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行业迎来地方政府重磅政策的支持。
10月18日,北京市商务委等7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19条新措施。要求居住项目规划按每千人10到20平方米预留便利店业态空间,新开店最高补助500万元。公告中表示,北京市将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全市连锁便利店门店数量达到6000家以上,每个社区原则上配备2个连锁便利店,实现城市社区全覆盖。
北京地区人口密集、小区众多,然而便利店的数量却远远不够。对比上海5000多家便利店,有媒体统计,2017年北京便利店的数量仅有1500家左右。
根据新发布的19条措施,北京市将利用疏解整治腾退出的空间资源,引进连锁品牌便利店经营。社区有一些此前规划其他用途的空间,如原锅炉房、煤场、煤气站、奶站等,今后也可设置便利店等便民服务设施。
便利店早在去年就成为资本市场上炙手可热的项目,迎来了众多资本和玩家。
根据《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2017年便利店行业增速达到23%,市场超过10万家门店,GMV达1900亿元,开店数量及同店销售双双增长。仅就北京地区来说,目前已有便利蜂、全时、7-ELEVEN、罗森、物美等玩家,其中全时便利店的门店数已经超过400家,7-ELEVEN的门店数也已超过200家。
腾讯、阿里、京东等巨头都在加码布局便利店生意。去年4月,京东就宣布“百万京东便利店计划”,表示要在未来五年内在全国开设100万家京东便利店。前不久还有消息称,京东便利店挖角7-ELEVEN管理层员工。
苏宁零售集团副总裁卞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苏宁小店2018年要在北京开设500家门店,拿下北京这个重城,成为北京市场最大的便利店企业。
腾讯虽没有自己的品牌便利店,却在扶持自己的便利店“代理人”。此前腾讯和高瓴资本大笔投资便利蜂,后者估值16亿美元。腾讯与高瓴分别持股8%,双方投资金额达到2.56亿美金。
但想要做好便利店并不容易。
首先,便利店是一个典型的规模效应在起作用的行业。要涉及供应链、采购等成本,只有快速扩展抢占足够的市场份额才能分摊成本。便利店还是个对地段要求较高的行业,且目前商铺租金普遍高企。作为一个典型的重资产行业,投入多,回报时间长。此前邻家便利大面积倒闭已经将这一问题暴露出来。
然而,便利店具有高频的消费场景,供需存在较大缺口。在官方政策加持之下,北京便利店市场或许迎来大爆发。
4月28日,济南洪楼广场店、宽厚里店、海信龙奥店三家7-ELEVEn便利店齐开业,预示着7-ELEVEn正式在济南开始扩张之路。
2017年便利店的春风吹起,地方诸侯们开始跨区域扩张,以便利蜂、邻几为代表的互联网新贵相继获得大额融资,本土便利店开始围剿7-ELEVEn们。
12月25日,7-11联合博客来在台推出全新店型“Big7”,总面积约130㎡,集咖啡、阅读、糖果、美妆、烘焙与超商六大业种为一体。
24小时,365天,来来去去的人,不断更新的货物,使便利店成了一座流动的都市人博物馆。收银机的滴答作响,见证的是都市生活的琐碎与悲喜。
北京提出18条措施促进多元消费业态融合高质量发展,包括力争培育10个以上多元消费融合新项目,推出10个以上商文旅体融合发展示范商圈...
北京通过中央财政资金推进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并列出了五大支持方向,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或项目,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金额不超过1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