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法国首都巴黎的一间咖啡馆里放映了一部名叫《工厂大门》的短片,全片时长不过只有1分50秒,但却是世界上第一次以公开售票的方式放映电影。
此后,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电影从黑白无声、到彩色三维,画面的演变与技术的质变,使得人们在银幕上看到了鲜活逼真的自己与一个真实又模糊的浓缩社会。
这种真实与模糊无法被具体定义。有时,电影中揭露的总是隐藏于现实的种种投射,却总被过度渲染与刻意放大;有时,电影里描述真实社会的现实与残酷,但也隐藏了抗争无力和悲凉妥协。
亦如2020年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所证实的一句话——电影就是生活的缩影,它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只不过被压抑得太久,大家都渴望要回到常态的生活中。万达电影也更是如此。
7月16日,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有序推进电影院恢复开放的通知,即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
就在电影院传来复苏消息的前两天,万达电影发布2020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在报告期内,万达电影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亏损15亿元-16亿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5.24亿元。
对于出现较大亏损的原因,万达电影直言,新冠疫情导致行业与公司经营受到严重影响,其下属国内外百余家影城的长时间停业、主投控的影片延迟入市带来收益延缓,但基本员工薪酬、影院租金、财务费用等刚性成本费用的投入却依旧。
有业内人士直言,万达电影失去的179天,能否追得回来?答案是未知的,但留给王健林的无疑是一个难熬的夏天。
15个夏天
1988年成立万达,王健林的第一桶金来自旧城改造。后来又误打误撞从房地产跨界文化产业,开启了一段漫长又传奇的中国民营院线发展历程。
故事的一开始,没有影城建设经验的王健林,拉来了美国华纳兄弟合作建设影院,并作出合作约定,华纳对万达建造多厅影院设计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万达则承担影院建设及运营的所有成本,日后华纳有权收购万达影院的部分股权。
2004年3月,万达与华纳在天津的合作的第一家万达影城正式开业,成为王健林投资影视产业的起点。彼时,内地一年的电影票房仅有15亿,并没有多少人注意到影视市场未来的潜力。
一年后,国家广电总局发布新政,规定外资不能控股影业,万达与华纳宣告分手,万达独立接管影院管理。此后,王健林开始成立院线公司,并牢牢把握住了中国商业地产的黄金十年,将万达电影与万达广场几乎“捆绑”复制到了全国各地。
2006年,王健林在万达工作总结会上讲到:“电影是一个没有天花板的产业。”这句话背后,是万达电影在2006年全年实现票房收入1.51亿元,排名挤进了全国第五,成为了中国第一家民营院线同时,也跨上了中国第一大院线的道路。
如鱼得水的万达电影在国内电影市场加速增长的几年中一路飙升,几度问鼎全国票房冠军,基本上能够在国内院线的“厮杀”中处于不败的地位。
而不到一年,万达院线的票房收入就占到全国票房的近三分之一,万达院线和商业地产的互动效应十分显现。王健林也对外直言,“如果成功开业40—50个万达广场,每年进入广场的人次能够过亿,进入院线的人次就能到达四五千万。”
有人说,万达电影的成功与王健林商业地产的发展有天然的关联性,也使得其进入影视产业的道路变得十分通畅。
2010年,万达电影年度累计票房突破10亿元大关,成为中国首条年票房突破10亿元的院线;2012年,万达成立万达文化产业集团,中国电影市场份额进入全球第二,万达电影则成为排名全球前八的电影院线;2014年,万达电影全年观影人次破亿;2015年,万达院线A股成功上市,成为“院线上市一股”。
也是在这几年间, 万达开启几次大手笔并购。从斥资26亿美元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到花费22亿元收购拥有澳大利亚和新西兰52家电影院的澳洲第二大院线Hoyts,再到并购传奇影业以及欧洲第一大院线Odeon & UCI等,万达电影几乎将并购之路走出了一种极致。
到2015年,万达电影正式发布”会员+“战略,对外宣称打造全球领先的电影生活生态圈,万达院线将全面启动由一个连锁电影放映终端向科技型、平台型、生态型公司的跨越转型,随之,万达电影开始以4年开业400家影城的速度抢占市场。
全产业链模式进退
掌握单一渠道并不是商人的终极目标,王健林敏锐发现,上至内容开发制作,下到主题乐院和衍生品,都是万达电影想要抓牢的“筹码”。
