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普通阶层的中国消费者来说,想要买一双奢侈品牌的鞋子,到专柜可能需要7000块,但是如果去到了奥特莱斯,同品牌的鞋子相信一半价钱就能拿下。奥特莱斯渠道成为了不少奢侈品清货的渠道。
然而,随着国内奥莱店的疯长,对于进驻奥莱店的奢侈品牌来说,这又是一件好事吗?
来自财富品质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5年中国的奢侈品较2014年有所回升,同比上升3%。但是主要销售额增长点并不在于传统商场门店,最大的增长点反而是在奥特莱斯和网购渠道上。
据统计,2015年上半年有9家新开业的奥莱,下半年则增长至22家。每开一家新的奥莱,招商部门必定想尽办法去引进类似Coach、Michael Kors等知名品牌。专卖店里随便一件衣服两三千,而在奥来点只需要几百块就能买到了。
尽管这增长速度有些惊人,但是中国市场内的奥莱的销售业绩却是十分喜人的。数据显示,北京东四环的燕莎奥莱,是上半年全国奥莱店的销售冠军,业绩达20亿元。而剩下的分布在成都、重庆、上海和北京多个区域的奥莱在上半年的销售额也都超过10亿元。
但是这对奢侈品牌们来说却不是一个好讯息。因为每个进驻奥莱的品牌,销售的都是过季款或是基本款,这一类别对高净值人群来说没有意义,他们至追求新品或是限量品。而奥莱的大部分消费,仅仅针对于奢侈品入门用户,即中产阶级和都市白领。
另外一个问题则是,疯狂增长后的奥莱两极分化的现象也越来越明显。强势奥莱瓜分市场,弱势奥莱的市场占有率则非常的凄凉。同时,拥有集团化背景的奥莱品牌则更有市场话语权。另外,对于奢侈品牌而言,服务和购物体验成为了开设门店的重点。但是奥莱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现状,么你单业态本身更强调销售。因此,奢侈品牌们也担忧低价销售会影响品牌的美誉度。
估值的调降,背后或出于调节发行压力的选择,但也意味着释放了一定的资产内在价值,更为凸显项目的投资价值。
追求大品牌和深度折扣,人们对底价高质商品的需要,不止捧红了像拉夫劳伦这样的服装品牌,也推动折扣店成为目前最火爆的零售业态之一。
本文收录2022年中国设计师品牌、休闲潮流、奢侈品等九大品类,且将奢华鞋履、高端香氛、滑雪服饰等同类型品牌作单独罗列,共约700个品牌。
超过三成的受访者愿意购买小众品牌,对于端木良锦而言,即使离“中国爱马仕”还有距离,但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潜力还是令人振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