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以来,消费类商品等上游原料价格飙涨的多米诺效应已逐渐传导到下游消费终端。 受原材料成本上行等因素影响,消费品行业涨价潮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食品、快消品、奢侈品、化妆品零售业等企业近期纷纷启动提价模式。
食品巨头相继宣布涨价
中粮可口可乐,2021年11月1日起零售价上调,500ML瓶装可乐零售价3.5元。2021年4月,中粮可口可乐曾率先调价,但尚未影响零售产品。此次价格调整范围仅限于北京餐饮渠道客户的3款易拉罐产品,是公司就特定销售渠道的个别产品制定的营销策略。中粮可口可乐此举被行业认为是对今后涨价的试水,毕竟餐饮渠道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试探性的涨价能够更好地掌控提价后的市场反馈,并调整企业在零售市场的调价策略。其实,这并不是可口可乐第一次涨价,在很多消费水平较高的城市,500ML可口可乐已经调整到3.5元。
金龙鱼表示,关于调价,公司要平衡消费者的接受度与公司的成本、利润及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较为稳健的处理调价问题;涪陵榨菜称,在行业整体价格水平稳定的情况下,公司具备率先提价的能力,当行业出现提价趋势时,公司可暂缓提价以此挤压竞品,各品类上调幅度为3%-19%不等;天味食品称,2021年10月中旬已对2款产品进行提价。盐业上市公司也集体涨价,继雪天盐业称小包食盐出厂价近期陆续提价后,云南能投也透露,对部分食盐产品及工业盐产品价格进行上调。
通用磨坊在2022年1月中旬通知零售商,提高包括Annie's、Progresso、Yoplait等在内的数十个品牌的售价,部分产品的价格将可能上涨20%左右。
星巴克CEO约翰逊表示,中国市场仍有相当广阔的增长空间, 管理层相当看好中国市场的长期前景。星巴克将进行涨价,而且会在通胀持续的环境下不断涨价。面临着商品价格和运输成本的压力。此外, 星巴克韩国时隔7年半涨价。 新年伊始,韩国食品行业以原辅材料价格上升等为由纷纷上调产品售价。 星巴克韩国2022年1月13日起46款饮品的价格上调100~400韩元。 这是星巴克自2014年7月以来时隔7年6个月再次涨价。 韩国速溶咖啡龙头企业东西食品表示,从2022年1月14日起上调咖啡产品价格,平均涨幅7.3%。 汉堡王上调33种产品价格,平均涨幅2.9%。
奥利奥饼干将涨价,亿滋宣布美国地区产品明年提价7%。 亿滋国际(Mondelez)首席执行官冯朴德(Dirk Van de Put)表示,公司旗下包括奥利奥饼干在内的产品将在2022年提价。 目前来看,2022年一开始,公司在美国的产品价格将上涨7%。 由于商品价格上涨和运输短缺,公司预计明年的成本通胀将跃升6%。 这些问题是全球性的,但在美国尤其明显。
日本零食生产商卡乐比(Calbee)宣布,从2022年1月24日开始,日本市场的薯片产品涨价7%-10%,同时部分产品还将出现5%的份量减少。更为知名的佳可丽(Jagariko)薯条产品也减少5%的份量。此次调整价格的原因是北海道土豆预期因为今年炎热天气、降水不足减产。与此同时,激增的原材料和物流成本也对公司产品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日化快消用品涨价
在日化用品这一领域,宝洁和联合利华可以说是两大龙头企业了。为了进一步应对通胀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宝洁宣布2022年全年将继续涨价。联合利华正努力应对原料、包装和运输成本上升局面。
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押注全球消费者不会被从帮宝适(Pampers)纸尿裤到吉列(Gillette)剃须刀等家用必需品的涨价吓退。这家消费品表示,最近一个财季平均涨价了3%,这为其贡献了一半的财季收入增长,另外一半则由销量增长带动。该公司的高管们表示,2022年全年将继续涨价,尽管全球供应链问题持续推升劳动力、货运和原材料成本,该公司预测未来几个财季的盈利能力和利润率将上升。此前, 2021年10月, 宝洁上调包括美容、口腔护理和梳洗产品(比如剃须刀)在内的一系列家庭日用品价格,因为运费和原材料的成本上升速度超过了这家消费品巨头的预期。更早 之前,宝洁已经开始提高纸尿片和卫生纸等日用品的售价。宝洁 称这些提价举措加上市场对宝洁产品需求的增加,应有助于抵消增加的成本。
2021年7月,联合利华将加速上调一系列产品的价格,以期应对各环节成本全面上升的局面。联合利华表示,正努力应对原料、包装和运输成本上升局面。
奢侈品迎来涨价潮
2021年9月,Gucci(需求面积:200-500平方米)全面上调产品售价,原价7500元人民币的GG Marant超迷你手袋现已涨至8200元,涨幅为9%,Rhyton系列印花运动鞋也从7900元涨至8200元,1955系列手袋迷你号的定价也突破2万大关。实际上,Gucci母公司开云集团首席财务官Jean-Marc Duplaix在此前的财报会议上就有预告,下半年发售的Gucci Aria系列产品价格会继续上调,这意味着消费者愿意为这些品牌支付更多费用,并透露中国千禧一代对品牌的忠诚度正不断提升。同属于历峰集团的葆蝶家(Bottega Veneta)部分产品于2021年5月19日起在全球范围内涨价,上调幅度在4%至8%之间。
