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北京市商务委等四部门印发《进一步优化连锁便利店发展环境的工作方案》,针对便利店存在的店铺选址难、运营成本高、行政许可周期较长、搭载服务种类有限等问题,提出了具体改革方案,计划到2020年,北京市连锁便利店数量将达到3000家左右,其中中心城区达到2000家以上,实现中心城区社区全覆盖,24小时便利店占比达到50%以上。
在实体商业普遍艰难求生背景之下,便利店竟成为零售业一匹黑马。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和波士顿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2017年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便利店行业销售总额达1334亿元,较上年增长13%。2017年,便利店行业创造了1900亿销售额,增速23%,有超过10万家门店,开店数及销售额实现了双增长。
曾就职7-11,在便利店领域有着15年工作经验的全时集团COO杨波感慨,“以前,便利店并不受关注,这一两年明显感觉关注度提升。本质上讲,便利店赚的是小钱,用行业人士的话说就是‘弯腰捡钢镚的幸福’,但它解决的是民生问题,符合时代发展。”在杨波看来,随着消费人群及消费结构的变化,便利店行业的“黄金时代”刚刚开始。
反周期
便利店诞生于美国,成功于日本,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诞生于经济快速增长阶段,是超市发展相对成熟后,从中分化出来的一种零售业态,符合中产对品质要求高、购物目的性强、时间成本高等需求。
线下零售发展路径是从百货到超市再到便利店。百货特点是全品类多业态、位于商圈和市中心以及面积大、坪效低;超市的特点是品类较全、离居民区较远、面积较大、坪效较低;而便利店的特点是精简SKU、极致便利、小型化和高毛利。从业态上讲,便利店的兴起缘于超市的大型化与郊外化,部分消费者因购买少量商品或满足即刻所需的购物者深感不便,于是人们需要一种便利的小超市填补空白。
然而有趣的是,近年来随着消费结构变化,曾经主流业态正在衰退,因填补空白而存在的非主流业态却走出一道反周期行情。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17年中国连锁百强榜显示,2017年,连锁百强企业销售规模达到2.2万亿,同比增长8.0%。百强便利店企业2017年销售增长率达到16.9%,成为实体零售企业中增长最快的业态。此外,从各业态单店销售增长情况看,平均增长率较高的也是便利店门店,增长率为6.0%。
与此同时,2017年百强零售企业的门店构成也发生新变化:百货店、购物中心开店数量明显减少,小型门店数量增长较快,达到7.7%。2017年,百强企业新增门店9197个,小型门店约占新增门店总数八成。大型超市和超市门店数量仅分别增长3.7%和1.0%。另外,社区超市、百货店和购物中心单店平均销售增长分别为3.8%、4.5%和3.4%,大型综合超市单店平均销售出现下降,为-2.3%。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消费端发生变化,即主力的消费群体发生了变化,现在的年轻人要求购物快、便捷、产品精致化和高端化,大卖场与年轻人的需求不匹配。大卖场目前更多是做推广和促销,主要消费群体是中老年人。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江明甚至判断,受电商竞争、成本上升及经营利润下降等各因素影响,商超业态的领导地位走向衰退,而且下滑通道还将较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注意到,知名代表性商超已经开始走向闭店通道。最近几年,沃尔玛在华每年都有门店关闭。2012年,沃尔玛中国区关闭5家门店;2013年,关了15家;2014年,关了16家;2015年,关了1家;2016年,关了13家,2017年闭店数量上升到24家。2018年,关店数量还在继续。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家乐福在中国内地共新开3家店,与2016年的6家相比减少3家。2017年新开的门店分布在北京、上海和成都。2017年,家乐福共关店6家,对比2016年的5家增加了1家。
风起
行业兴衰可能会受技术、产业以及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但这其中,消费者是核心。
“便利店本质上是时间的生意,是一个用小钱换时间的行业。很多年轻人不会为了省几毛钱去逛大超市,他们宁愿去爬山、看电影。时间越是稀缺资源,便利店的需求会越大。”杨波说。
恰如杨波所言,人们消费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即时消费的增加。年轻人的消费特性是快速、随性、碎片化,时间成本是很多人考虑的重点。也正因此,便利店尤其受到一二线城市年轻人喜爱,而且年轻人越活跃、流动越大的城市,越适合便利店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几乎所有主流便利店品牌的规模化提速都发生在近两年。
7-11是最早进入中国的外资便利店品牌,1992年就在深圳开店,但在中国发展一直缓慢。截至2009年8月,7-11在中国连锁店数量超过590家。2011年11月起,以直营模式为主的7-11开始在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区开展加盟店铺业务,全面加速发展。2012年4月,7-11便利店开放个人加盟。目前,7-11在中国大陆的门店总共有2244家。据记者粗略计算,2010年后,7-11的门店扩张平均速度是之前的近6倍。