因此,万达开始全面布局电影产业链。2016年,万达电影并购好莱坞电影娱乐整合营销公司PropagandaGEM,尝试涉足电影的投资宣发业务与整合营销业务。而此前,万达电影已经联合国内另外三大院线大地时代电影发行、广州金逸影视传媒与横店电影院线,以共同投资成立五洲电影发行有限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万达电影控股下的五洲电影在2015年就已经发行合计16部电影,票房成绩达到67.52亿元,排占国内电影市场份额的24%,一度排在国内民营电影发行公司首位。
以拥有大量电影院的院线作为基础,从下游往上游布局整个影视行业产业链的商业帝国,开始成为了万达电影产业日后发展的独特门路,而万达集团从地产集团向综合性集团转型的思路也在逐渐清晰。
王健林对万达“去地产化”的开始,便成为了万达电影转折的开始。
2016年,王健林在万达集团年会上直言:“要逐渐退出房地产行业”。同年5月,万达宣布百亿重组,即万达电影以372.04亿元价格收购万达影视100%的股权,并同时配套募集资金,90多天后,方案遭遇终止,一场即将历时三年的并购重组悄然而至。
2017年7月,万达电影再次启动对万达影视的收购,并于当年7月4日开市起停牌。此后耗费一年多,对重组方案两度修改,停牌489天的万达电影才得以复牌,但重组事宜却依旧“搁浅”,最初对万达影视的整体交易估值也从372亿元下降至120亿元。
直到2019年上半年,这场历时三年,四度调整资产方案的重组才真正尘埃落定,实际交易价格也再度缩水至105亿元,对应的是约95.7%的股权。对此,外界认为,这场一波三折的业务整合似乎并不划算,重组完成后的万达电影营收不增反减。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2019年全年,万达电影实现营业总收入 156 亿元,同比下降 4.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21 亿元,同比下降 324.50%,上年同期盈利21亿元。
与此同时,在宏观经济与电影行业增速放缓、全国银幕数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等因素影响下,万达电影观影人次、票房收入等也均出现下滑态势。王健林所设想打造的全产业链野心,无疑被逐渐“侵蚀”。
2018年2月,万达集团与阿里、文投控股签订战略投资协议,转让约12.77%股份于阿里、文投控股。其中,阿里出资46.8亿元、文投控股出资31.2亿元,分别成为万达电影第二、第三大股东。
但仅仅过了14个月,万达电影与文投控股的合作协议便遭遇终止,原因在于文投控股并未在约定时间支付全额认购金额。最终,这场曾是让利寻求的合作,似乎使万达电影陷入了漫长的焦虑之中。
2020年一季度,万达电影实现营业收入12.55亿元,同比下降70.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约6亿元,同比下降249.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为6.24亿元,同比下降249.34%;基本每股亏损0.2886元。
万达电影正在努力“复活”。7月16日,有消息称,万达电影与IMAX、IMAX中国周四签署新合作协议,包括为万达旗下票房最高的10家影院升级至IMAX激光技术。同时,万达还将在全国新增10家IMAX影院,这将使万达院线在全国安装的IMAX银幕数量达到378块。
最新7月20日,万达电影发布《关于请做好万达电影非公开发行股票发审委会议准备工作的函》回复报告。此前,万达电影申请发行拟募集资金43.5亿元,用于新建影院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截至当天晚上22时,全国低风险地区电影院迎来恢复营业的第一天,复映首日全国票房超346万元。
截止5月,万达已全部退出AMC公司董事会,累计收回14.76亿美元(约94.96亿元)。万达表示,万达电影与AMC公司还将签署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万达电影表示,Q2以来清明档、五一档大盘整体表现均超2019年,目前《速度与激情9》已定档5月2日,6月也有多部影片上映,预计Q2可实现盈利。
万达电影负责人曾茂军回应“出售澳洲影院”,公司对于并购业务的处置,会基于公司整体战略发展,以及本着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综合考虑。
万达广场开出369家,正在为港股上市摩拳擦掌;万达电影和传奇影业都有爆款作品推出;地产及相关业务重新拿出来打磨...王健林的反击开始了?
万达集团转让7家商管公司100%股权至大连万达商管,业内人士分析,此次股权腾挪将7家公司从上市体系中剥离,万达商管变得更“轻”更“纯”。
据报道,大连万达计划为万达轻资产商管公司融资200亿元,目标年底前在香港上市。这意味着,王健林或提前两年完成“对赌协议”。
上周四,AMC股价一度暴涨逾50%,收盘涨36%,报26.52美元,创下自2017年5月12日以来新高,这也是该股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涨。
在万达“清仓”后,AMC几天便暴涨了近150%,网友惊呼,“老王卖飞了!”目前,AMC市值已经高达760亿元左右,而万达电影只有38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