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发布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第四季度未经审核最新销售数据。
观点新媒体获悉,数据显示,该公司期内营业额总计10.85亿港元,按年变动增长30.3%,与2018/19年度同期相比的恢复程度约54.4% 。其他方面,内地旅客回归澳门特区的趋势更为明显,带动日均零售销售回复至疫情前水平约80%。期内,该公司在澳门特区的零售及批发营业额按年增长70.5%。
截至2023年3月31日,莎莎国际共有186家门店,较上一财年同期减少48家,较上季度末减少3家。其中,香港及澳门特区店铺数量较上一财年同期净减少6家至79家;中国内地现有门店37家,较上一财年同期减少了40家;马来西亚店铺较上一财年同期减少2家至70家。
该集团的流动资金及贷款额度足以应付业务营运所需。集团的现金状况持续增加及于2023年3月31日,集团的净现金为2.73亿港元,而可动用贷款总额度约4.8亿港元。
同时,香港和澳门特区的零售及批发业务总营业额按年增长60.1%,而同店销售按年增长59.7%。全面通关后,第四季香港及澳门特区的零售销售与第三季相比增加接近50%。目前内地旅客的销售占比超过40%,而疫情前则约为70%。
另外,中国内地的同店销售按年上升5.1%(以当地货币计算),主要受惠于后疫情时代的复苏。期内销售按年下跌19.9%,该公司策略性地在2022年7月至12月的疫情高峰期关闭33间录得亏损之店铺,以减少在期内的整体营运亏损。
莎莎国际全年营业额下跌46.8%至30.43亿港元,亏损收窄至3.51亿港元;线上业务的营业额大涨45.4%至5.013亿港元,创历史新高。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前3季度,莎莎国际营业额为22.24亿港元,同比下滑54.3%。整体来看,莎莎国际Q3业绩仍继续下滑,但与Q2相比已明显改善。
近期,香港知名零售企业陆续公布2020财年业绩报告,“亏损”成了避不开的“主流现象”。
新春期间,莎莎国际港澳地区零售销售较去年下跌76.9%,其中香港特区零售销售较去年急降77.9%,澳门特区零售销售较去年下跌73.4%。
莎莎国际截至2017年9月30日止6个月营业额为36亿5,990万港元,较截至2016年9月30日止6个月(去年同期)的36亿210万港元增长1.6%。
由于价格亲民、方便携带等优点,化妆品“小样”逐渐成为美妆行业的“网红”,也推动了以话梅、黑洞等为代表的美妆集合店的崛起。
毛戈平是线下起家,定位于比肩国际大牌的高端品牌,迄今它已经有376家专柜,开设在全国90个城市的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