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面前 超市零售企业呼吁消费者理性购买、不必抢购囤菜

零售老板参考 万德乾   2020-02-01 09:33
核心提示:超市里的绿叶菜出现超量购买和囤货问题,已是全国性问题!盒马、大润发、联华等企业呼吁消费者理性购买,生鲜一直足量供应,无须超量购买。

  核心导读

  •全国各地实体超市面临蔬菜短期缺货问题;

  •各地加大生鲜供应量,蔬菜缺货原因费解;

  •囤菜抢购背后,人们有理性的非理性考虑。

  相信无数人已经看到了,新冠病毒疫情爆发至今,各地几乎都出现了空城现象。人员车辆净空,街头商店紧闭。唯独那些连锁药店和品牌超市,一直坚挺着开门营业。

  春节期间走在大街上,坚持开门营业的零售门店,是这个寒冬里“战疫情”的重要正能量之一。

  零售业成为这场席卷全国疫情的社会保障和商业基础设施。北京市1月31日发布的上班通知,也是将超市卖场、水电煤、通讯、交通、药品防控等并列一起,称作城市必要行业。零售业在这次疫情期间,尤其是所有不利条件都汇集一起的情况下,这个行业在当前还能保持全员的正常营业和物质供给,实属不易。

  一是,正值春节期间,各行业人员原本就是返乡停工的档期;二是,疫情造成的全社会紧张,又让零售业这个提供基本生活品的行业,几乎承担了当前社会生活物质供应的唯一任务;三是,绝大多数品牌零售企业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决定了当前经营成本上涨的时候,依然要自觉保持“不涨价、稳供货”的社会责任意识。

  不过,以上这些不利条件,可能都比不上这几天一个更突出问题的困扰:超市里清洁消毒用品和生鲜食品,尤其是绿叶菜生鲜,存在大量的超量购买和囤货问题。

图为网传的一张超市倡议不囤菜的店内宣传单

  全国都缺蔬菜

  超市里的绿叶菜出现超量购买和囤货问题,已经是全国性问题了。《零售老板内参》通过所有可获取的信息渠道得知,全国各大城市,尤其是人口基数和经济体量靠前的大城市,超市生鲜抢购缺货现象突出。

  正月初三(1月27日)开始,不少人在个人微信朋友圈、群聊和微博等社交媒体里,反应在北京、上海等地的超市,很难买到绿叶类蔬菜。

  很快,包括盒马、大润发(需求面积:20000-22000平方米)、联华等实体零售企业,公开呼吁消费者理性购买,生鲜一直足量供应,无须超量购买。

  大润发在此次疫情核心区的武汉门店,截止正月初六(1月30日)下午,依然还有生鲜供不应求的情况。正月初六下午15点,《零售老板内参》在大润发武汉门店里看到,整个卖场其他品类区域基本空无一人,唯独生鲜货架区还保持着正常的客流。但是绿叶菜货架缺货问题,非常突出。武汉本地的菜苔、豆角、油麦菜、韭菜、芹菜、上海青等蔬菜,仅剩几颗剩余。而这,已经是当天多次补货的结果。其他包括瓜果、肉品、水产、冷链食品等品类,都不存在缺货情况。

图为大润发武汉门店出现绿叶蔬菜抢购情况(摄于1月30日下午)

  不远处的一个武汉中百仓储食品超市里,依然如此。整个不足4000平米的卖场里,只有生鲜区还是保持着节日客流的气氛。但是绿叶菜的供给,仅有小油菜,小白菜。其他包括荷兰豆、花菜、萝卜、土豆、青椒、玉米在内的蔬菜瓜果,均有大量足量供应。

图为武汉中百仓储食品超市内生鲜货架情况(摄于1月30日下午)

  拥有武汉地区社区超市最多门店的中百超市里面,绿叶类蔬菜缺货的情况更为突出。地处二环路边的一个中百超市,仅剩两颗芹菜和上面的价签,提醒着这个货架是卖绿叶菜的。

图为武汉中百社区超市店内绿叶类生鲜请购情况(摄于1月30日下午)

