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是没钱
从1月20日首店在北京市丰台区六里桥亮相,到11月12日被爆出暂停营业,新零售网红企业地球港在不到11个月的时间里,体验了一把坐过山车的感觉。
“其实11月12日我们还是在正常营业的。供应商缺货现象是有的,因为人家也要及时止损,我们能理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球港员工告诉《灵兽》,但从今天起,全国5家店会停业一段时间,“未来如何,我们也无法预测。”
再往上追溯,则是因为地球港的母公司复华集团——地球港的财务并不独立,“财务统一由集团管理,工资也由集团发放,但从8月份开始就连工资都不给拨了。”上述人士告诉《灵兽》,因为业务关系,他还自垫了不少费用,现在也报销不了。
“包括基层员工在内,很多人都认为是我们把钱拿走了事实上,地球港的团队从来没有财务权。所有的费用都要报复华集团批准。”他说,就连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地球港估值 10亿、融资4000万元,他们也不清楚到底融资额是多少,新龙脉资本的投资资金是否打入了地球港的账户,这些钱最终流向了哪里,“我们连见都没见过这笔钱。”
《灵兽》也了解到,上周四和周五,部分地球港员工在复华集团要求发放地球港所欠工资。按照另一位已经离职的地球港员工的说法,复华集团对一小部分员工承诺,11月内解决8月份的工资,“12月份解决所有问题”。
不过,也有员工说,对复华集团的一切承诺,他都觉得不可信。
2、未果的自救
目前地球港的团队在和集团沟通,目的有两个:一是希望集团给员工一个说法;二是给供应商一个解决方案。
但上述地球港员工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复华集团的态度似乎“很操蛋”,让人很寒心,比如只给北京门店的员工承诺在一定时间内解决工资问题,青岛和大连门店的员工就不管,“谁去闹就安抚一下,其他员工就不管了吗?”
地球港目前的5家门店分别位于北京(2家)、青岛(2家)、大连(1家),按照原计划,今年将在全国开出20-30家店。但这一切都因为资金问题嘎然而止。
“我们在全国的门店储备其实是没有问题的。甚至与物业方谈判时,同竞争对手PK,地球港也有优势。”知情人士对《灵兽》透露,如果复华集团在资金上不出问题,这个计划是可以实现的。
这个说法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灵兽》在大众点评上也查到,除了六里桥和酒仙桥店,地球港望京新世界和三里屯这两家尚未开业的门店也赫然在列——不过现在看来,开业已经无望了。
这位知情人士表示,地球港团队仍然没有放弃盘活业务的努力,但另一方面也在考虑和接洽业务转让等问题。
实际上,在8月复华集团在资金支持上出现问题后,地球港团队也曾开展过“自救”行动。
“从有资金压力到团队内部决定启动融资,感觉很突然。”一位曾参与过地球港战略融资但已经离职的人士告诉《灵兽》,此前运营资金基本正常。但今年各种投资机构的形势也并不好,而且9月中旬才开始正式启内融资自救,2个多月的时间远远不够,因为对于一个这样的项目来说,无论是什么样的机构都需要有一个决策流程,“如果能够正常运转到年底,地球港的融资是有希望的。”他说,换句话说,倘若4、5月份复华集团就让地球港“自生自灭”的话,地球港应该也更有机会来完成融资自救。
只是,现实没有如果。
他还表示,地球港的坪效其实在业内属于中上水平,大约在4万左右,而业内大卖场一般在1.5-2万之间。线上销售的占比也达到了30%。对于一个新品牌和新业态来说,很多门店在培育期,经过调整打磨后,还是有发展前景的。
但是,“复华可能从来就没有真心想做好零售业务。”他说,一是没有实力,二是想用玩金融的方式做零售,零售业不符合金融的短投入、高杠杆、高回报套路,这根本不是一个概念。
3、入市须谨慎
的确,对于一个全新的零售业态,培育期本身就是一个不短的过程。而地球港的培育期,因为投入成本的关系,则可能会更长一些。青岛未来广场店开业时,地球港CEO韩吉韬曾告诉《灵兽》,地球港门店的投资回报周期大约为36~48个月。
《灵兽》在此前的文章中也曾指出,地球港的投入的确不菲,青岛未来广场店平均每平米成本在7000元,日销在50万左右;而北京六里桥店的成本更是将近万元/平米,如此高的投入,对未来的盈利预期必然会构成较大压力。
地球港的模式尚未经市场验证。但要说其在实体零售以及线上线下融合上一点创新没有,也是不客观的,其自行打造出的泛科技以“未来星球”的IP系列以及餐饮、亲子系列品牌,确实有其可取之处。也是目前国内少有的实体零售业态中具备较强的IP意识的企业——这一点尤其值得传统零售企业借鉴。
