德置地,转任万科集团副总裁和北京万科总经理。说起嘉德置地,毛大庆的心里充满了感激之情。自己曾写过一篇《有这样一段岁月让我永生难忘》的文章,来记录那段经历和对嘉德置地情感。
文章中写道:“嘉德之于我,已非企业和个人的关系,而是我最好的青春年华的寄托;与我相伴多年的同事们,更非领导和下属的关系,而是我人生里最值得珍惜的兄长和伙伴。”
在嘉德置地工作的这些年里,毛大庆深刻感受到,作为世界领先的房地产企业,嘉德在先进的内部管理机制、完整的体系化运作、高效的资金利用等方面,具有国内房地产企业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特别是嘉德置地拥有成熟的产业链条,以及强大的房地产金融支撑,既规避了产业发展的风险,又有着发展前行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嘉德汲取的营养让自己对嘉德充满感恩。毛大庆说,在凯德,自己永远是一个学生,自己的身上,也永远都有嘉德的影子。自己清楚地知道,嘉德给予自己的,比自己回报的多得多。
毛大庆在嘉德期间,先后取得了同济大学管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博士后资格,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房地产融资及伯克利大学EMBA研修证书。因为在新加坡公司工作的时间久了,毛大庆对新加坡的感情也很深。2011年,毛大庆出版了《一口气读懂新加坡》一书,《一口气读懂新加坡》从古代新加坡“淡马锡”开始追溯,详细介绍了新加坡的发展史,以及新加坡护照为什么会得到那么多国家落地签证待遇的奥秘。这个奥秘正是毛大庆理解的“新加坡”智慧:制度、规则、文化。
鉴于对人生和事业有着更深入的认识,毛大庆本着“将跨国公司国际化的视野和国际化的管理经验,嫁接到中国的本土企业之中,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的目标,毛大庆于2009年8月,加入万科集团担任集团副总裁兼北京万科总经理。
实际上,这也正是万科希望毛大庆加盟的原因。王石曾经坦言,拥有国际视野、具备中西方管理经验的毛大庆是万科心目中理想的管理人才。邀请毛大庆先生加盟万科,正是希望充分发挥毛大庆,多年在房地产开发运营领域的专长,将国际化的视野和管理经验引入万科,帮助万科进一步丰富市场格局。北京是中国消费能力最强的房地产市场之一,也是万科北京区域的中心城市,相信毛大庆的加入,能帮助万科进一步推动产品线领域的创新发展,不断开拓新的市场空间。
拓展万科的北京房地产市场“谈何容易”。几年前,董事长王石曾亲口承认:“万科1993年最早进入北京楼市,但业务一直做得不成功,地产销售排名十名之后,从来没进入过北京销售的前十。”有房地产资深人士也提到过,从1993年北京万科第一任总经理算起,到2004年,北京万科总经理梅开八度,总经理10年换了8个,这在品牌企业中实属罕见。
斯文、儒雅的毛大庆能不能给北京万科带来“突破”?最初,很多人都替毛大庆捏一把汗。但就是这个不温不火的“白面书生”,悄无声息地给北京万科 带来奇迹,让北京万科成功占到“第一军团”的位置。2011年,在楼市调控之下,不少房企集团业绩呈现不同程度的同比、环比下滑,但北京万科的销售业绩继 2010年之后再度冲破百亿元,成为2011年销售“老大”;2012年10月,北京万科的销售额再突破100亿元,提前3个月完成了2012年全年销售 任务。
在很多人看来很难的事情,让毛大庆看似举重若轻地实现了。有人说毛大庆“大智无形”。他自己却从不关注这些,依旧认真、用心地做好自己的本分。
也正是基于此,一些人觉得毛大庆没有架子,没有地产“大佬”气质,而了解的人则知道,这其实正是毛大庆独特的智慧所在,只不过有人不了解罢了。
毛大庆说自己更重视制度、规则、企业文化等团队意识。现代企业要靠制度管人,而不是人管人。制度要让人有激情有活力,而不是束缚人。这样企业才能“透明”、干净,才能长久发展。
这种职业经理人的理念,可以让自己摆脱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一切化繁为简。自己也因此而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跑步、骑自行车,写作,做公益活动。很少人知道,多年来,毛大庆一直资助汶川地震中的芭蕾女孩李月,并把这个孩子带到了北京,帮她治病,同时为她联系学校,在背后默默地支持她,与李月情如“父女”。
显然,毛大庆的生活要比工作精彩得多,“工作很重要,但那仅仅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这是毛大庆,也是很多中国优秀职业经理人的人生态度。
毛大庆告诉我,自己将抽时间把多年来,自己记录老北京生活;和自己童年记忆的随笔博文《童梦京华》整理出版。
(文章选自《凸凹楼市·人物》,作者李敏系中央电视台资深财经记者)
《杜祥琬:小巷里走出的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院士及家人回开封时,在双龙巷故居前留影。
杜祥琬在开封高中父亲塑像揭幕式上讲话
杜孟模是教育家,对孩子的教育也十分成功。“五个孩子都成绩斐然,在军事、国防科技、电子工业等岗位上为国家做着贡献。杜家的孙辈大多远涉欧美求学深造,都有成就。”杜孟模之子杜祥瑛说。
杜孟模孩子中,以杜祥琬成就最突出。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杜祥琬当选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现担任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
杜家子女都能成才,主要缘自“爱简勤”的家风。
万科集团副总裁毛大庆(随母姓)是杜祥琬之子,他曾问父亲:“祖父为什么给您起名‘祥琬’呢?”
