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消费已经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 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下称《意见》)20日公布,为促进消费提质升级绘制“蓝图”。
《意见》提到,积极培育和壮大各类消费供给主体,消除所有制歧视,实行包容审慎有效的准入制度,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打破地域分割和市场分割。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加大生活性服务领域有效有序开放力度,逐步放宽放开对外资的限制。建设若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多地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打造若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颇为引人关注。在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对各大城市的经济发展作用日益凸显。目前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和西安、成都、杭州、青岛等强二线城市都在积极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例如,今年4月,上海发布《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加快国际消费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要通过实施首轮三年行动计划,开好局,起好步;未来通过滚动实施若干个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提升消费贡献度、消费创新度、品牌集聚度、时尚引领度、消费满意度,最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城市。
深圳在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规划中,分为线上线下的布局,线下将提升消费空间载体的举措,包括加快实施蔡屋围、东门、人民南片区整体城市更新和项目改造,打造罗湖国际消费中心;线上则打造“互联网+商贸+金融”的跨界经营体。大力引进京东、当当网等知名电商平台,支持本地B2C自营式电商平台扩大市场规模。
在北京,对标国际一线城市,北京的商业供给尚有不足。未来北京要打造国际一流消费城市,要提供高品质服务,重点构造良好营商环境,保证商业服务业健康发展。未来北京要成为繁华而不喧闹、多元兼具特色、品位兼备文化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广州市提出,打造国际消费城市。着力引进全球顶级零售商和国际品牌、国内知名品牌和品牌旗舰店,大力推进时尚消费品零售业发展,逐步完善高端时尚消费产业链条,努力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的集聚地和潮流时尚的重要传播地。
西安市规划,2018年起,力争用3年时间,建成以钟楼国际消费中心为引领,小寨、高新、曲江、经开、西咸、浐灞6个城市商业中心为骨干,三桥商圈、高新路商圈、长乐路商圈、土门商圈、张家堡商圈、西部大道商圈、大明宫商圈等28个区域商圈为支撑,堡子村商圈、鹿苑商圈、千禧商圈等社区便民商圈为辅的商圈发展布局结构。
成都市提出,到2022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层次清晰、功能完善、优质高效、品牌凸显的生活性服务业体系,产业增加值达5000亿元以上,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支出占城乡居民消费支出达到70%以上,发展指数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初步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杭州也提出,要努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推进武林、湖滨等商圈融合发展,重点建设钱江新城、钱江世纪城等国际化商业中心。
哪些城市希望大?
那么什么样的城市最有希望成为国际的消费中心城市?哪些城市离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更近?广东省体改研究会副会长彭澎对第一财经分析,现在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有香港、纽约、巴黎、伦敦、东京、新加坡等地。“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看是不是有较多的国际游客、国际投资者,是不是有很多的国际航线、国际会议、国际会展和外资企业;是不是语言更为丰富。”
彭澎说,在消费方面,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都有一定的免税机制,有很多国际大品牌集聚,开设展示中心。品牌集中度高,价格优惠,品种齐全,购物环境好,包括服务态度、质量都一流。
综合这几个方面来看,彭澎认为,未来我国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要出现在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比如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在华南珠三角地区,香港已是公认的国际消费中心,除了香港,广州作为千年商都和华南门户型城市,产品汇集的程度比较高,机会也比较大。
当然,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一大含义是面向内需市场,吸引境外消费回流。去年12月,根据媒体报道,时任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陈国凯表示,未来三年将打造一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和国家消费中心城市,吸引境外消费回流。
他表示,今后官方将通过试点形式,把一批具备条件的城市打造成立足国内、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国际消费中心。水平达不到国际标准的,可以建设为国家消费中心城市。官方还将发展免税业务,研究进一步完善免税政策,为进出境人员提供更便利的购物选择。同时,鼓励大型电商平台与国际知名品牌合作,引进国外优质商品和服务,满足中高端消费需求。
也就是说,中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正在发展成为最大的消费市场。未来除了香港、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门户型城市外,诸如西安、成都、武汉等城区人口规模大的大区中心城市以及像郑州、杭州、青岛等在内的强二线城市,也有希望打造成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彭澎认为,目前大的跨国公司、国际品牌正盯紧大的区域中心城市,以此为中心,进一步开拓中国消费市场。像西安、成都、郑州等中西部交通枢纽城市,国际航线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客流量不断增加,另一方面国际货运增长也十分迅速。这些城市未来会成为国际商品进入中国的中心和前沿。
以郑州为例,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院长耿明斋教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郑州与卢森堡正积极打造“空中丝绸之路”,目前郑州到欧洲之间的航空货邮量占到郑州机场货邮量的三分之一。随着空中货运的快速增长,郑州正在加快发展成为全球航空货运中心。
今年7月公布的《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战略规划》提出,到2025年,将形成以郑欧、郑美空中货运快线为核心,辐射全球的航空货运网络。货运地面网络通达全国。年货邮吞吐量保障能力300万吨以上,成为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总值最大的空运口岸。到2035年,形成5条以上通达全球主要地区的空中货运大通道,覆盖全球的航空货运服务网络更加完善。年货运吞吐量达到500万吨,机场进出口总值全国领先。
今年8月,西安印发《大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18—2021年)》提出,提出未来大西安将以打造“一带一路”国际物流枢纽和建设国家现代物流创新发展示范城市为核心,将大西安打造成为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辐射亚欧非的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到2021年,大西安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地位得以确立。
贵阳花溪区出台推进文旅业高质量发展十项措施,将打造潮酷消费“新玩法”等;健全夜间消费链条,培育落日集市、深夜食堂、夜间文娱等业态。
黑龙江新发60条政策措施,新建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冰雪产业项目,最高可获500万元奖励;新建冰雪主题乐园、冰雪小镇等,可获100万元奖励。
青岛城阳区公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23-2035年)》,更新对象包括老旧商业街区等4类,划定9大城市更新片区及71个城市更新单元。
关键词:青岛城市更新城阳区城市更新专项规划 2024年05月09日
广州发布餐饮业高质量发展规划,计划至2035年,打造与纽约、东京、巴黎等世界标杆餐饮城市齐名的,引领全球美食风尚的卓越世界美食之都。
北京提出18条措施促进多元消费业态融合高质量发展,包括力争培育10个以上多元消费融合新项目,推出10个以上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商圈...
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政策环境;推动债券和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市场高质量发展…
上海推“首发经济”新政策,对亚洲及以上级别首店予以100万元性奖励,“首发上海”活动期间开设的亚洲及以上级别首店,予以120万元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