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仿佛是一场竞赛。
2015年9月,万科公布发行票面利率为3.5%的公司债,开始掀起人们对房企发债利率得失的讨论;11月,中海宣布80亿元公司债票面利率为3.4%,刷新万科纪录;12月,保利50亿公司债利率3.4%,追平中海纪录;2016年1月,大悦城再刷公司债利率新低——15亿元境内债券票面利率仅为3.20%。
如果说,万科3.5%利率让人们目光开始聚焦,那么大悦城3.2%的利率更是让人惊讶,毕竟以大悦城H股的股价与市净率来看,似乎还未能完全取得资本市场的青睐,但此次的低利率背后,或也意味着大悦城在资本市场已有了一副新的面孔。
刷新纪录的公司债利率
1月13日,大悦城宣布,间接全资附属公司中粮置业投资有限公司首期发行本金额人民币15亿元境内债券票面利率确定为3.20%。
据媒体了解,大悦城该次发行规模是15+15亿,即在发行本金额人民币15亿元境内债券基础上,另可超额配售不超过人民币15亿元;为期5年,附第3年末发行人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和投资者回售选择权。
值得一提的是,大悦城此次发债创下了房企发债最低利率纪录。
追溯到2015年9月,当万科宣布50亿元的债券票面利率为3.50%时,曾引业界人士惊叹——“万科已经逼近国家信用!”
对于过去一年股价一直在1.18-1.65港元之间徘徊,且市净率仅为0.41的大悦城来说,如此低利率除了让人惊叹外,更让人探究大悦城为何能取得如此优惠的利率?
对此,大悦城方面在接受媒体查询时回应,利率纪录的创造得益于“天时地利人和”。
“目前的宏观环境下公司债市场比较活跃和健康,提供了天时;监管机构给机会,放开了境内非上市公司的公司债发行审批,此为地利;母公司中粮集团、公司管理团队、相关参与发行的中介机构的努力和支持,此为人和。”
有分析师在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的采访时则提到,大悦城之所以能拿到较低利率,第一是因其国企身份;第二其持有物业,收入比较稳定;第三大悦城能拿商场做贷款的抵押,这三点因素,让大悦城的利率低于市场。
实际上,纵观2015年下半年房企发债的利率,其实一直在刷新纪录,就在观点地产新媒体发稿前,万达商业也发布公告称,其50亿元5年期公司债券利率确定为3.2%,与大悦城持平。以此来看,大悦城低利率纪录也有债券市场环境向好的因素所在。
对于这一观点,前述分析师就认为,环境的因素虽有,但3.2%的低利率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做到,“收入较为稳定的企业才能做到,而对于纯开发商来说,4点多的利率是能够做到的,但要低到3点多,还是比较难。”
大悦城方面也表示:“虽然我们受制于规模上的因素只是AA+评级,但客观上项目更成熟、能力更突出、运营风险更低,更容易受到债券投资机构的认可。”
最低利率背后的新面孔
以往,规模较小,发展较慢,股价与净资产倒挂等让大悦城管理层颇感着急,不过,对于大悦城来说,此时仿佛正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低利率的公司债或许能为大悦城换上新的资本面孔。
大悦城方面认为,此次公司债的发行吸引了以基金、券商、保险等在内的近70家机构投资者的参与,体现了国内主流机构投资者对大悦城在商业模式、公司管理和项目运营上的认可。
而据媒体报道,2014年,大悦城在内地商业物业平均租金为271元/平米/月,位居房企内地商业物业租金收入水平的榜首。
目前看来,大悦城现有的模式已为其带来不错的租金回报,不过,要达成“5年造20座大悦城”这个目标,大悦城的发展速度还要提升。
对此,大悦城地产天津公司总经理、天津大悦城总经理吴铮早前接受媒体访问时就表示:“数量很重要,如果按照原有模式来发展,可能很难达到,因此要激活休克鱼,同时做好管理输出”,而吴铮就将大悦城未来的运营模式解释为“三种模式、轻重并举”。
选择核心城市的核心区位,直接拿地建设开业,这是大悦城的第一种模式;第二种模式则是著名的“激活休克鱼”模式,即参股位置优异(优异城市的地铁上盖或商业优质区位)的需要进行改造的老项目,对其进行改善提升,这两种模式就是吴铮口中的“原有模式”。
第三种模式就是天津和平大悦城这类轻资产模式。作为大悦城首个轻资产管理输出项目,天津和平大悦城的前身为津汇广场购物中心,位于天津滨江道、南京路商圈,项目总体量18万平方米,商业运营面积近7万平方米。
据媒体了解,在天津和平大悦城这个项目中,大悦城与第二大股东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合作,大悦城不持有天津和平大悦城具体股份,但将从前期定位规划阶段开始入手,到建筑设计、招商、开业运营,全程参与项目开发的各个环节,并通过输出管理来获取管理费与未来的优先购买权。
吴铮介绍说,其中的“利益分成”,第一部分是收取管理费,相应的租金对应一定比例提成;第二部分是从超过租金预算部分获取另外增值收益,还可在推出期和对方约定以享受一定资产增值收益。
显然,大悦城未来模式就是要做轻资产,而这个思路或许也正是大悦城获得资本市场青睐的原因。
大悦城控股商业首届悦粉嗨新节,大悦城西南商业首日销售超9400万、客流超28.58万,同比上涨56.93%。
2023年,大悦城旗下购物中心销售额达347亿元,同比增长37%;客流量超3亿人次,同比增长66%;平均出租率为95%。
9月7日,服贸会下设的2021中国楼宇经济论坛发布《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白皮书》,中粮·置地广场成功入选“中国楼宇经济新地标”。
大悦城控股作为“资深玩家”,在过去一年透过重组实现了资本的翻身。大悦城控股通过重组增大体量同时,更多的融资大门也随之打开。
北京海淀大悦城预计本月完工,项目毗邻故宫博物院北院区,体量为18.8万㎡,为“盒子+街区+下沉广场”,是海淀北部区域首个山系购物中心。
为了更好地适应周边核心客群的需求,项目开业至今已焕新品牌50余家,进一步丰富了区域内的消费层级和消费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