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商业要向台湾【看】什么?

赢商网重庆站   2015-07-10 16:04

核心提示:细看台湾商业,不得不啧啧称赞台湾企业家的“聪颖”,他们将最原始的大工厂摇身一变成如今“观光工厂”,将衰败的厂房经过腾笼换鸟式的改造,搭建成新型文创产业园,将每个商圈里的购物中心打造成最具指标性的建筑。

  台湾是个有情调的城市,又是一个充满激情与包容性的城市。犹记得冯仑曾用“教养很好的中年妇女”来形容台湾,这似乎就像台北街头三五步摆设的一个垃圾桶;像是台湾购物后使用的统一发票,便于捐赠;像是每走进一个购物中心后的那声“你好,慢慢看”,不过度热情,却又温文有礼......这些不过是在表现台湾的城市气质的细节,而台湾的诚品书店才真正体现了台湾的内涵,温和而淡定。

  吴清友在经过多年的亏损之后,方成就了诚品书店在台湾的地标性的建筑。美国管理大师Peter Drucker认为,不赚钱的企业,是罪恶的。或许不想背负罪恶,让内地的企业家们缺失了这种淡定,缺失改变的动力,躁动浮夸漫步在了内地商业项目里。

  在商业地产大元年之下,内地的商业发展却无法完成“大满贯”。财大气粗的时代早已远去,如何做到精耕细作,如何将差异化运用得体,成为如今市场化下的商业发展的需求。剥茧抽丝,细看台湾商业,不得不啧啧称赞台湾企业家的“聪颖”,他们将最原始的大工厂摇身一变成如今的“观光工厂”,将衰败的厂房经过腾笼换鸟式的改造,搭建成新型文创产业园,将每个商圈里的购物中心打造成最具指标性的建筑,既是购物的天堂,又是在向来台的游客展示台湾的“诱惑”。

       台湾商业早起于内地,而内地商业也正在经历“更新换代”,我们如何将台湾的新型玩意儿嫁接于内地商业中,如何开辟出一条“新新”之路?据悉,在7月23日重庆赢商网主办的第三届中国(重庆)商业推动地产论坛西南峰会暨赢商网招商大会上,台湾观光工厂教父黄信彰将出席峰会现场,并做以《台湾商业观光体验之旅》为主题的演讲。如何颠覆内地商业,黄信彰将通过品牌经营、观光工厂建构及商业创新体验规划等方面进行讲解和剖析。

  台湾商业商圈:每一个广场即是一个标识

  台湾的商业发展起步较早,在上世纪70-9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在商业商圈相对成熟的形势下,其业态发展较为全面,基本可以满足城市商圈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区域性购物中心、社区型购物中心、高档百货、时尚百货、大型综超、专业店、专卖店、便利店、特色店等业态齐全,其中,台湾的自主创意店,如食坊、休闲馆、特色商店、小商品商铺等尤具生活时尚和创意活力。

  据资料显示,由于台湾土地私有化,台湾商业发展以太平洋建设集团、统一集团、大统集团、新光集团、远东集团等财团为主,他们多是综合商社的产业集团向商业地产的投资渗透,其商业的依托是自有土地及其地上建筑物,基础比较稳固。

  台湾的商业模式受日本影响,多以专业零售商或运营商与物业持有人实施合作经营,多以是租赁、联营抽成模式。虽然就体量和部分硬件而言,台湾较落后于内地,但台湾的商业专业管理和精细化程度高于内地。台湾的商业品牌多跟随欧美和日本的步伐,国际化水准较高,因此,台湾的每一个商业商圈都可成为区域的标识。

  信义商圈

       信义计划区为新兴商业区,是台北市最具指标性的商圈,其中信义路4、5段间就有多家百货公司、饭店、时尚餐厅,号称台北最具价值的地区,包含新光三越信义店、新光三越新天地、A4、新舞台、华纳威秀、凯悦饭店等,加上台北101,这里已渐渐取代东区成为新的时髦都会地区。

  Taipei 101购物中心

  台北101大楼位于台北市最菁华的信义区,是台北市的新地标,总高度高达508公尺,地上101层,地下5层,是目前世界第一高楼(高度计算包括塔顶塔尖,但不包括楼顶天线),也是新潮时尚的购物中心。一座杰出的地标建筑,足以改变这个城市,台北101就是改变台湾的地标建筑,它将台北带向全世界。

  忠孝敦化商圈

  台北人惯称忠孝敦化商圈为东区,乃指忠孝东路与敦化南路交叉口附近商圈,由于交通便利商业活动繁华兴盛,使得商圈持续扩大,发展成今日的规模。一般来说,从敦化北路南京东路口一直延伸至市政府周边的区域,都可通称为东区。

  西门町

  

  西门町的地名来自日据时代,当时的居民大多居住于台北城内,而西门区域就是最他们的休憩场所,1896年,这里有了第一家戏院“东京亭”,1922年时,正式以“西门町”为名。

  文创撞击商业 台湾文创商业“新”模式

  说起台湾的文创商业,或许可以更精准的称之为“文化创意产业”,它是源自于创意与文化的积累、透过财产的形成与运用、具有创造出财富与就业机会潜力、并促进整体生活环境提升的行业。

