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维尔的脑洞与传承,深度设计解读恒基·旭辉天地

彼山   2021-05-07 14:10
核心提示:五一前夕,恒基·旭辉天地在上海高调亮相,这也是努维尔事务所在中国境内首座完工并开门迎客的建筑作品,这个“网红”项目究竟有何特色?

  

  

  作者:徐霆威

  在朴实无华的商业设计领域,偶尔会有一些大师跨界设计作品引起一时喧嚣。特别在这几年,随着国内资本的充裕以及日益‘见过世面’的开发商们在设计方选择上的更加多元化,在这几年中,大师操刀型的商业项目不能说过江之卿,至少每年总有那么几个,成为一时的话题之作。

  在设计领域,要当得上大师的标签,其实大抵上你的作品要有一种能够被清晰辨识的‘视觉标签’。比如最近上海非常火爆的安藤忠雄建筑展,清水混凝土的性冷淡风可以说贯穿了几乎所有作品。又比如提到Frank Gehry,仿佛一团扔在地上的纸巾直接转换成一个建筑的那种狂放张扬为人津津乐道。国内唯一获得过普利兹克建筑奖的王澍,条形码一般的高度复杂的砖墙总能在其各种作品中见到。因此,‘一种清晰的视觉标签’往往相当于大师作品的logo在设计界中相当于顶级奢侈品一般的存在而被各路甲方趋之若鹜。

  但这其中,江湖地位堪称顶级的努维尔努工,他的设计风格和所有人完全不一样。如果用‘混凝土性冷淡’可以总结安藤,用‘张牙舞爪’可以形容Frank Gehry,那能形容努维尔的可能就是两个字- ‘脑洞’。

  翻看普奖获得者努维尔事务所的作品年表,你几乎找不到什么一以贯之的设计语汇,有时候他高度克制到近乎想让建筑消失(如薄纱一般的卡地亚基金会博物馆),有时候又极度狂放,比如刚刚完工不久堪称惊世骇俗的卡塔尔国家博物馆。努维尔事务所的作品总是能一次次突破的大家的想象以及建筑形式发展的边界。‘还能这么搞’是我每每看到他作品时的第一印象。

  因此,当这一次带着努维尔事务所标签的恒基旭辉天地在沪上高调亮相的时候,就不由的引起我们极大的兴趣的了。

  01

  确定的网红

  首先从区位上不用多说,差不多能算是新天地板块延伸,区域内顶级项目扎堆云集。马当路两公里范围内瑞安新天地,复兴SOHO,Luone等地标型项目次第展开。从规模上,总面积4.5万方的旭辉天地在这之中属于规模差了一个等级的小弟弟。因此,在标杆型项目云集的区域,规模相对较小的旭辉天地选择来自巴黎的Ateliers Jean Nouvel(以下事务所简称AJN),希望在建筑形式上取得引领性突破,在新天地板块商业办公领域取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也就十分可以理解了。

  整个建筑,对所有人的第一印象肯定就是那个大红色炸裂在眼前的网红空间了。但从外部街区第一眼看过去,整个建筑如果不注意上面花盆元素的话显得较为低调。据说当时在设计的时候,整个建筑是通体红色的,但当时由于不符合上海老城区的立面管理规范,因此外立面上不得已沿用了老海老建筑非常常见的有些泛黄立面融入街区环境。而一转到内部则完全就是一片红色的海洋。这种反差体验对我们这种考察狗来说预先被剧透后打了折扣,但对于一个路人或偶遇性游客来说,可以想象会是非常震撼的一个城市公共体验。

  

  有关于红色立面,做过设计的同行可能知道红色是一个相当危险的颜色,一不注意滥用的话很容易让整个建筑显出一股廉价的躁动感(俗称火锅感)。但努维尔事务所显然是个建筑色彩大师,翻看其作品无数正常人觉得‘绝对不行’的颜色在人家那信手拈来运用自如。

  比如在旭辉天地之前,就有一个其不得不提的作品,落成不久的法国马赛的La Marseillaise办公大楼。在这个项目AJN事务所对渐变式颜色在立面上的色彩表现方式做了集大成式的研究。比如在旭辉天地中渐变的红色系,在LaMarseillaise中就已经有过娴熟的运用。因此,本案的红色让人眼前一亮的同时又不会出现视觉上的不适感,其实就是在红色系下做了不同颜色明暗的中和处理。

  当然光是一面大红墙可不行,项目的第二个标志性符号无疑是立面上阵列植物种植盆。这个塑形上颇有萌感的种植盆承载着不同种类的植物在立面上非常出效果。举头望去服饰搭配禁忌的红配绿在这显得个性十足又颇为和谐,感觉相当奇妙。