杜祥琬沉思片刻说:“你爷爷希望我能像良玉一样,质朴而有内涵!”
“您认为祖父对您有哪些重要影响呢?”
杜祥琬和缓而意味深长地说:“归纳起来就是‘爱简勤’三个字。爱,就是爱国家,爱家乡,爱事业,爱学生,爱家人。简,就是简朴平易,愿做普通人,保持平常心。勤,就是‘朝闻道,夕死可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
讲到杜孟模之爱,杜祥瑛说:“父亲是一个感情很细腻的人,不多说,但我们随时可以感受到他体贴入微的关怀。”。
杜祥瑛参军时才十四岁,杜孟模大力支持但放心不下,杜祥瑛寄回照片,杜孟模看了又看,摸了又摸,满脸是笑,眼里却噙着泪水。
杜孟模爱孩子但不娇惯,他对子女缺点经常一针见血指出。子女上中学时,遇到情绪波动,他就叮嘱:“一个人不要得失心太重!”向子女讲述诸葛亮《诫子书》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道理。
杜孟模是省部级干部,但常和理发师、清洁工亲热地打招呼,听说邻居有困难,总想法接济。杜孟模有专车,他嘱咐司机:“路窄时,一定要让群众先过。”这是杜孟模之“简”,愿做普通人。
说到杜孟模之勤,杜祥琬感受最深。
1961年,杜祥琬在莫斯科留学,杜孟模已是高级领导,可他不断要求儿子为他购买最新版英、俄文数学书籍,研究《泛函分析》和《测度论》等。家人回忆:“他晚上说梦话,断断续续,说的都是一套套数学公式。”
家庭作为人生熏陶染化的开始,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点,人的许多基本认知、兴趣和世界观、人生观都是在这个环境中形成的。杜祥琬所生长的这个开封书香世家,对他一生的发展影响深远。他也因此对闹中取静的双龙巷、对有大量藏书的朴实故宅,满怀忆念。
双龙巷里定下人生理想
1937年,日寇侵华,开封高中迁往南阳石佛寺。1938年4月,杜祥琬在杜孟模迁徙教学途中出生了。
杜祥琬回忆童年,还记得夏天晚上,杜孟模坐在南阳山区残缺的石头寨子上,领孩子吟唱《满江红》、《伟大的吕梁》。
1945年,抗战胜利后,开封高中重回开封,自1950年至1956年,杜祥琬在开封高中完成了中学教育,完成了教育的起点和基点。
开封高中,由清末“河南省大学堂”和“开封府中学堂”两所学校沿革而来,授课老师都是名校毕业,带来了高质量教学和严格严谨的学风。建校100多年来,培养出两院院士13人,培养出了名作家师陀、姚雪垠、柏杨、张一弓等。
杜祥琬撰文回忆道:“……当时的教学是鼓励学生思想活跃的,学校数学上出一些题,征求大家给出可能的解。比如一道三角题,常有不止一种解法,解法一、解法二……大家来切磋,十分有趣,而且能启迪思维能力。”
杜祥琬的同学不少都多才多艺:“那时,我们全班都会拉二胡。全校文艺汇演时,全班上台,几十把二胡合奏《良宵》、《步步高》,从台下看,弓法十分整齐好看。”
中学阶段,对人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杜祥琬在高中时看了《共产党宣言》中译本,还看了艾思奇写的《大众哲学》,“不仅给了我哲学的启蒙,而且在后来的科研工作和处理各种问题中十分受益。”
双龙巷家中藏有很多文学名著,令杜祥琬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开封高中阅览室《知识就是力量》期刊上登了很多星际、太空知识,让他对天文学产生浓厚兴趣。高中毕业时,他报考了全国唯一的天文学系——南京大学天文学系。
但因国家要在开封选送两名留苏预备生,他被选中,因此未进南京大学。后因故被转入北京大学数力系学习。
1959年,在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的负责下,国家要选派30名大学生赴苏留学,到莫斯科工程物理学院攻读原子核物理专业,杜祥琬再次入选。他根据国家的需要,已将关注的目光从最宏大辽阔的宇宙,移向最细小精微的核物理领域。
1965年年初,他被分配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部工作。在王淦昌、朱光亚、邓稼先、周光召等一批优秀科学家的带领下,杜祥琬开始了科研生涯。
从天文转到数力,从数力转到核物理,再到后来转向激光,杜祥琬说:“首先是我个人的需要服从了国家的需要,同时,在国家需要的学习和研究中,我又对新知识、新领域、新课题产生了浓厚兴趣,钻进去才发现,这些新领域、新课题是那么富有挑战性。”
