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中国茶饮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除了店面环境、服务和产品本身的制作材料是否健康之外,产品包装也成为品牌商们竭力钻研的重点。
日本包装设计大师笹田史仁曾经在设计领域提出过“0.2秒理论”,他认为,消费者经过商店或者货架时,产品能够吸引他们驻足的时间只有0.2秒。“想要让顾客在这个瞬间惊叹一声并且愿意驻足停留,那就必须靠抢眼的包装。”笹田史仁在他的著作《0.2秒的设计力》中写道。
图片源于网络
面对口味越来越“刁钻”的消费者,很多品牌不断探索设计营销,通过为品牌注入独特的文化内涵,在消费者中不断放大品牌传播力与影响力,进而将品牌发展演化成一种现象级的文化IP,这其中就包含了绘画、艺术美学、公益等因素。
茶饮+插画,设计营销开拓青年市场
壹度茶,一家主要面向校园的茶饮店,LOGO以两只拿着茶饮碰杯的小手作为表现形式,传递爱的同时凸显年轻趣味化的调性。以果绿、米黄和蓝绿作为主色调,采用具有青春活力的色彩,贴合年轻客群的审美观。
图片源于网络
多款不同系列的手绘插画,整体采用小清新的插画风格,以四款校园人物作为主视觉图形,搭配不同形式的几何线条,表现得可爱又富有个性。一系列清新可爱的插画应用在各种衍生产品上也广受欢迎。
艺术+公益,文化营销树立品牌形象
世界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在《营销革命3.0》中指出:我们正创造和见证营销3.0时代,“消费者”被还原成“整体的人”,简单的交易、交换被提升为互动、共鸣,人文精神成为营销的驱动力量。营销革命3.0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文化营销,是一种可以解决全球化公民顾虑,满足其愿望的营销方式。人们总是希望看到那些能积极响应消费者,努力造福世界的负责任的品牌形象。
提到茶饮品牌中的艺术、公益“领先者”,就不得不想到奈雪的茶(需求面积:200-350平方米),很多消费者对包装袋的设计堪称痴迷,甚至有不少人会将全年消费过的包装袋收藏起来。
通过观察发现,传统的品牌艺术营销行为,并没有打破与消费者之间的距离感,加之如今不少品牌追逐短期的流量噱头和利益,反而适得其反,容易丢失品牌调性。
图片源于网络
奈雪的茶抓住这个痛点,在其近期发起的“补一节美术课”活动中,利用可互动的手提袋设计,让消费者通过亲身体验,真正以艺术的方式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图片源于网络
活动期间,奈雪的茶全国门店上线了与艺术家邓瑜联名的“致敬世界名画”系列手提袋和杯套,消费者可以在袋子上尽情涂鸦创作,扫描纸袋上的二维码,还可以上传自己创作的作品。
同时,奈雪的茶还邀请多名“星星的孩子”,和邓瑜一起天马行空地在纸袋上作画,通过画笔描述内心的故事,同时消费者可以欣赏并收藏“小画家”们的画作,亲身参与到公益活动中。
图片源于网络
设计X细节,开发“第二产品力”
提到喜茶(需求面积:150-200平方米)大家就会说“网红茶”,但众多消费者被圈粉的原因却不止是一个好看的小瓶子,还有外带包装的设计细节让人动心。
图片源于网络
最常见的喜茶包装设计是透明的塑料杯身配上简介的logo,或者是极简白色小杯子上面印上自己的logo。而喜茶基本每推一个新品或者和某品牌跨界合作,都会出不同系列的杯子包装设计。例如,杯子上用emoji的表情包制成杯套,让喜茶的包装瞬间成了行走的表情包,趣味性极强。过年的时候,喜茶也出了新年款的杯套及杯袋的设计,除此之外还有喜茶X小黄鸭等等。
这些都只是喜茶包装设计的一部分,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当一个品牌单从包装上就玩出了多种可能性,其产品传达给消费者的包容性就更不用说了。
如果你研究过一些品牌的发展史,你会发现新一代品牌和老一代品牌的成功路径,是完全不一样的。中国的“品牌成功学”已经彻底换了一套思路。
在老版本的品牌成功模式里,品牌营销有三板斧:占终端+代言人+饱和式广告。请大牌明星做代言,赢得声誉;通过抢占终端货架,拦截消费者;用饱和式的广告投放,霸占用户心智。而在新版本的品牌成功模式里,也有三板斧:品牌故事+内容种草+私域流量。用品牌故事,建立信任背书;用内容种草,完成第一轮的市场收割;用私域流量,留存用户、提高复购。
内容化产品,开发“第二产品力”是当下茶饮品牌绕不开的话题,产品上附着的内容将决定产品价格、创造产品卖点,形成品牌竞争区隔,最终成为品牌的最大护城河。
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
4月,喜茶联合美团外卖发起「隐食计划」公益项目,寻找隐藏在市井之间的平凡美食,借由「喜茶灵感设计」为传统餐饮老店注入新活力。
喜茶最近卖酱香饼,根据视频发布的产品介绍,酱香饼系列有两个产品 ,一个是肉肉酱香饼,另一个是梅干菜肉肉包,目前只有喜茶热麦店出售。
11月15日,“奈雪梦工厂”在深圳海岸城开业,该店是继“奈雪的礼物”、“奈雪酒屋”后,奈雪的茶在店型和业态打造上又一新尝试。
建发广悦商业联动重点品牌活动—造悦节以“制造快乐”为主题,旨在为顾客“造”出愉“悦”生活,让顾客感受实实在在的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