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洋华堂启动重大人事调整 商业模式转型最迫切

亿邦动力网   2017-01-18 10:06

核心提示:伊藤洋华堂年初启动重大人事调整。

  伊藤洋华堂年初启动重大人事调整。伊藤洋华堂中国事业部部长三枝富博为7&I控股集团子公司伊藤洋华堂新社长。1月16日凌晨,三枝富博确认这一消息并表示将同时兼管中国市场。有分析认为,7&I控股集团进行人事调整将推动子公司业绩改善,而业内人士则表示,伊藤洋华堂在中国市场最迫切的是商业模式转型。

  

  加大投入?

  伊藤洋华堂中国总部近日表示,伊藤洋华堂社长龟井纯退任为顾问,新社长起用现任中国事业部部长的三枝富博,本次任命3月1日开始执行。

  与伊藤洋华堂人事调整同步进行的是运营子公司(Denny’s)的7&I餐饮公司(FS)也提升小松雅美氏为新任社长,大久保恒社长卸任。分析人士认为,伊藤洋华堂新社长启用三枝富博,将着手超市部门的再建,此外,7&I控股集团(HD)更换了业绩低迷的两家子公司的社长,是为了推进内部构造改革和业绩的改善。

  在业内人士看来,三枝富博就任后,会进一步重视中国市场。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中资、外资企业横向对比,成都伊藤洋华堂综合优势明显,业绩较好,在成都影响较大。从这一方面来讲,伊藤洋华堂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还将有所增加,并向更符合中国国情的方向进行规划”。

  郭增利认为,过去,伊藤洋华堂在北京和成都百货的整体协同能力并未处于重要位置,两地项目各自为战,整合、统筹方面有所欠缺。三枝富博上任后,华堂或将由“单兵作战”变为“协同发展”。“北京与成都业绩悬殊的原因也在于统筹。

  不过,北商研究院特邀研究员、北京商业经济学会秘书长赖阳认为,这一人事调整很难帮助北京华堂步入正轨。

  南热北冷

  事实上,入华近20年的伊藤洋华堂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尴尬局面。7&I控股集团子公司伊藤洋华堂1997年进入中国,在北京和成都地区分别以合资方式成立分公司。彼时,伊藤洋华堂凭借先进的管理方式、丰富的自有品牌和直采产品迅速走红,并被两地消费者所熟知。

  不过,2011年至今,由于经营不善、租约到期等原因,华堂在京目前仅剩丰台北路店和亚运村店两家。

  相比于北京的窘境,伊藤洋华堂在成都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1997年至今,伊藤洋华堂在成都市区内共开设有6家门店,今年1月,伊藤洋华堂入华后首个在地级市开设的门店眉山店试营业。

  南北经营差距更加明显地体现在了收入方面。记者调查发现,去年,成都伊藤洋华堂营收近50亿元,营业收入与2015年持平,但利润有20%的增长。而在北京地区,华堂业绩一路下行,三枝富博曾透露,在北京8家门店共存之际,销售数据未达到成都6家门店业绩的一半。华糖洋华堂商业有限公司财务本部直属部长程宁则表示,由于租金成本高、竞争激烈等原因,华堂在北京亏损时间较长,不得不做出关店止损。

  何去何从

  作为“成都荣誉市民”,三枝富博对于工作近20年的成都市场可谓“知根知底”。但三枝富博对于华堂在北京、中国、日本市场如何规划,仍是未知数。

    记者了解到,日本7&I控股集团近日表示,计划到2020年扩大中国内地门店至20家左右。其中,旗下伊藤洋华堂将把四川省的综合超市数量扩大至10家,此外,还将在中国重新涉足食品超市领域。同时,伊藤洋华堂还将在网上销售日本进口商品,涉足跨境电商业务。

  显然,无论是对于7&I控股集团还是伊藤洋华堂来说,中国仍是重要的海外市场。郭增利表示,从过去“一刀切”的做法到目前城市个性化的方法,将提高华堂在华经营安全性和稳定性。“这也需要相关负责人对中国整体市场有充分预判,并对区域市场有本地化解决方案。”在郭增利看来,破解模式固化,应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成都与北京市场不同,消费者也有很大差异,因人制宜也将会成为继因地制宜之后重要的决策方向。”

  郭增利认为,目前北京已进入存量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接下来是红利再造阶段。华堂能否根据北京消费结构的变化找到红利是关键。”此外,郭增利认为,华堂更应抓住中国市场的日常消费人群,便利型消费仍有发展空间。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伊藤洋华堂商业模式
本文转载来自:亿邦动力网,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