1975年,杜祥琬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九所工作了十余个年头,领导准备任命37岁的他担任副所长,他不同意。因为当了所领导,就意味着搞科研的时间大大减少。他找到上级领导说:“我要多做具体工作。”他还动员同事为他说情,反复表达自己留在一线工作愿望。领导同意了他的请求,直到1984年,杜祥琬才被任命为副所长。杜祥琬说:“这为我争取了9年宝贵的科研时间。”
1991年4月,杜祥琬就任国家“863”计划激光技术主题专家组首席科学家。从参加中国第一颗氢弹研制,并亲临实验现场,到受命重组中子物理学研究室,从驾轻就熟的原子能诊断理论研究,到强激光技术的新领域,杜祥琬在学术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1997年,杜祥琬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杜祥琬当选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卸任后,他关注能源发展问题,又担任了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他和100多位专家调研、整理、讨论,编写成了“中国能源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丛书,他说:“这只是个开端,新能源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是河南开封人”
杜祥琬有浓浓的家乡情结。
2002年10月22日,开封高中举行百年校庆,四十六年未回母校的杜祥琬,怀着游子归家的热切心情回来了,还将家人都带了回来。
“见到坐着轮椅来的常亚青老师,他是高三教我们数学的,我的入党介绍人高彩云老师,年轻有为的校领导,一大批活泼可爱的小校友,还有几位久违的老校友,内心难免激动。会上学校要我作为老校友代表发言,我在表达了对母校的怀念和感激之情后说,几十年来,无论走到哪里,当有人问我是哪里人时,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是河南开封人!’用地道开封话说出来的这七个字,立刻引起了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这实际上是一种内心深处的互动和共鸣。”杜祥琬在《光明日报》撰文道。
与校友们见面,杜祥琬谈得最多的就是儿时在开封生活、学习的时光,他对校友们说:“我经常想回来看看,然而由于工作的特殊性,总是想得多,实现得少。”
2004年国庆节期间,已担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的杜祥琬,带着妻子及儿子、儿媳、孙女再次踏上了故乡的土地。到开封的第二天一早,他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东司门喝胡辣汤。喝着胡辣汤,吃着烧饼,杜祥琬感慨万千,他对开封高中的同志说:“这碗汤我想了几十年。”
这次开封之行,杜祥琬全家在开封停留了3天。回到了位于双龙巷的故居,这所老宅,杜家两代人都长期生活过,留下了杜祥琬许多难忘的回忆。虽然院落内已经拆改成大杂院,但门外熟悉的小巷,隐约还是半个世纪前的旧模样。宅院附近的龙头,还嵌在街边墙壁上。
杜祥琬又带全家人来到柳园口黄河岸边。他与爱人捧起一把黄河泥土,吩咐儿子带回家保存。他说:“以后无论走到哪里,只要看见这黄河土,就会感到家乡就在身边。”
2003年,杜祥琬随中国工程院课题组到河南省交流,最后他即席发言:“如果没有中州这块土地的营养,如果没有家乡父老的培育,如果没有在开封受到的初等和中等教育,就没有今天在工程院工作的我。这个根、这个本,我是永远不会忘记的。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本文选自大河报,作者盛夏、李梦竹)
随着传统零售经营下滑及实体经济困难的增加,商业地产租赁开始出现相对的存量过剩。于是,在住宅租房O2O兴起的同时,商业地产业开始触网。
随着传统零售经营下滑及实体经济困难的增加,商业地产租赁开始出现相对的存量过剩。于是,在住宅租房O2O兴起的同时,商业地产业开始触网。
5月8日商业地产热点扫描:融创21.36亿再减持5%金科股权;麦当劳等美国多个品牌快餐店停售汉堡;万科也要养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