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购物与中国经济发展会议纪要

赢商网   2019-12-24 14:06
核心提示:“双11”购物与中国经济发展会议纪要

  日前由中国流通三十人论坛(G30)、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消费研究院主办,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流通研究院承办的“论道流通”主题沙龙(第十二期)及商业发展论坛(第6次)在京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专家有黄海、高铁生、傅龙成、马龙龙、刘普合、王成荣、柴小青、高以道、陈立平、赖阳、卢薇。会上11位专家就“双11”购物与中国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与分析。

  1.“双11”作为中国的年度购物节,其社会关注度及影响力不断增强,为了更加客观全面的从多视角评价“双11”购物现象,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和中国流通三十人论坛(G30)对本次会议高度重视,特邀11位专家进行深入的讨论分析,旨在促进电商网络购物的良性健康发展。

  2.今年的“双11”购物出现以下三点积极现象:一是由一极化逐渐向多极化转变,阿里巴巴依然占据着最大的市场份额,但是京东、拼多多、苏宁易购的崛起也是不容忽视的;二是市场结构和消费行为出现了新变化,外国的品牌商和消费者积极参与到“双11”活动当中,有利地推动了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发展;三是消费更加趋于理性,利用线上和线下价格对比,集中购买摊平消费等方式参与“双11”活动的消费者越来越多。

  3.从传统商品的“双11”到汽车、住房拍卖、旅游消费产品、服务消费产品的“双11”,可见电商的介入深度在不断加深。

  4.“双11”购物从有利方面来讲,一是让消费者和品牌商逐渐了解和习惯电商;二是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消费氛围;三是改善了11月份固有的销售低谷情况;四是刺激了消费,销售额屡创新高;五是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促进服务型消费的增长。

  5.“双11”购物从不利方面来看,一是长期存在的刷单问题严重破坏了商业的生态环境;二是愈演愈烈的价格欺诈问题严重影响了商业诚信体系建设;三是大量存在的假冒伪劣产品严重阻碍了我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6.对待“双11”购物等新事物、新业态首先要有包容的心理,辩证地去看待它的发展历程。既要充分肯定其存在的价值,又要对“双11”出现的问题勇于承认,认真分析,找出方法进行解决。

  7.要从宏观角度对“双11”购物现象进行分析,利用经济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多学科方法综合分析其利弊得失。

  8.要清楚的认识到“双11”购物作为企业行为的本质特征,这是在中国人口增长,经济高速发展的特定时期出现的现象。

  9.要看到“双11”购物对人们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一方面网络购物降低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不利于家庭式消费的增长;另一方面过度使用手机,不利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

  10.要引导消费者形成一种健康理性的消费习惯。从全年来看,“双11”购物对于整体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贡献并不突出,一定程度上说明“双11”的销售额并不是新增产生,而是消费者在其他月份的透支消费或积累消费。

  11.对待“双11”购物现象需要冷静思考,不能进行过分政治化的解读。既要对“双11”这种促销行为予以支持,又要对其作用有一个适度范围内的估计。

   12.对于网红带货等新的营销模式要用平常心对待,尤其要对利用销售数据进行线上线下比较,对以此来否定、抹杀实体商业的行为保持高度警惕。

  13.要充分认识到网络购物商品价格优势的变化。虽然大部分商品现在仍有一定的价格优势,这主要是因为忽略了应该计入电商和网络流通业态的成本。总体来看,部分商品的价格优势呈下降趋势,这与电商获客、运营等成本的增加紧密相关。

   14.对快递员的社保缴费问题应该予以高度关注。企业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通过单位缴纳、增加劳动报酬等方式保障快递员的权益,减轻其后顾之忧和可能产生的社会动荡。

  15.要重视“双11”购物产生的垃圾问题,倡导绿色消费。快递包裹的过度包装和过度使用一是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二是污染了生态环境;三是造成了消费者社会责任感的消磨。

  16.有关部门要对“假冒伪劣”这一问题始终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假冒伪劣产品的监管力度,维护好营商秩序。

  17.要注重法商管理概念的运用,将法学的公平正义和商学的效率效益相融合来解决电商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8.加强系统化的顶层设计,进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电子商务的法律,实现线上线下对消费者权益的有效保护。

  19.网络经济的发展要重视提高服务品质,不能以牺牲品质服务为代价来实现短暂发展。

  20.进一步做好便利店承担寄存快递的工作。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客流量及部分营业收入。

