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商业人活下去,政府上半年都做了什么?

——赢商网2020年中策划

赢商网   2020-07-09 17:19
核心提示:上半年,政策频发,全国上下一心,尽一切力量重振经济。随着疫情态势由焦灼逐渐过渡到平稳,政策不断调整,更加注重灵活度……

  乘风破浪的商业上半年

  2020年上半年,商业地产行业负重前行,有困难,有动荡,也有创新和变革。没有一场挑战是如期而至的,每一场危机背后都是颠覆与重塑,唯有直面、破题。做最坏的打算,做最好的努力。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赢商网推出“2020年中策划”,此篇为上半年促消费相关的政策盘点。

  

  今年春节前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国的封锁及防控措施导致经济陷入停滞,消费冻结。上半年,政策频发,全国上下一心,尽一切力量重振经济。

  随着疫情态势由焦灼逐渐过渡到平稳,政策不断调整,更加注重灵活度,主旋律由危机应对式逐渐转变至常态式,且不断细化。

  疫情期间,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为当务之急,态势逐渐稳定后,各类扩大内需政策加速落地,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被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总的来看,以财政政策为主导的宏观政策力保市场主体,支持企业、刺激消费、兜底民生,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生存危机。

  时值年中,政策推动下,随着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有序进行,各项经济数据呈现回暖迹象,但从内部结构来看有所分化:利率敏感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高收入人群对应的消费已经率先修复到位;而收入敏感型行业、人群流量型行业、低收入人群对应的消费依然疲弱,限额以下消费和服务业消费基本依然羸弱不足。

  

  从细分行业来看,着眼商业地产,本次疫情虽对行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租金、出租率下降),但政府逆周期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与货币也更趋积极,地方“一城一策”密集接力,同时全球降息潮再起且力度不断加强,低利率环境下优质商业地产价值凸显。

  

   01

   稳就业保民生,想方设法“拯救”中小微企业

  疫情期间,中央及各地政府均陆续出台相关政策稳经济、促发展、稳就业、保民生,以财政政策为主导的宏观政策支持企业、刺激消费,保住市场主体,保障商业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生存危机。

  

  资料来源:中指研究院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政府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减税降费是降成本的重要举措,其中,增值税减税构成了最大部分。面对经济下行压力,2015年以来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着眼于降成本,出台了大量减税降费措施。而今年为了应对疫情的影响,减税降费规模进一步加大。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前期出台六月前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

  从受益行业上来看,增值税缴纳额与净利润的比越高,对增值税率的变化越为敏感。根据中信证券的分层抽样测算结果,增值税降低,石油石化行业最为受益,其次是商贸零售、纺织服装等行业,而食品饮料、餐饮旅游、交通运输也有一定程度受益。

  根据现行税率,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服务征收6%增值税。因疫情免征增值税的政策,对这些行业的复苏起到重要作用。

  从企业上来看,减税降费对不同体量的企业的影响差异较大。

  大、中型企业的经营状况主要由宏观大环境决定,减税降费的效果更多体现为“锦上添花”。

  但对小型企业而言,税率的降低、普惠性税收的减免,有望是“雪中送炭”,成为助推小型企业持续成长的动力。

  

   02

   各地政府各出奇招,“花式”促进消费

  随着国内疫情趋稳,推动实体经济恢复发展为当务之急,各项促进内需、提振消费政策加速落地,3 月13 日,国家发改委等23 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此文件对提振内需、促进消费提出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持,为疫情后经济企稳复苏、消费行业发展投资奠定主基调。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收集

  继国家层面的政策和意见陆续出台后,全国各地政府积极响应中央的促消费、扩容提质的政策,各级政府不断推出促进内需、提振消费的意见和政策,主要举措包括直接发放消费券、旅游券,发放补贴、实施弹性工作制增加居民假日时长等。

  其中,以广州为例,5月9日广州市印发《关于提振消费促进市场繁荣的若干措施》,提出从活跃消费氛围、优化市场供给、创新消费模式、促进消费升级、提升消费载体、壮大企业主体六方面出发,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将疫情对全市经济发展影响降到最低。

