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sy Go“逆势”融资1.2亿 无人便利店将起死回生?

零售老板内参 王彦丽   2018-06-27 10:39

核心提示:继去年获得三笔融资后,Easy Go未来便利店近日又完成A轮1.2亿融资,投资方为四洲集团和RC集团。Easy Go“逆袭”融资,无人便利店起死回生?

  核心导读:

  1、Easy Go坚持做“无人盒子”的商业逻辑是什么?

  2、与腾讯深度合作,究竟能给Easy Go带来哪些资源?

  3、Easy Go的亿级融资,对无人零售行业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6月25日,《零售老板内参》获悉,无人便利店品牌“Easy Go未来便利店”已完成A轮1.2亿元融资,投资方为香港最大的食品集团四洲集团和RC集团。沉寂多时的无人便利店行业,再次迎来一笔巨额融资。

  Easy Go创办于2017年初,彼时无人便利店正站在风口上,大批创业者涌入该赛道,Easy Go也在2017年拿到了三笔融资,分别是;2017年6月500万种子轮融资,9月浙江易坤创投和深圳永田合投共同参与的2000万元天使轮融资;10月时代地产集团的数千万元战略投资。短短五个月时间完成3轮融资,Easy Go初露锋芒。

  但在无人便利店风头正盛之时,Easy Go绝对算不上第一梯队,因为在去年9月Easy Go刚落地了几个无人盒子的时候,缤果盒子已经宣称有158个盒子了。

  没过多久,风口变了。2017年底无人便利店的声音迅速变小,不仅仅因为无人货架兴起,抢了无人便利店的风头,更因为无人便利店负面缠身,如难以规模复制,被有关部门叫停等,因为这些待解难题,资本开始变得谨慎,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唱衰无人便利店。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Easy Go仍拿到了1.2亿元A轮融资,颇具“逆袭”的味道。

  《零售老板内参》获得的最新信息,Easy Go点位数超过100家,覆盖区域除了广州大本营外,还进驻了深圳、成都、重庆、北京等。

  Easy Go会成为无人便利店行业的大黑马吗?“逆袭”对于整个无人便利店行业又意味着什么呢?

  1、开店超100家,Easy Go为何坚持“无人盒子”?

  《零售老板内参》在去年9月曾率先报道过Easy Go的模式,其主打“无人盒子”形态,盒子面积为15平米,店内主要以进口的饮料酒水和食品为主,SKU数为500,主要进驻场景是社区。

  Easy Go联合创始人王牧牧介绍,截至目前,Easy Go单店日流水保持在800-1000元之间,无人盒子总造价也稳定在了8万元。随着入驻城市的增多,Easy Go在华东、华北也都建立了分公司,由各地分公司负责当地盒子的运营以及供应链搭建。

  在无人便利店行业,Easy Go主要有两个坚持。第一是坚持用“盒子”形态做无人便利店,第二是坚持做社区场景。虽然这一模式在过去一年遭到很多非议,但Easy Go似乎要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们的无人盒子还是有市场空间的。

  之所以采用盒子模式,是因为Easy Go主要进驻的是社区场景,在社区内,盒子的形态更好搭建和复制。一般来说,Easy Go都是把工厂生产出来的无人盒子,直接运送到小区内。

  Easy Go较少进驻商业区,在王牧牧看来,创业公司精力有限,能专注把社区这一场景做下来就很不容易了,涉足场景太多恐怕得不偿失。从Easy Go今天的成绩来看,他们的打法似乎没有错,并且因为长期专注于社区地产,Easy Go与诸多地产商达成了战略合作,其中时代中国就是Easy Go的战略投资方。在地产资源方面,Easy Go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竞争力。

  那么,社区场景是否真的适合无人便利店?曾有人质疑,既然用户已经下楼,为什么不多走几步去社区周边品类更丰富的便利店呢?相比于品类有限的无人店,传统便利店或者社区店似乎更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这也让人们一度怀疑,无人便利店可能是个伪命题。

  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王牧牧认为,无人便利店在社区的需求是真是存在的,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社区入驻。

  “并不是所有社区都适合无人便利店,一些规模较小,周边又有很多便利店的社区,就不适合无人便利店的布局。”

  据了解,经过过去一年的运营,对于什么样的社区适合开无人便利店,EasyGo已经有一套详细的指标进行衡量。对此,王牧牧谈了在广州市社区布点的一些感受。

  截至目前,Easy Go在广州的点位数已经超过50个,因为市中心房价高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城郊买房,于是城市周边人口迅速增加。与此同时,城郊一些大型社区的基础设施却很不完善,例如一个入驻1万人的大型社区,即使门口有便利店,小区居民走到便利店也还需要十分钟时间,更不要说便利店分布较远的社区了。在这种情况下,距离用户更近的无人便利店无疑具有优势。

  所以,对于一些规模较大,但用户到周边的便利店仍需要一定时间的社区,或者配套设施不健全的社区,无人便利店还是有市场的。并且随着城郊人口的增多,王牧牧认为这样的社区并不在少数。

  不过,无人盒子的牌照问题依旧是待解难题,但Easy Go也在与政府相关部门、地产商积极探讨解决方案。从Easy Go目前铺设的盒子看,被相关部门叫停的情况很少发生。

  2、抱上腾讯大腿,有哪些更多可能性?