从2021年7月3日零点起,香奈儿(Chanel)正式上调中国手袋价格,其中Le Boy中号售价从3.62万上调至4.18万,涨幅为5600元,19 Bag小号则从3.65万涨至4.01万,涨幅为3600元,2020年售价就已突破5万的2.55小号手袋和CF中号手袋也进一步增加4600元至5.61万。
迪奥于2022年1月18日完成了今年首次涨价。小号Lady Dior羊皮革手袋售价从3.6万涨至4.1万,增幅达14%,中号Lady D-Lite手袋则从3.9万元上涨至4.1万,此前售价为8500元的Dior Caro手机袋的价格也上调至9700元。Dior 2021年的销售额达到62.8亿欧元,贡献了LVMH总收入的10%和集团利润的13%。此前,迪奥2021年 首次涨价最高涨幅16%。 迪奥(Dior)于2月1日完成2021年的第一次涨价,上涨幅度在6%至16%之间,其中涨价幅度最高的是小号的老花款马鞍包,售价从此前的2.5万元上调至2.9万,该品牌去年推出的Dior Bobby手袋价格也有所增加,小、中、大号的定价分别从最初的2.6万、2.8万和3.2万上调至2.7万、2.95万和3.45万元人民币。
劳力士于2022年1月上调官方公价,目前海外经销商已经收到确认消息,帝舵中国也已传出将涨价,业内人士预计中国的产品售价也会随之上调,本次涨价幅度在4%左右。劳力士每年生产约80万块新手表,供不应求是常态,也是让其手表价格不断高涨的原因之一。此外,奢侈腕表品牌爱彼于2021年1月5日上调全球官方售价,幅度为5%左右,距离该品牌上一次涨价只过了5个月。
一线美妆品牌调价
从2022年1月28日零时开始,海蓝之谜、祖玛珑、雅诗兰黛、倩碧、TF等部分商品及套装零售价会上调。当然这一行为对大牌来说,早就见怪不怪了。在2021年初的时候,这些大牌也曾集体进行过调价的举动。有品牌甚至大涨近10%,没想到随着2022年的到来,又一次开启了涨价道路。
雅诗兰黛集团从2022年1月28日起上调旗下雅诗兰黛、海蓝之谜以及倩碧等多个品牌的产品售价。雅诗兰黛集团告知合作商,涨价从28日零时起生效,获得授权的百货官网、App以及小程序等销售渠道将和专柜同步对价格进行调整。
香奈儿(Chanel)护肤品将于2022年2月19日涨价,原本售价435元人民币的山茶花洗面奶将涨至460元,前年该产品的价格为420元。值得关注的是,此前有比价网站发现Chanel 5号香水在中国的定价全球最贵,比售价最低的加拿大高出70%。此外,La Mer、雅诗兰黛、Tom Ford、Jo Malone和娇兰等高端美妆品牌也将涨价,Dior护肤品则已于去年12月完成价格的上调。
零售业宣布涨价
宜家(IKEA)母公司英格卡集团(Ingka Group)2021年12月30日发布公告称,由于运输和原材料成本增加,宜家将在全球市场平均提价9%。由于各地区所面临的供应链问题严重程度不同,导致了涨价幅度并不一致。宜家中国大陆市场的价格调整水平低于全球提价平均值。在中国大陆市场,尽可能地保持了大部分产品价格稳定,尤其是经典产品和符合消费者当季购买偏好的季节性热门产品。同时考虑到很多消费者会购买成套的产品组合或者搭配,也尽量平衡了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的价格。
涨价一是加快龙头份额集中,竞争格局好的龙头通常率先提价,中小型企业产品提价能力低于大企业,利润承压问题更为严重,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升。二是提价过渡期阶段性影响盈利。当前由于疫情等影响,目前消费需求景气度不高,导致提价过程未必非常顺畅,企业提价幅度小于可能成本涨幅,或者需要额外投入费用,导致阶段性盈利能力承压。如果后续需求恢复,提价完全传导至终端,或者成本回落,企业盈利会有不错的表现。
上一篇:地产裁员记
下一篇:颜值内卷 ,轮到男人了?
在红布林下半年消费榜中,国货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潮。国货在二手市场流通增速,意味着用户对二手商品消费的认知度和包容度都在不断拓宽。
关键词:GUCCILOUIS VUITTON 2022年01月12日
米兰时装周期间,GUCCI启动创意总监构思的全新线上概念店Valut,专门出售GUCCI二手中古产品。
为抓住疫情影响下带来的庞大商机,Gucci开始深耕电商平台。多元化、年轻化时代背景下,奢侈品牌该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2017-2020,中国香水消费规模从61.6亿元飙升至125.27亿元,翻了一倍有余。CBNData预计到了2030年,中国将有望成为全球第二大香水市场。
2021年全球前50名最有价值的奢侈品和高端品牌的总价值同比下降5%至2195亿美元,古驰、路易威登、香奈儿分别位列该榜单得第2、3、4名。
现在入局的部分玩家并未把心思放在供应链上。他们更多将预制菜看作救命稻草,提高整体利润。比起年轻人,他们更需要预制菜这一概念。
1月18日,益客食品正式登陆创业板,首日开盘暴涨222.81%,市值一度超过160亿元。大涨背后,正是源自预制菜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