  

  资料来源:广州市商务局

 · 发放消费券,鼓励消费者“买买买”

  在各地政府促消费举措中,发放消费券引起市场广泛关注。截至4月23日,全国约有25个省(直辖市)发放消费券,总规模超115亿元。其中,浙江省以46.47亿元位居第一,湖北省以23.68亿元、广东省以9.76亿元位居第二第三。除了以省一级的消费券,还有97个地级市(区)发放了消费券。其中浙江有11个地市发放了消费券,山东则有10个地级市发放,从力度来看,杭州发放消费券的力度最大,共计发放人民币16.8亿元。

  

  总的来看,今年上半年,本轮我国地方政府发放消费券呈现三大特征:

  反应迅速:

  3 月2 日,山东省济南市率先推出2000万元消费券拉动文旅消费,打响本轮消费券的“第一枪”,随后各地纷纷跟进,杭州的16.8亿消费券、温州的18 亿消费券接连成为瞩目焦点,熬夜“抢券”成为全民热点话题。

  主要目标是启动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大量、小额消费:

  已发放的消费券具有面额小、最低限额低、折扣适中、有效期短等特征,大部分为满减折扣形式,且限定使用场景、时间。

  发放过程中兼顾效率和公平:

  覆盖行业和覆盖人群等方面侧重“保企业、保家庭”,旨在扶持对本地民生和就业稳定有重要影响,同时从发放批次和发放方式等方面尽可能做到公平。

  从覆盖行业来看,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的餐饮、旅游业为定向发放的主要行业,这些行业通常重度依赖线下消费、又需要较快的现金周转速度才能维持其正常运行,从定向行业的顺序来看,各地政府发放定向消费券的行业依次是餐饮、文化旅游、超市和百货。

  从发放通道来看,所有平台均采取线上发放的方式,单平台、多平台发放共存,其中,微信和支付宝最受欢迎。不少地方政府与支付宝开展合作发放消费券,以武汉为例,从4月17日起,武汉市通过支付宝等平台发放23亿元消费券,其中5亿元为政府出资,剩余18亿元由平台匹配。

  此外,由于多数消费券发放至餐饮及文旅领域,美团、饿了么、大众点评与携程也成为不少此类消费券唯一的发放渠道。与互联网及电商企业合作线上发放消费券,能够通过用户拉新、培育用户习惯和提升日活等数据,加快企业复工复产。

  部分城市也采用政府官方App、政务网站和应用程序等在内的官方渠道发放消费券。例如南京市民需通过政务APP“我的南京”参与线上登记方可获得消费券摇号资格;海南省于4月20日上线的“消费一码通”程序,成为3000万消费券的发放平台。

  

  消费券政策在经济急速下滑时采用,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增加居民消费,带动供给增加,进而带动收入增加,收入的增加又能反哺消费,形成消费回补的良性循环,带来“乘数效应”。从这方面看,发放消费券相当于财政资金通过消费者的乘数作用后转移给企业,是扩大内需、助推经济复苏,尤其是恢复线下消费的重要一步,这对于受冲击严重的零售、餐饮和娱乐等企业或有一定纾困意义。

 · “硬核”打造夜经济、地摊经济

  要说今年网络热词,当数“地摊经济”。6月1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考察山东烟台时传递最强信号: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一时间,“地摊经济“站上风口。

  与此同时,中央文明办也明确表示,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3月14日成都出台政策,提出允许设置临时摊位、店铺越门经营、大型商场开展占道促销及流动商贩贩卖经营等举措,开启全国“地摊经济”首例,随后各省市也相继接力,为流动商贩经营提供便利条件,"地摊经济"相关政策陆续放开:

  

  一同走红的还有“夜经济”:6月各地陆续大力发展夜经济,叠加“618”购物节的带动,消费需求释放加快,进一步带动内需的回暖。

  其中,广州市于6月份举办了2020羊城夜市夜间消费节,包括天河路商圈、北京路商圈、上下九路商圈等在内的30多个商圈成立夜间消费联盟,多个商场推出夜间活动,不少商家通过延长营业时间、运用消费券、直播、外卖等方式刺激夜间消费。上海也在6月6日启动首届上海夜生活节,围绕“夜购、夜食、夜游、夜娱、夜秀、夜读”等主题推出180余项特色活动。

