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大佬争相涉足轻资产模式 看看都有哪些方式?

搜狐焦点网   2016-08-17 15:05
核心提示:招商蛇口高管就表示,其正在研发轻资产模型,目前单央企手里就有近万园区,公司可以输出品牌,做轻资产服务。

  轻资产从来不是阳光下的新鲜事,甚至已经玩出了套路,比如万科的“小股操盘”、 大悦城的卖股求轻、绿城集团的地产代建、花样年的彩生活模式等等。如今,轻风渐大,刮进了产业地产这座稍显沉闷的围城,并有望主导下一波竞争的主旋律。

  “花别人的钱都是轻的,花自己的钱就是重的”,一位业内人士简单粗暴地阐述了轻资产的核心内涵: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集中有限的自有资金,投入到最为擅长、产生最高收益的行业分工中。稍加盘点,就会发现,标杆性产业地产开发商,都已经铺路轻资产。

  2015年初,亿达集团制定了轻重资产并行的发展原则;2016年8月,亿达中国正式推出“轻重并举”的战略转型。2014年,光谷联合制定了向轻资产转型的战略,2015年,其轻资产统计口径内的收入占比19.5%。2015年, 东湖高新首个以轻资产方式建设的园区落地。

  2016年刚刚完成重组,招商蛇口高管就表示,其正在研发轻资产模型,目前单央企手里就有近万园区,公司可以输出品牌,做轻资产服务。张江高科则在2016年推出“新三商”,强化向“科技投行”的转型,预计未来产业投资收入将超过房地产租赁收入……

  轻资产路径一:运营(服务)输出

  做大、售卖乃至分拆“运营能力”,成为不少产业地产商轻资产路径的共同选择。 这一路径有诸多优点,可以较小资金和较低风险实现园区规模化布局;快速新增可协同园区,实现外溢资源的变现;为重资产项目进入新的城市探路;培育新的营收增长点,甚至分拆成为富有故事性的独立业务。市场上存在大量园区、商务楼宇,因为缺乏专业的管理队伍和客户资源,而面临烂尾的困境,也在刺激有经验的产业地产商尝试挑战。

  以亿达中国、光谷联合、启迪控股等为代表的产业地产开发商先下一城。

  亿达中国以咨询、委托运营、包租等模式,面向当地政府、其他房地产开发商所拥有的商务园区项目提供运营管理服务,这个“服务包”里的内容包括项目选址、产品定位、规划设计、代建管理、招商运营、物业管理增值服务等。截至2015年底,通过轻资产模式,亿达中国接受委托运营商务园区项目11个,运营管理面积140万平米, 提供咨询服务项目7个,获得运营管理收入2548.2万元、实现业绩1238万元。在轻资产助力下,其在2015年,新进入了上海、深圳、杭州、苏州、长沙等战略目标城市,初步实现了全国化布局。

  经过一年的试水,亿达似乎真正坚定了“轻资产”之路,今年8月份,首次明确提出“轻重并举”的战略转型,其中,重以占地3.4平方公里的“武汉软件新城”项目为代表,轻以现在已经落地全国12个城市的二十几个园区运营项目为代表。2016年上半年,亿达中国新拓展委托运营管理项目7个,包括上海外高桥项目、长沙梅溪湖创新中心、苏州昆山财智科技园、苏州高融大厦、成都国宾总部项目、河南外包产业园等。这些业务的收费模式包括租金分成、固定费用+租金分成、租金分成+奖励、咨询费等。

  光谷联合则在2014年制定轻资产业务转型战略,咨询管理、全程代建、创业孵化、园区运营等被纳入轻资产口径,值得一提的是,央企中国电子入主光谷联合,中国电子旗下众多园区,有望进一步加快光谷联合轻资产输出的步伐。启迪控股则早于2009年将轻资产输出的管理系统投入运行,其输出包涵盖园区建设(硬件)+孵化器+风险投资+商业智慧分享(比如创新产业规划),目前,其在国内的多个园区都是以轻资产的方式运行。

  此外,明确提出通过“运营输出”实施轻资产的还包括东湖高新、招商蛇口、万科产业地产等。其中,万科产业地产管理层曾提出,轻资产主打“星商汇”产业服务品牌,面向万科内部以及外部的产业地产开发商,快速复制,输出品牌和管理盈利,按照其计划,到2017年底,万科产业地产的轻资产收益达到11亿元,实现利润3亿元。