  浙江是此次疫情发生确诊病例,仅次于湖北排在全国第二的省份。但是绍兴市的情况,属于浙江疫情中间偏下的地区。作为绍兴下辖的新昌县城,这里和全国所有地方一样,也实行着不串门、不聚会的足不出户防疫隔离措施。

  浙江新昌的样本案例,可以作为中国县域疫情应对的一个标准样本去看。《零售老板内参》在新昌县内走访了解到,县里有两个商贸中心,大卖场业态配置是沃尔玛和世纪联华。两个商场都是新城市中心,超市开张的时间分别是2年多和3年多,已经经历了第三、四个春节。

  沃尔玛新昌县的门店货源,主要来自于杭州和嘉兴两个大仓,目前库存充足。除了少数生鲜蔬菜类的商品,要从其他地方调货,可能存在运输不畅的情况,整体来说是可以保障物资的。

  正月初五,我们看到沃尔玛门店内的乳制品、副食品供应充足。不过,卖场管理人员介绍,这些零副食品消费高峰期是在年前,过年期间超市供应的基本上是民生用品:油、米、菜、肉。这些必需品目前还是担心供不过来,并不怕卖不出去。

图为福建移动倡议居民不囤菜的短信,都发到隔壁浙江苍南的手机用户

  今年的销量从目前情况预估,销售额还会有所上涨。据沃尔玛新昌门店负责人介绍,前几天新昌县城里出现了哄抢大米的情况,沃尔玛都采取了限购措施,每人仅限6袋。

  沃尔玛在新昌县的此前春节运营情况,是从节前一直到初一、初二期间,都是关不上门的情况,现在人明显减少了很多。不过,人变少了,购物车却变大了。几乎每个顾客来超市,就会买一大车出去,减少出门次数。囤货抢购情况,依然发生在这个小县城里。

  世纪联华蔬菜货架更大,可供应的绿叶类蔬菜更多,整体客流情况和生鲜库存也更好一些。当然,和当前全国其他超市一样,生鲜区永远都是客流相对最多的场内区域。

图为浙江新昌沃尔玛店内蔬菜货架情况(摄于1月30日中午)

  就在《零售老板内参》走访沃尔玛期间,一个饿了么外卖小哥来超市代买取货。现场打电话给顾客沟通具体要买什么,然后把商品价格跟顾客说,接单范围是三公里内。该外卖人员表示其实他本人也不愿意接单,一单也就一二十块钱,不仅要现场电话沟通,还很浪费时间。两家大卖场目前都跟美团和饿了么有合作,自营线上渠道没有铺开。

  浙江新昌这个县城的情况,总体来说两个大卖场品牌的库存,还是按照前两年春节销售情况做了适当的增加。目前整体囤货情况可控。

图为浙江新昌世纪联华店内蔬菜货架情况(摄于1月30日中午)

  地处大西北腹地的甘肃省,本次疫情情况相对轻微,确诊病例数位列全国各省区市的中后位置。不过,抢购囤货生鲜蔬菜的情况,在省会兰州的情况,只多不少。

图为甘肃兰州华润万家店内蔬菜货架情况(摄于1月29日下午)

  当地的大润发、麦德龙、华润万家、华联超市,蔬菜类生鲜的供应情况依然严重。其中、大润发和麦德龙的生鲜区,除了水果之外,生鲜整个抢购情况非常突出。华润万家、华联超市生鲜供应情况还算正常。特别突出的是,四家品牌实体门店里的消毒液售卖,缺货问题最为严峻。

图为甘肃兰州华联超市店内蔬菜货架情况(摄于1月29日下午)

  阿里对接全国各大实体零售即配服务的淘鲜达平台,目前平台上包括大润发、新华都、绿地优选、卜蜂莲花、邯郸阳光、合肥红府、香江百货、中百仓储、欢乐爱家等20余家零售品牌表示,对于米面粮油、生鲜蔬菜、民生用品等,正全力增加采购保障民生商品供应,同时也保证民生商品不会提价。但是,所有超市也共同呼吁,希望消费者理性购物,不必囤货。