  21.“双11”购物与十一黄金周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是一种爆发式的消费。对于今后是否应该形成一种均衡消费和均衡生产,以此来减少过度拥挤或者过度空置有待深入研究。

  22.要关注到很多商业模式的创新不是基于效益带来的收益,而是资本驱动导致的。

  23.要认识到“双11”购物为消费者带来消费剩余的同时,也加大了消费者的消费成本。

  24.有关部门要注重城市物流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要注重基础设施的完善,另一方面也要引导企业投资建设快递站。

  25.物流机器人、前置仓技术大大提高物流效率,但作为投资的风口出现盲目投资、严重重复建设的问题。政府要推动建立协调利益共享机制,争取统一标准化数字接口,提高资源的共享率。

  26.要发挥电子商务中心在大数据检测方面的强大优势。通过进行11月1日-11日全网电商平台的检测,共检测到8700亿条数据,增长率达到20.7%,为形成一个线上线下完整的监测体系提供了客观依据。

  27.电商通过平台化整合资源,为消费者带来了零距离,零时差,零渠道的购物体验,一方面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获得了价格优势;另一方面电商消费的便利性也带来消费规模扩大。

  28.要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特别要关注如何降低知识产权的维权成本。

  29.政府要推动建立独立设计师的孵化机制,给与独立设计师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30.“双11”购物要注意到消费分层的情况。不同收入阶层对消费结构、消费品质的要求有明显的差别。

  31.“双11”购物中形成的“盲盒消费热点”应该引起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追求稀缺和悬念的消费心理,体验式的精神满足类消费可能在未来具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32.要对电商的价格战保持警惕。“双11”的平台竞争是平台地位的竞争,依靠补贴进行的价格战属于不正当竞争,消耗社会资本,遏制产业创新。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健康合理的竞争机制,营造一个良好的产业运行环境。

  33.“双11”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制造业的生存空间,刺激了低端制造,容易将中国制造、中国消费和中国流通严格限制在低价循环当中。

  34.对待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要辩证看待。一方面我国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兵器工业、高铁制造的发展一再刷新记录。另一方面科技和以科技为核心的制造业仍有待提升,中国品牌还未实现真正发展,缺乏一定的龙头产业、拳头产业。

  35.制造业是国之重器,是压船的石头。对待制造业的发展一定要利用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优势与不足。

  36.在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建设运营上要注重提高科技产品的转化率。

  37.坚持“弘扬工匠精神,振兴国货品牌”的理念,着眼于本土消费品制造业,注重培育现代工业化国家的工匠人。在中国商业经济学会指导下成立的新匠人新国货促进会,现已开展各项活动,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38. 要引导制造业跳出价格竞争,转型到设计与创意竞争、品牌竞争。加强自有品牌的创新,注重培育强势品牌,尤其是国际知名品牌,走品牌经济发展之路。

  39.要看到总部布局对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影响。我国传统制造业总部分布在江浙沿海地区,且以小作坊居多,不具备大量引进人才的条件。

  40.零售业的发展必须要拥抱数字经济,注重发挥数字化转型的作用,通过大数据了解挖掘消费者自身的需求,从而为生产者提供适配信息,以此来促进消费终端和生产端降低成本,推动消费的增长。

  41.要注意到我国零售业的发展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根据国情可以适当借鉴,但不能照搬照抄。

  42.要充分认识到经济发展必然会伴随着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适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3.商业品牌建设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要从注重产品的客观质量转变到注重产品的感知质量和品牌体验,从注重短期利益转变到注重长远利益,从注重竞争转变到注重合作,从一次性创新转变到持续创新。

  44.消费总规模既定的情况下电商消费规模的扩大必然会导致实体消费总额的下降。

  45.要充分认识到电商的发展离不开整个时代进步,必须考虑要把实体店和电商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比较。

  46.实体经济面对网络经济的冲击,也要躬身自省,从自身找原因,探究生存能力的强弱问题。

  47.商业的本质在于体验,实体经济的发展要在“体验”方面下功夫,以此来应对网络经济的冲击。

  48.要认识到消费模式是在不断更新发展的,实体商业要思考如何改进原有的商业模式来实现自身的转变与发展。

  49.实体零售业的发展可以适当借鉴自营模式,依靠服务和品质实现自身的发展。

  50.实体百货店要从实际出发,不能盲目的进行所谓的改造升级。其升级改造应该注重提供配套服务,或建设社区服务中心,要防止新一轮的一哄而上。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