  街角的色彩对比(图源彼山)

  当然垂直绿化这几年在设计领域是一个已经快被用滥的噱头,其带来的高昂的维护成本也经常让最后负责运用的物业方叫苦不迭。远的不说,同样是上海话题项目,垂直绿化运用更加夸张的Heatherwick设计的天安千树今年据说也即将入市。

  但不得不说在城市钢筋水泥森林中拥有一抹专属绿依然是一个很吸引品牌与办公客户的理念,所以关键是如何运用好这一理念做出创新性的方案。旭辉天地中的花盆立面算是相当有特色和视觉冲击性的。

  巧的是,在之前写天目里一文的功课中,我发现皮亚诺在天目里早期的设计中效果图就是这种‘立面挂盆’,甚至还做了立面样板,但当时不知何原因最后没有呈现,看来大师所见略同,都觉得我国房子缺绿。这次努大师算是在旭辉天地中把盆给挂上去了。

  在官宣的文章中,据说这个立面花盆概念致敬了老上海里弄里各家各户在阳台上种植盆栽。但全世界范围内这种老城区有阳台的地方谁家不会放个几盆花花草草呢。所以按照个人理解的话,花盆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纯粹的特别形式语言,通过立面上花盆摆放个数的行列变化,去模糊掉我们惯常观察建筑潜移默化的楼层,楼板与走廊典型体验,从而创造一种非日常的奇观场景。或者说人话就是,够网红!

  02

  上海老城中的“血腥十字”

  而整个建筑从最核心的空间概念来说,除去大家能直观感受的红色立面与立面挂盆这些符号之外,最重要的操作策略其实将这个长条形地块做了一个十字形切割的动作,而切出来的十字空间就成为建筑内最为重要的公共空间。所有的商业,办公日常入口,乃至游客凹造型打卡拍照全部汇聚在这个十字形空间之内。

  我非常喜欢一位微博博主F伯爵对这个十字形概念的直观描述神总结,从天空看,这个十字形屋顶宛如一个插在上海城区肌理中的‘血腥十字’。这个意向过于强烈,以至于很容易想起类似十字军东征之类的宗教意向。这可能是无意为之,但往往艺术作品的创作者有意无意地会夹带一些理念上的个人私货,在这个作品中AJN创作时是否有这种想法就只能大家自行脑补了。

  而事实上这个十字内庭空间确实也做到了足够震撼,从地下二层到一层的空间感层次异常好,中庭连桥微微拱起很容易联想到中国传统拱桥的味道,这种外来和尚对地域文化不动声色的挪用道行非常深。

  

  中庭内部的拱桥(图源彼山)

  中庭上方是一个通透的半室外顶棚,顶棚为内庭的空间提供了遮风挡雨庇护感,配合上海独此一份的红色呆在其中非常有一种‘我们的客厅’这种感觉。这种奇妙的空间感应该说在千篇一律的商业大中庭中很少感觉到。这种深入到地下二层的开放空间带来了更强的内聚感,比如侨福芳草地,也是将共享中庭挖到地下二层。

  

  地下二层的共享中庭(图源彼山)

  而事实上努维尔十分善于创造这种‘大屋顶下的专属社区空间’。这也是努维尔事务所常常使用的空间母题。从与城市的角度上,建筑是自成一体的个体并与外部环境保持某种脱开的距离,而内部则创造一个属于这个建筑使用者和参与者的‘专属公共空间’。

  这例如在西班牙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扩建中,努维尔在新老建筑之间加建了一个巨大尺度的屋顶,瞬间把一个城市广场变成了一个内聚的城市客厅。顺便一提这个屋顶也是个大红色,看来其闷骚气质一以贯之。

  又比如迪拜的卢浮宫分馆,同样是个巨大屋顶下近乎神迹的光影空间(这个项目极为牛逼,推荐大家作为有生之年必去的终极打卡项目)

  而这种操作方式带来了整个建筑很强的‘社区属性’。整个建筑从航拍来看仿佛像是一艘航行在城市海洋中的大船,船内是属于进入此地办公或消费人群的专属空间。

  这在努维尔事务所早期的成名作尼姆公寓中可以感觉到类似的航船意向。这个低成本的社会公共住宅一建成就因其社区场所感而大受好评,甚至这个1987年落成的建筑照片上居民在阳台上自发密布的花盆都仿佛穿越到了2021的上海得到了再现。因此可以说建筑师在此天然就创造了一个非常具有专属社区感的城市空间。

  当然,十字切割公共空间在商业空间中不是很常见,接下去我们来说说问题。首先从整个建筑来说,它是一个‘概念先行’的产物,即这个十字形切开建筑,创造出十字共享空间的核心概念。