  正月初三开始,陕西西安就发布了58个新增蔬菜供应点,正月初四开始陆续每天投放1200吨储备菜。同一天的上海,开始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反映,上海各大超市里,出现了生鲜蔬菜囤货现象。来自上海生鲜供应链专委会信息显示,上海市商务委已通过多种渠道去加倍备货,联络到了新供应商加大备货;在采购部门驻守在江浙周边、山东等全国各大农业基地、批发市场,加大采购。

  上海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生鲜供给和消费超发达的城市,也是线上到家买菜创新最典型的城市。叮咚买菜作为上海目前排名靠前的线上买菜平台,春节期间成立了专门的应急小组,全面加强商品供应。春节7天期间,上海地区的下单量将突破400万单,其中用户需求最为旺盛的就是蔬菜,大大超出以往日常运营数据。

  作为叮咚买菜上海地区的肉禽蛋、活鱼活虾、乳制品方面的核心供应商之一,上海光明集团旗下上海农场正在推动企业加班、加大供应。

  而盒马的上海King88门店,整个春节期间,门店员工一天要平均对绿叶类生鲜补货8次以上,才能尽量让货架显得充满。现在盒马已经调动上海周边20多个生鲜基地,为了充分保障人力,一些直采基地也给假日期间返工的人手,实施双倍工资的补贴。

图为盒马上海店内抢购蔬菜生鲜的情况

  联华超市在春节期间的上海门店,整个生鲜投放量超过去年春节同期5倍。上海农工商超市在春节期间,每天仅在蔬菜水果方面的投放量,就超过了200吨。家乐福上海地区门店,明天蔬菜类的生鲜投放量,也达到60吨左右。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以上所涉及的所有企业,生鲜零售价格都尽量保持日常平均物价。

  为了平抑生鲜的物价,高鑫零售(大润发+欧尚)CEO黄明端,甚至告诉内部人员,所有为了平抑物价造成门店亏损的数额,他本人自掏腰包为大家补亏。

  囤菜的反常原因

  正月初四(1月28日),盒马官方微博发出倡议,表示盒马所有门店菜品供应充足,不必大量囤货。盒马特别提到,从当日开始,盒马北京地区、南京地区门店蔬菜供应量为平时3倍;成都盒马门店蔬菜供应量是平时3倍;广深两地盒马门店叶菜类供应量更是平时10倍。昆明、重庆、上海地区的门店,蔬菜都是按照20吨、40吨、80吨的单日供应量上货。即便如此,门店日常每天上货都是按照7-8次的频次,但是蔬菜的短时缺货现象还是存在。抢购囤货蔬菜,就是唯一原因。

  正月初三开始,上海西郊国际、上海农产品批发市场、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肉品和蔬菜批发量,都有明显环比上升情况。

  大润发门店蔬菜平时日均采购量为40吨左右,为了保障疫情时期的社会供应,近期日采购量已达100吨以上。正月初五(1月29日),大润发门店采购蔬菜达140多吨。据大润发统计,为了保障持续供应,门店商品采购量已达去年同期4-5倍。

  1月27日、28日,湖北10家大润发采购了近40吨蔬菜,武汉2家大润发门店就销售了10吨蔬菜。1月28日,福建新华都超市包装蔬菜到货7万份,600吨散装蔬菜配送至各店,是日常到货量的3倍多;1月29日,水产、肉品、蔬菜继续加大采购规模,预计采购总量超平时3.5倍。

  综合以上所有信息,我们会发现一个发生在全国所有品牌连锁门店的共同现象:正月初三(1月27日)开始,所有零售企业门店的蔬菜商品,即便在超出以往3倍以上供应量情况下,还是存在短期缺货情况。

  这是违反日常规律的反常现象。

  我们知道,没人发现也没人认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会造成人的饭量突然变大,怎么突然有那么多人短期内大规模囤货抢购蔬菜?而蔬菜这种普通生鲜品,并不是什么高档或稀缺食品,况且还是生鲜中最不易储存的易损类生鲜。为了强调蔬菜的高敏感保质期,盒马在2017年就曾打出日日鲜的蔬菜不隔夜自有品牌。大家囤积蔬菜的动机是什么?