  在Easy Go的发展过程中,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就是:Easy Go与腾讯正在不断加深合作,可以说,在Easy Go的发展过程中,腾讯给予了很多技术、资源方面的支持。

  Easy Go应该是率先使用微信小程序的无人便利店。《零售老板内参》曾实地探访过Easy Go的门店,对于门店的第一个印象就是:进门十分轻便。

  与同行需要关注微信公众号或者下载APP才能进门的技术不同,Easy Go当时应用的就是微信小程序,用户只需通过微信扫一扫,扫码就可进店,而不需要关注公众号,也不需要繁琐的认证手续,因此进门十分轻便。当然,Easy Go的结算方式也只支持微信支付。

  Easy Go很乐意与微信合作,不止是微信提供了十分轻便的小程序,而且通过小程序,微信后台可以为Easy Go提供详细的用户分析,基于腾讯的用户分析,Easy Go能够更好地选品、补货,提升精细化运营的能力。

  但Easy Go与腾讯的合作不至于此。据了解,在进店的技术解决方案上,腾讯正和Easy Go一起研发人脸识别的技术,该方案如果成功落地,未来进入Easy Go的门店,将不需要使用微信小程序,用户直接“刷脸”就可进入。

  除了自己开店外,Easy Go也在为传统零售商做一些技术赋能。随着线上线下加深融合,越来越多的传统商超对无人零售技术持开放态度。对于如何更好地给线下赋能,Easy Go与腾讯和地产商有了更多的互动。

  众所周知,腾讯迫切希望将自己的技术、流量赋能给线下,从而让自己的优势资源能够更好地落地。在2018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上,马化腾就曾公开表示:“腾讯的定位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不是要进入各行各业取而代之,而是要成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

  这就让Easy Go这样的无人便利店与腾讯有了更多合作的可能。据王牧牧介绍,腾讯更多的是提供底层技术支撑,对于零售商五花八门的需求,就需要Easy Go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做“个性化定制”。因为Easy Go的合作伙伴传统地产商对提升数字化能力有很强烈的需求,因此三方会经常在一起探讨传统零售的赋能方案。

  对于腾讯来说,不管是无人便利店还是无人货架,与他们合作不仅能将自己的技术、流量开放给线下,最重要的是有助于抢占支付市场。在传统门店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时候,阿里、腾讯也将在支付方式上进行激烈争夺。

  3、无人便利店是伪命题,还是“钱景美好”?

  回过头来看Easy Go的融资事件,它能说明无人便利店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吗?

  步步高董事长王填曾痛批无人便利店模式:“无人便利店就是个伪命题,一定是死路一条,不管怎么创新都不行。”

  有意思的是,Easy Go此次的投资方就是传统零售商——香港最大的食品集团四洲集团。看来,传统零售商对待无人零售的态度也是天壤之别。那么无人便利店真的是个伪命题,没有未来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注意到了社区无人零售的另一种创新业态,那就是摆在社区里的智能生鲜柜,例如刚完成千万级美元A+轮融资的“在楼下”。

  “在楼下”主要将十几平的智能生鲜柜摆放进了社区,面积与Easy Go的无人盒子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无人盒子是“人货不分离”,即用户可以进店购物。但智能生鲜柜是“人货分离”,用户只能点击智能屏选购,然后到取货口取货。此外,相比于“无人盒子”主要提供零食和日常用品,智能生鲜柜则主打生鲜,因为社区家庭用户对生鲜品类需求更强烈。

  显然,针对社区场景内的无人零售形态,创业者们没有停止探索。而资本之所以不断投入到这样的创新业态,说明不管是传统零售人,还是创业者们,他们都认准社区场景还有挖掘的潜力,而目前的无人零售技术似乎刚好有可能解决这样的需求,但能不能解决?这还是个未知数。

  对于社区居民来说,有逛大卖场的需求,有去周边社区店的需求,还有线上购买1小时送达的需求,当然也有在社区无人店看到一件商品,突然萌生购买欲望的需求……可以说,用户的需求五花八分,创业者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用更经济的手段满足用户五花八门的需求。

  社区无人便利店的优势是距离用户足够近,线下流量天然存在。但社区里的无人零售业态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单店销售额与成本之间做出平衡。首先设备是需要花钱的,而且不同的规模,不同的技术,以及不同的商品SKU数,都会导致成本的差别。如何既保证销售额,又能用较低的成本提供给用户丰富的商品,是所有社区无人零售业态需要解决的难题。

  说到底,既然是零售业态,终究还是要讲究单点模型的,如果不计成本和效率进行大规模铺设,很可能重蹈无人货架大规模铺设,又因为亏损严重大规模撤点的覆辙。

  因此,《零售老板内参》认为,社区内可以做无人零售业态,但能不能成功,就要看各家能不能打磨出一种既降低成本,又把用户体验做好的商业模式。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零售老板内参 王彦丽,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