  而追溯台湾文创产业的源头,是来自于台湾经济的转型。在台湾经过上世纪70-80年代的高速发展之后,高科技代工产业开始衰落,台湾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在2002年,台湾行政院发布《挑战2008——“国家”发展重点计划》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整体经济发展计划。随后,在2009年,台湾提出《创意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案》,规划2009-2013年为执行期,主要目标是以台湾省为基地,拓展华文市场,进军国际,将台湾打造成为亚太文化创意产业汇流中心。

  经过这十几年的发展,台湾文创产业融合了动漫创意、精致农业创意、新媒体产业创意、现代陶瓷业创意及产品设计创意等创意产业,并将生活美学中传递的励志精神深入台湾人心中,如台湾的文创产业园、文创零售、特色民宿、书店、跨界美食、动漫展示设施等等,通过产业的升级与集聚,而衍生出更多的文创产品。以台湾民宿为例,台湾最具创意的还不是将农业做成褚橙这样的精细产业化的模式,而是将农业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效结合,发动民众创新的力量,将农场改造成亲心可人的家庭亲子旅游目的地,从而形成叠加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现下,台湾的文创产业已不再是单纯的商业产业,而通过文创产品的产业链的制作,使其成为创客的摇篮。包括冯仑在内的诸多内地企业家也曾到台湾学习台湾文创产业的生产与制作。文创无界限,犹如音乐无国界,这或许也是毛大庆创客空间的创意源泉。

  台湾文创商业中,将台湾美食纳入其重要一环,也是因为台湾将餐饮已上升到工艺美学的层面。众所周知,台湾夜市小吃特别多,在很多台湾电影中都可以略微涉及一二,但那是更大众化的美食。而上升到工艺美学层面的餐饮,要即讲究美食的营养口味,又讲究美食空间的仪式感的塑造。通过独特的美食制作过程和舒适的空间营造,让美食成为工艺向外界展示。如台北著名的连锁餐饮品牌鼎泰丰和一些类似美食家禅院,吸引着饕客们的跃跃欲试。

  试想一下,走在台湾商业圈中,会有几米式的动漫实景作品出现在眼前,随处走着,会发现风格迥异的美术商品零售。走累了,会到诚品书店或随意的咖啡店小坐,有书籍、咖啡甚至是餐饮美食,在栖息地你都可以享受。台湾商业的每个角落都充满创意,而这种创意却并非奢华的、不可一世的,反而是亲民的、人性化的,更加励志的。

  工厂摇身一变 台湾“观光工厂”化腐朽为神奇

  据公开资料显示,在上世纪60年代,台湾传统产业创造过出口奇迹。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发生后,很多工厂关闭或勉强维持已屡见不鲜,但那些成套的设备却仍然存在,却不知如何善加利用。在经过对日本“工厂见学”的参照之后,自2003年起,台湾相关部门推出观光工厂相关辅导计划,协助有价值的传统工厂转型为观光工厂。

  台湾观光工厂教父黄信彰表示,台湾的观光工厂就像台湾的路边摊小吃一样“做给你看”,这就基于工厂愿意打开,民众愿意走进工厂,观光游玩。或许,内地对观光工厂的模式尚存陌生,但在台湾,观光工厂已经相当成熟了。它已经作为一种商业模式,在对外吸引游客游玩的同时,也宣传企业品牌。

  台湾“观光工厂”的出现可一次性满足消费者旅游、观光、购物、体验的需求,它的本质是将制造产业观光化,将“商业、旅游业、制造业、文创产业”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产业链。

  在过去,一般工厂不会将产品的生产过程外漏。但观光工厂确实打开厂房,让产品与游客亲身接触。老旧或大型工厂摇身一变变成“观光工厂”,其实,就是采用厂店合一的模式,将生产与门店合为一体。消费者可通过橱窗看到相关食品的制作过程,可一边观赏一边品尝。以这种“坦诚相见”的方式,游客可放心的在工厂里面参观、购物,甚至还可亲自动手制作。观光工厂是通过企业对自身产品的信任来或许消费者的认可。

  然而,观光工厂的概念也不仅仅存在工厂里面,还可将这种模式定制在商圈的门店中,将钢筋混凝土围建的厨房该用成玻璃,在一墙之隔可让消费者清楚的看到玻璃内的所有制作过程。

  观光工厂在台湾已成为一种品牌推广趋势。在花莲,消费者可看到海洋深层水业、农特产业以观光工厂的形式出现,在台南、台北,和明织品文化馆观光工厂、虹泰水凝胶世界观光工厂、康那香的卫生棉观光工厂等各行各业的观光工厂皆可见。观光化是要在经营上求新求变,以服务业的活力来刺激制造业的中枢神经,建立更优质的品牌与产销通路。 

  如今,观光工厂的商业模式已在内地的部分区域试点实施,厦门、东莞、福建等与台湾相近的省市的企业,已经打开了观光工厂的大门。而长沙的工业转型,通过观光工厂概念的嫁接,成为了一种全新的企业营销。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