《灵兽》也不止一次强调,尽管依托生鲜爆品、超市+餐饮、黑科技、网红商品等方式,一些新零售企业或门店在全国各地竞相扩张,但截至目前,尚没有任何一家可以说自身模式已经成熟并具备持续盈利的能力,对缺乏好爸爸和强资本的大部分区域中小零售企业而言,这样的重模式是不可追随的。这些新物种未来的前景究竟如何也尚存变数。或许,只有时间能够给出最好的答案。
不过今天,《灵兽》要说的是,无论模式有多好,如果没有资金的强势支持,时间能给出什么样的答案,市场已经做了回答。
4、“爸爸”的困境
据复华官网显示,复华控股是集多元产业、金融、投资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控股集团。现已发展成为涵盖地产、金融、投资、文化、旅游、健康、酒店、商业等领域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业务版图从中国逐步发展到全球布局,截止2017年,总资产规模逾千亿元,企业员工约10000余人。
按官网的介绍,复华的战略是通过全球化系统布局,各业务板块与复华集团采用母子公司组织架构,形成颇具协同规模效应的“战略投资”和“财务投资”两大业务。以持续打造和优化自身的资产组合,建设多元融合的平台型国际化控股集团——这是典型的金融路线的玩法。
多少企业,成也金融,败也金融。
公众号《小债》曾在一周前发文称,复华控股集团旗下海象理财已延期近3个月,爆发严重兑付危机。而从今年8月开始,陆续曝出复华多家下属公司出现大规模欠薪、裁员、关店、停工和兑付风波,有企业裁员率在90%以上,整个集团全面欠薪。复华系千亿资产帝国资金链危机早已出现端倪,旗下业务大厦已全面崩塌。
这篇文章中还指出,种种迹象及事实表明,海象理财为复华系一份子,其从投资人募资到的资金主要(占比28%名列第一)投向了复华控股旗下资产,也就是自融。
事实上,自8月以来,也不断有网友在《灵兽》后台爆料称自己是海象理财的受害人,自己购买的理财逾期不给兑付。海象理财自己也承认,2018年以来,受市场环境紧张、投资人信心下降等影响,和众多业内平台一样,海象的正常运营也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海象理财共有7万多投资者,近40亿元存量,挤兑15亿左右。根据其其自身提供的信息,从8月初截至今天,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海象累积完成还款合计10.53亿。并表示将从2019年1月20日开始,对理财用户分24期完成还款。
3天前,海象理财在公众号发出“海象理财兜底方承诺函 ”,复华旅游将对平台全部借款人的债务向平台全部出借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并做出兜底承诺。
据称,复华系掌舵者王新低调而神秘,相传,王新是内蒙古人,早年靠卖饮水机起家,后入股北京全时便利店,同时期进入私募领域(瀚亚资本)并得以财富积累。尽管涉足金融、实业、新消费、地产等多个综合领域,王新的愿景还是要做金融,力争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化金融控股集团。
但是很显然,目前在资金和业务上焦头烂额的复华集团,估计已经很难再有更多的业务,顾及其商业板块下小小的地球港业务了。但是,“被欠好几个月的薪水,谁都有生活压力,兄弟姐妹都都不容易。”上述地球港离职员工说,他们又该怎么办呢?
很显然,对于地球港来说,复华集团并没有当一个“好爸爸”,甚至可以说,连一个称职的“爸爸”都谈不上。
虽然地球港门店已经关店,但很多后续问题并没有解决,包括员工的欠薪以及被拖欠的供应商货款等。另悉,被欠薪的还有复华的文旅和文商等。
赢商网特别盘点2018年度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商业地产热点事件,不难看出,2018年,山东商业的主要形态为有来有往,此消彼长。
本周山东的商业地产绝对称得上是地荡起伏,上班第一天,山东最开始引进的新零售地球杠宣布全部停业,其震动已经波及到了刚刚开业的大连。
地球港停业消息的热度尚未散去,复华旗下零售板块又再现波澜。有消息称,北京知名便利店品牌——全时或将部分股权出售给苏宁易购。
根据业务调整,北京盒马X会员建国路店将于2024年5月30日起停止线上APP下单,2024年5月31日起停止线下门店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