  但从整个场地的关系来说,十字空间长轴一侧是封闭的小学,另一端是住宅小区;而短轴同样如此,一侧是封闭的院墙另外一侧同样是封闭小区。等于十字轴的延伸处都被堵死了,给人感觉这个空间和城市的关系就有些尴尬,显得不透气。不过从风水学角度来看,如果这个血腥十字真的是刻意为之的话,那它的煞气已经被四周密不透风的院墙给围死了。

  

  

  建筑两轴空间延伸均是围墙(图源彼山)

  另外,由于十字的概念,传统商业街角黄金通道位置在这里做成了封闭式的店铺,其中淡水路一侧行人甚至没有办法直接进入铺内,而必须走到建筑中间从十字轴先进入建筑在入店。这导致流线上存在了一些不便,同时本来公共空间最应活跃热闹的街角也因此显得有点消极。不过有得必有舍,既然十字下的内庭是建筑最核心的空间概念,那其他一切就应该为此让路。

  

  街角空间被绿植挡住显得略微消极(图源彼山)

  03

  业态内容

  从本号老本行商业营造的角度,我们再来说说内容。首先从定位来说,这个项目是以办公为绝对主导的项目,商业只占了首层和地下两层。这从大的市场环境来说符合上海目前核心城区商业与办公租金倒挂的现象。而从办公产品的角度来说这个项目区位好,交通便利度,建筑形象以及日常配套便利程度这些指标显然没有什么可挑剔的点,相信其租金在新天地区域也是一线水平。

  而从剩下的三层商业来说,不得不说就显得比较差强人意了。虽然项目在宣传上包装了各种首店概念店人文特质街区云云。但内容大都还是上海已经有点泛滥的西餐面包,日料餐吧类业态缺乏能一些让人记住的记忆点,在此基础上插入了一些美颜理发等生活服务店,以及一些像是企业展厅而不知道该不该逛的区域。在一些重要的节点性区域,项目略显鸡贼地混入了一些类似周大福荟馆这种和文案所描述气质有点违和的高租金店。

  至于主力商户Xspace还未开业无缘得见,Green Massage由于其品类注定是一个比较安静目的型的业态难以发挥过多影响力。而项目自营的二酉书店则比较让人失望。说实话在现在书店泛滥的商业市场里,这家自营书店的确有些乏善可陈。这家打着书店+酒吧概念的融合书店现场感觉显得比较局促,整体的空间布局上放了太多过于直白的打卡要素,这让真正想沉下来去体验一下文案中书通二酉沉浸体验的想法的人显得无所适从。另外必须说整个空间的装修可能因为工期原因显得比较粗糙,一进门作为主打卡点的一个石墨小屋,旁边的水磨石砖叠片的质感简直让人怀疑是旭辉售楼处用剩下的余料直接搬到这用上去的感觉

  ......

  

  

  当然,以上内容大都属于一个伪文艺青年的吹毛求疵。项目本身的诚意应该说还是足够的,在面世时做到了大部分店铺的开业,而非现在经常百分三四成的伪开业。业态品类一定程度上作为常驻办公区域人群的配套无论午间就餐或商务社交基本都能得到舒适满足。

  

  另外,项目运营上显然非常尊重大师的设计成果,所有的商户在现场看在外墙外没看漏的话只被允许在一个统一大小的侧招处放置一个logo,其余店铺的logo点位均放到玻璃后侧。这种克制在如今的商业已经不多见。但统一侧招尺寸委实小了点在马路对面基本看不清,不知道品牌方作何感想。

  

  项目露出的统一侧招较小,远一点看不清楚。一楼的马路一侧外摆区也稍显局促(图源彼山)

  而这从中也可以感受到大师型商业建筑的共性,即建筑形式性太强以至于品牌存在感被极大削弱了,这也某种程度上导致了我在项目逛了一圈后基本记不住里面有啥牌子。脑海中充斥的就是那一大片红色盆子,谁还记得品牌啊。而这也看开发商或业主如何取舍了。如果你追求一个独一无二的icon,那其他东西则只能退而求其次。

  结语

  让·努维尔在一个访谈中总结了其设计哲学:我想要向观众诉说:不同建筑的设计理念是由于环境变化而诞生的,不同建筑之间没有可比性。建筑师的塑造手法不是刻意的,每个项目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如同导演拍电影一样,每部电影要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个性特征和主题。

  显然,这个顶级的建筑导演这次为上海奉献了一座独一无二的建筑电影作品。恒基旭辉天地刚刚开业,对其的解读和思考作为一个新生的建筑特别是商业建筑来说总归是显得偏颇的。但是无论如何它的出现再次搅动了正不断迭代中的上海商业版图,亦可赛艇。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彼山,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