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海明控股梁铭:活下去,穿越周期,迎接未来

赢商网浙江站   2020-02-03 20:53
核心提示:疫情之下,需求被压制,一旦出现爆发性消费,作为零售企业是否能够承接?

  创立于1996年的海明控股,是飞鸟和新酒、古木夕羊、mitti等品牌的集团公司,杭派女装的代表之一。

  历经03年非典、05年新品创立和14年渠道发力后,当下在国内28省拥有千余家门店,旗下终端门店、工厂员工、总部员工等加起来3000多人。

  这是国内服饰企业的大体形态。

△梁铭

  01

  历经03年非典,冲击并非想象那么重

  回想2003年非典,创始人梁铭反复自我确认,也并不是那么记忆深刻。在他看来,2003年的杭州疫情并不是那么严重,历史数据显示,2003年,整个浙江省确诊非典人数为4人(数据来源:百度百科),而截止2020年2月2日24时,杭州新型冠状病毒确诊人数便有118人,整个浙江724人,国内人数更是达17205人,远超过非典时期。(数据来源:浙江省卫健委)

  另一方面,政府当时并未出台相关政策,强制要求疫情期间,在家“待业”的企业员工仍将享受劳动合同签订的酬劳,甚至双休日工资加倍的待遇。

  再论企业规模,当时的海明控股整体店铺数量,人员规模也只是小体量。据其回忆,当时加上工厂员工约1000人,门店数量约100家。而这也是当时国内民营企业的写照。2003年,就算是当前遍布大江南北的外婆家、西贝、太平鸟等知名品牌的门店数也是屈指可数。

  规模体量并不大,也让跟梁铭相似的企业家并未像现在这样有强大的压迫感。

  02

  时隔17年,经济环境的变化迫使企业挑战倍增

  17年过去了,当再度爆发疫情,虽然国家在综合实力、医疗条件、管控力度等方面都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经济环境的变化,迫使我国整体经济正承受前所未有之压力。

  恒大研究院团队指出,与2003年相比,当前我国第三产业、消费占比更高,而疫情对服务业消费影响较大。2019年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占比7.1%、39%和53.9%;2019年最终消费支出为经济的贡献率为57.8%。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副院长马晓河也表示,受疫情影响,我国第一季度GDP增速或将“破6”,按季度统计可能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最低的一个季度;一位快时尚品牌透露,由于此次疫情来的突然且正好在除夕前几天,原本一家门店一天可以创下700万营业额,而春节前一天只能做到10万;百丽鞋类事业部与新业务事业部总裁盛放在对员工的公开信中也坦言,2月份的营收预计将会下降80%左右;西贝餐饮董事长贾国龙更是直言,春节前后的一个月损失营收预计7-8亿元,公司即使贷款发工资,可能撑不过三个月……

  “现金流维持三个月,这是普遍企业的现状,”梁铭提到,“目前情况下,开源很难,节流是当下考虑的主要措施。”

  通过高层电话会议,海明控股明确接下来将主要关闭之前半年内的亏损店,同时减少2020年春款订单量并尽快去除该批春款库存,第三是根据优先次序会重新考量非主营业务产品线。对于敏感的人员流动问题,其表示不到万不得已不会采取这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的2019年,对于众多服饰企业,本就是一个寒冬,很多企业创始人向《赢商网》感慨,原本以为再差不会差过2019年,没想到2020年开年就是这个棋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总额为13527亿元,同比微增2.9个百分点;与2018年8%的增幅相比,明显下滑。同时,包括拉夏贝尔、美特斯邦威等国产服装面临巨额亏损,曾红极一时的国际快时尚也遭遇消费升级带来的客流封顶瓶颈。

  03

  结语

  悲观之下也有分化,在梁铭看来,疫情之下,需求被压制,一旦出现爆发性消费,作为零售企业是否能够承接,如何做好提前布局是关键。

  有时候,危机也是促使行业加速升级的契机,如1928年美国金融危机,催生了连锁超市;2003年“非典”时期,诞生了阿里巴巴、京东等一批线上零售…如今,这场疫情中也是“危”中藏“机”,行业或将产生新的机会和变革。

  “活下来肯定是当下重点,而我仍充满信心,近几年的优化调整,让我们有信心继续穿越周期,迎接未来,对于下一步,全渠道、精细化、智能化是继续探索的商业方向。”梁铭谈及。

  改革开放42年,对于众多民营企业家,经历风雨,活着,很多时候是背负责任前行,谁也不愿倒下。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梁铭海明控股新冠肺炎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