  再说,虽然疫情情况相对严重,各地采取交通管制措施。但是全国各级政府对于保障民生日常必需的生鲜购买,从一开始就是和医药品一样,采取最优先级的绿色通道供应。也就是说,生鲜蔬菜从疫情发生到现在:上游端的生鲜供给、中间的物流流通、下游的零售渠道,均没有任何中断减少的危机。况且零售企业在人工和物流成本上涨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平价供应。蔬菜缺货情况,纯属发生在末端购买的抢购囤货情况。

  现在,全国各地居民,最缺的两个民生品,可能就是口罩和蔬菜了。口罩缺货好理解,口罩平时并非人人都需要的东西,现在突然人人需要,而且出于健康担忧,一天还要多次更换,工厂春节期间临时找人加班加点制作也来不及。蔬菜每天都吃,各大渠道保障供应,每个人饭量又没变大,为什么全国人民好像商量好似的,都在囤货呢?

  答案,可能是一种“理性”的非理性行为,在影响着所有人的判断。

  第一,从使用频次来看,绿叶类蔬菜确实很高。绿叶类蔬菜人们的日常饮食烹饪里,属于大量频繁使用的生鲜食材。中餐烹饪里任何菜肴,基本没有不放绿色配菜的做法。尤其在疫情期间,大家会认为,多吃蔬菜,有助于补充维生素,提升机体免疫力,以抗病毒感染。刚才说囤货是理性行为,恰恰来自人们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判断。

  第二,从购买频次来看,如上所述蔬菜的短保质期,导致蔬菜平时也是每天都要购买的食材。其他肉品冰鲜冷藏、水产在家活养、瓜果鸡蛋均可常温存放,对比蔬菜都有更多的保质期。唯独蔬菜的高度新鲜性,需要每天购买。然而,当前疫情防控还在严峻期,人们出于本能减少出门的考虑,干脆牺牲一下蔬菜的保鲜,将蔬菜当作米面粮油鱼肉蛋一样,采取囤货方式。说囤货是理性行为,同样来自人们根据和当前形势所做的综合判断。

  第三,冬季的低温会让蔬菜相对保质期稍长一些,而春节即便无关疫情,原本也是各大民生供给休假的高峰期,很多菜市场从业者从小年起就陆续返乡过节。很多居民多年来,就有春节期间囤菜的习惯。此次囤菜短期缺货很严重的渠道,恰恰都是平时生鲜供给量并不突出的品牌连锁超市。这些知名零售企业全年无休、保质保量平价供应的经营优势,开始在这个冬天,这个春节,这场疫情面前,发挥着全国最主要的生鲜保障功能。

  理性归理性,但是真的没囤菜的必要。

  正月初四开始,包括武汉在内的全国很多农贸菜市场,开始陆续有业主摆摊营业。相比品牌连锁超市,这些个体生鲜商户的售卖价格,或多或少有些上浮。毕竟,相对大型知名企业,这些个体经营者随行就市的价格浮动频次,更为灵活。

  这更加对比出品牌超市在生鲜售卖方面的价格优势。此次疫情期间,除了极个别的零售品牌企业有虚高涨价情况,绝大多数超市,保持着非常高的社会责任意识。不涨价,稳供货,是可以在这些企业的门店里,看得见的客观事实。

  只是,品牌企业能保证自己不涨价,却不能阻止人们来囤菜。呼吁大家不要囤菜,相信各大超市能持续稳定供应蔬菜,也是大家应该有的共识。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华联超市大润发盒马
本文转载来自:零售老板参考 万德乾,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