  地摊经济、夜经济、小店经济,这些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在疫情后期经济恢复阶段,或能持续刺激消费需求、加速消费行业回暖,起到稳就业、增收入的效果:以最先推出政策的成都为例,据新华网从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获得的数据,自3月出台政策以来,截至5月21日成都共有临时占道摊点、摊区2234个,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7748个,流动商贩经营点17891个,增加就业岗位超10万个,中心城区餐饮店铺复工率超过98%。

  短期来看,“地摊经济”对投入成本较低、不依赖固定经营场所的实体商铺租金收入有一定影响。但长期来看,对受电商、直播、疫情多重夹击的商业综合体而言,地摊经济活络了人气、推动了客流恢复,带动消费,是复苏新动力。

  

 · 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化经济优势

  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了跟互联网相关的关键词包括:新基建、工业互联网、电商网购、互联网+、农村电商、数字经济、平台经济、跨境电商、进博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推动消费回升,推进线上线下融合:支持餐饮、商场、文化、旅游、家政等生活服务业恢复发展,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改造提升步行街。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农村消费。要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

  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

  ●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重点支持“两新一重”建设: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大力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以适应农民日益增加的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支持加装电梯,发展用餐、保洁等多样社区服务。

  

  

  此外,电商亦是今年关注重点。政府工作报告表示,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会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互联网+”经济成为不可阻挡趋势。

  例如今年6月6日至8日在广州举办的“首届直播节(中国·广州)”,这是全国第一个以城市为平台的直播带货节,除了常规的商场发起零售带货之外,还包括文旅、专业市场、餐饮、百货等参与进来,呼应“一切皆直播”的活动主旨。

  天河城联合场内200家商户直播带货、正佳集团副董事长兼执行董事谢萌首次出镜直播、天环广场联合KOL开展不同主题的直播……还有上下九、北京路等地,连同刻凿时间印记的餐饮老字号和百货,再度在线上焕发活力;广州各地规模成街的特色批发市场,也喧嚣于直播全民带货。

 

天河路商圈内的天河城进行直播带货

  另外,跨境电商也是连续多年被提及,表述从完善、设立到加快发展,说明跨境电商的重要性愈加明显,这从国家新设立46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可看出,跨境电商为稳外贸强支撑添动能。在“稳外贸”这一过程中,跨境电商这一新兴业态也受到了一定的利好。

 

   03

   放宽免税额度、品类,把海外消费拉回国内

  今年5月以来,免税市场躁动不断,先是在今年5月,格力地产收购珠海市免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布局免税黄金赛道,而其股票自5月25日复牌以来收获8个涨停板。

  自此,“免税”引热市场追逐。6 月 1 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落地,顶层政策助推海南全面开放,免税额度、品类进一步放宽,免税消费迎来扩容升级。

  6月9日,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收购海南省免税品有限公司51%股权事项已完成过户,海免由此被中国国旅正式拿下。而在近期,中国国旅拟更名,甩掉旅行社业务,专注掘金免税领域。

  6月10日,王府井公告收到《财政部关于王府井集体团股份有限公司免税品经营资质的通知》,获得免税品经营资质,创我国首个地方零售企业获免税“入场券”先例。

  

  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是免税业务增速最快的国家。对比全球各大洲/地区,2019年,亚太地区免税业增长最为强劲,达23.3%。其中,中国的增长达到27%,是增速最快的国家。2016 年,我国免税业以281.5亿美元的销售收入超过英、美,成全球第二免税大国。

  但由于关税等成本影响,国内免税品价格与境外存在大额价差,加之商品品类、购物体验等因素,我国免税消费外流现象严重:面对愈加严重的消费外流,国家政府出台大批政策降低关税、引导海外消费回流。伴随未来疫情影响带来的出境游增速放缓,进口关税降低,灰色市场监管收紧,交叉调整,免税业有望挑起引导消费回流的重任,成长空间广阔。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