罗森1996年进入中国市场,但近两年才开始扩张。2015年之前,罗森历年门店数量一直在300家徘徊,且高度集中于上海。但近两年,罗森开始提速。罗森中国董事兼副总裁张晟曾表示,到2017年底,罗森门店数量将突破1400家,2018年底可以实现2000家店。按照年开店速度保持在500家店的水平,2020年达到3000家店的规模不成问题。
2011年2月,全时便利首家直营门店开业。2013年,全时门店总数48家,2014年底,全时已开门店91家,签约门店105家。2015年4月中下旬,全时逐步开放加盟。2017年11月,其宣布“百城百万”发展计划,要在未来五年内,投入百亿资金,以多种便利店模式在全国五大区实现“落地100个城市”、“铺设100万个终端”的战略目标。
杨波告诉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全时布局中国西南、华南、华中、华东、华北5大区域,进入了北京、成都、武汉、杭州、南京、苏州、重庆等一二线城市,全国有将近600家门店,今年以来,每个月的开店速度都在40家以上,即使是2月份春节期间,全国也开了20家店。
2017年起,便利蜂等新零售创新企业纷纷进入便利店领域,部分线下企业也开始加速布局。与此同时,资本不断涌向线下实体便利店,中百罗森估值1.8亿元,并获得8000万元投资;西安每一天宣布获得2亿元A轮投资;Today便利店宣布完成3亿元B+轮融资,估值超30亿元……便利店行业已然被推上了新零售的“风口”。
规模化快车道
显然,“最后五百米便利性消费被普遍激活。”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说。
按照日本和中国台湾的经验,当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便利店将进入快速成长期,鲜食商品的销售占比会快速上升。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时,行业竞争加剧。2017年中国人均GDP已超8800美元,便利店行业的发展正步入快车道。
在杨波看来,便利店的市场才刚刚开始,未来有巨大发展潜力。有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如美国平均2000人一个便利店,日本2000多人一个,而在中国,全国便利店数量约10万家,平均14000人一个便利店。考虑到中国农民人口等因素,也应至少达到五六千人一个便利店,市场空间很大。
便利蜂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国便利店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有较大提升空间。数量上看,即使是北京,平均1万人也才有一家便利店。从质量上看,日本的三大便利店单店日销额折合人民币在三四万元,而中国便利店这个数字平均下来只有5000元左右。且在日韩等国,便利店已成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础设施,而中国便利店的服务水平还暂时做不到。
显然,无论是资本还是便利店企业都意识到,该领域跑马圈地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能够抢占先机而后立稳脚跟的企业,正在定义中国便利店领域新的排行榜。
在郭增利看来,“消费升级大势将推动便利店发展,中国消费基数巨大,将有更大比例被便利店消化。便利店肯定会迎来洗牌,强者恒强,超大规模便利店也有望形成。”
杨波表示,规模化是当下全时的主旋律,也是未来两三年行业的主旋律。全时规模化扩张的基础已经打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未来3-5年,便利店行业的整合、重构一定会成为趋势,恒者恒强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相对于外资便利店,黄江明更看好本土化便利店品牌发展。他认为,本土化便利店既有实体的商品和服务优势,又有中国的互联网技术优势,会领导中国便利店的潮流。日系便利店会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未来居领导地位比较困难。另外,他认为,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便利店行业将迎来洗牌。体验感较差,成本居高不下以及供应链建设和技术实力薄弱的中小便利店可能淘汰出局。
不过,便利店的黄金时代刚刚开始是业界共识。朱丹蓬认为,从产业进程来看,便利店行业至少还有20年的发展前景,不排除在20年中,无人售货、社区店、快递业、物联网的发展会引发便利店行业震荡发展。但整体上,便利店行业至少还有20年的辉煌期。
7-11毛利达到了92.4%(门店毛利为32%),此数据超过华为同期毛利的48.3%,在人均净利方面,7-11数据是125万,超过阿里同期的57万。
便利店行业在中国本身也发生着一系列变化,全国市场发展不平衡,便利店开启多元化经营,品牌对便利店的依赖程度加深等
7-11厦门第一批3家门店陆续开始装修,并官宣12月中旬陆续开业,分别在中华城、中航紫金广场、集美旺角新天地,均已正在围挡施工装修。
日本便利店运营商罗森正在为中国业务探索战略选择,这家总部位于东京的公司已经与顾问进行了商谈,考虑促进中国业务增长的可能性。
体验店楼上的办公区也是人去楼空,更有人爆料说汉口二厂还拖欠部分员工的工资,金额甚至高达数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