  不难发现,此“轻”须以“重”为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的重资产经验积淀或品牌效应、相对标准化的服务套餐,轻资产业务的拓展也将受到限制。

  轻资产路径二:借力(中国式)Reits

  将项目形成资产包,当项目达到良性状态,形成Reits快速变现,这种运作以普洛斯为典型代表,也是外资工业地产的成熟做法,可以有效支撑轻资产模式。国内的产业地产在几年也取得了一些突破。典型如万通工业地产、万科产业地产、富春控股就在这条变轻之路上,先行一步。

  2015年6月,鹏华前海万科类REITs基金正式发行,这只基金以深圳前海万科企业公馆的租金收益为基础资产,被认为是首只产业地产类Reits;2016年7月,位于浙江的富春控股集团将旗下的电商物流品牌“运通网城”打包6处物流资产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通过该Reits的发行,富春控股募得资金52亿元。万通号称“美版工业地产”,其通过收购目标企业的优质工业项目进行改造和扩大规模,接着通过基金或公司上市,打包出售等方式进行资产再处理,最后实现退出。

  不过这些案例,皆有一定的特殊性,无论是中国式Reits,还是搭建境外架构,产业地产Reits还面临着自身的行业难题,比如销售为主、收益稳定可靠的优质资产稀少;工业用地年限较短并有进一步缩短的可能等都限制了产业地产借用(中国式)Reits推行轻资产的可能性。

  轻资产路径三:孵化与投资

  如果说,运营输出是园区价值的延伸,产业投资则是对园区价值的纵向深挖,这是另一种“轻功”。其中的佼佼者包括张江高科和启迪控股,二者在产业投资领域排兵布阵久矣。

  张江高科的产业投资可以追溯到2006年,2010年其投资的嘉事堂成功登陆中小板而一举成名,投资力度一度加大,2015年提出以“科技投行”战略方向,向科技地产商、产业投资商和创新服务商的“新三商”转型并完成架构调整,改变之前“重资产、高投资、慢周转”模式,向“股权化、证券化、品牌化”模式转型。2016年,张江高科已经把“产业投资”作为年度三大业务板块之一,明确提出要“着力加大产业投资布局”。通过直接投资、参股产业基金等方式,参与全投资链布局,并表示要打造一支具有张江特色的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创投团队。有数字显示,到去年, 张江高科已累计投资40亿元,投资创投项目51个,境内外已上市20家企业,其中,已完全退出有4家;预披露3家;即将报会12家;拟改制上新三板1家。2016年,还先后投资了嗨修养车、蚂蚁金服、天天果园等公司。

  启迪控股的产业投资的核心平台是启迪之星孵化器,在近两年,随着创新创业的火爆迎来了风口,迅速建立起70个孵化基地。数字显示,启迪之星早期投资始自1999年,依托清华大学的优势资源,启迪之星曾以孵化+投资的形式孵化出2000家企业;并以投资+孵化的模式投资了300多家初创企业,投资总额超过20亿元人民币。其中直接上市19家、间接上市40家。

  有庞大的企业资源池,与企业有较高粘度,产业地产取道产业投资似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这一轻资产路径却一定程度只能供“白富美”专用。

  首先,好的潜力企业往往有众多投资机构的追求,为什么要选择园区投资?其次,一家地产企业能否组建、管理一支高效的产业投资团队?张江高科和启迪控股显然有各自难以复制的先天优势。前者作为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主体,有政策、资源红加持,搭建起了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通道;后者则背靠清华大学,在资金、创新资源上,都非普通园区可以比拟。放长线钓大鱼,产业投资之轻看似诱人,但成功不易。

  轻资产路径四:合作开发

  产业地产从早期的厂房、仓储,逐渐向复合化形态进化,出现一些以产业为中心,并提供生产、研发、办公、商业乃至居住功能的产业综合体,“产业新城”、“产业新区”对开发运营者提出了更高的资金要求,然而,在金融工具不足、资金需求量巨大的情况下,合作开发成为一些产业地产开发运营商的现实选择。

  现在业界已经出现的一些案例,比如启迪和协信联手成立启迪协信;亿达中国和湖北联投合作开发武汉软件新城;万科产业地产、天安数码联手上海项目;万科、美国黑石合资物流地产等,深圳百富东方和碧桂园合作开发科技小镇等。相信更多案例还将出现。

  无论重资产还是轻资产,都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的理性、甚至阶段性的选择,无高下优劣之分,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搜狐焦点网,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