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商业,风从四面八方来

感性城市SCity   2024-04-07 14:18

核心提示:九省通衢,南船北马的武汉自古以来就是个新人口不断流入的移民城市。人的流动,带来各种生活习惯、消费情绪的沉淀。

撰文/显微镜

编辑/梁贝卡

大武汉的比较文学,有点像又不一样

①武汉VS西安

一个是四大名镇,一个是六朝古都,一个是楚汉文化,一个是汉唐文化,两个枢纽型的省会城市,多少都带点偶像包袱。

吃,是一件可以直接反映消费文化的事情。

在那么多新一线城市里,如果每个城市选取一个代表的美食:武汉,你一定会想到热干面,而西安则是羊肉泡馍,再比如郑州的胡辣汤、南宁的螺蛳粉……

发现了没,并不是每座城市,关于美食的第一联想都是小吃快餐。武汉和西安这些城市在美食印象的共同点上,都具备“市井阶层的生活文化”的标签。

他们所经历的岁月和写下的故事,相交重叠,但同时在商业发展上,消费者的审美和偏好又在与本地的结合中,有了不同的走向。

或许是因为这一份厚重的偶像包袱,和浸润太深的历史气息,这些城市的现代消费观念,显得既开放又保守。

图源/摄图网

另一方面,这两个城市都是自己区域的中心,一个西北,一个中部。

不同于西安对于陕西的辐射潜力,武汉虽然大,但更像是汉口、武昌、汉阳三地在自己的苏锡常升级和互动。

周围的“邻居”城市都厉害,都百花齐放,这样一来,武汉和各地的人才抢夺其实更激烈。某种程度上,这种剧烈的“交流”过程,让整个消费行业的人员和从业水平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供大于求的节奏失调。

②武汉VS重庆

这两个城市都曾经被称为“江城”。

“码头文化”绝对是两个城市最突出的气质标签之一,说起“伢子”或者“袍哥”,大多数人内心也都会投射一样的耿直江湖大哥形象,这种鲜明印象的背后,其实是武汉和重庆因为码头文化沉淀,而长期形成的一种本地消费气息和审美偏好。

这种的“江湖气”也体现在商业项目的PK中。

比如在运营商的选择上,但似乎在重庆、在武汉,本地人就是更偏爱龙湖,偏爱武广,没有别的理由,似乎就是一种“惯性”。

对于恒隆和K11,他们多少会表现出“小挑剔”,比如“我很害怕恒隆那种高冷,我是个粗人”、“K11的香氛味道不是我喜欢的”…喜欢热闹,喜欢直给,自己开心就好,才不管你是谁。

图源/龙湖重庆时代天街

当然,除了性格偏好,两个地方也都具备特殊地理分割的客观格局。在时代发展中,两个地方的陆地交通,都逐步代替了航运交通,但地理山水的天然阻隔依然没有办法迅速拉近人的心理距离,自然发展成了分散格局,开个玩笑说便是“汉口和武昌算是异地恋”、“江北和南坪永不相见”。

所以我们会看到,不同于上海北京这样因为人口剧增和产业发展导致的新城新商圈,武汉和重庆在历史的阶段中自然就形成多个“平行商圈”,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市中心和绝对一级商圈。

图源/摄图网

③武汉VS长沙

与其说是拿武汉和长沙对比,我觉得实际上是汉口,更像长沙。

汉口作为形成最早的商贸中心,商圈的高度集中已经到“胳膊腿儿打架”的地步,这种高度集中化很像长沙,毕竟长沙只有一个绝对的商业中心。

长沙的核心商圈之所以绝对是覆盖了白天和夜晚的全部消费,很难有一个城市白天的商业活动和晚上的消费活动能同在一个商圈,而某种程度上汉口也有类似性,但还是有差距。

图源/摄图网

首先是消费者的类型,长沙是网红城市,所以虽然消费力一般,但流动人口和年轻消费增量很多,也可以支撑更密集的购物中心凑在一起。

但武汉不同,长期以来武汉并不强调旅游和网红属性,虽然大学多年轻人多,但是这些人都在武昌,来汉口的还是本地居民和早期来武汉做生意留下的新武汉人。

所以造成的现状就是,本来在武广商圈,恒隆、武广、K11甚至IFC都可能很好,但他们挨在一起,而这座城市的人流动性分散,且不是长沙这样的旅游城市爆发供给量,所以大部分时候大家都“吃不饱”。

图源/武汉恒隆广场

④武汉VS广州

这两座城市的相似点,源于他们新旧的兼容。

广州和武汉都有属于自己的租界和历史文化街区,广州有“沙面”,武汉有“黎黄陂路”;广州有“东山口”,武汉有“武汉天地”,都是外来文化浸润后的民国建筑保留开发。

图源/摄图网

大家会更喜欢带一些历史留存的更迭呈现,似乎这样会显得更有文化更有味道,或者只是更适合拍照打卡,不评价这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但不得不说,“反差感”和“文化氛围”在如今的消费驱动上是很重要的。

比较遗憾是,武汉的黎黄陂路到如今并没有达成最好的呈现状态,这个背后政府文化创意打造的规划调整或者是酒吧街、洞庭街的延伸变迁我们不去深究,但还是很期待。

在武汉这样一条具有历史价值和更新意义的街道能抓住时代红利,碰撞出更有趣的内容。

图源/摄图网

⑤武汉VS成都

说到成都,刻板印象就是公园盖碗茶打麻将,演变到如今就是“松弛感”的鼻祖城市。

其实武汉某种程度上也有这样的“松弛感”,我会把它拆解成“市井烟火的有效传承”和“舶来文化的融合新生”。

体验这种松弛感的最佳方式当然是CITY WALK,一定要推荐两条最佳路线:

第一:从武汉万象城出发,拐入小巷子,开启“港澳台风情街”。

港澳台风情街很像是成都的“玉林“,文艺市井还不造作。之所以是这样的名字源于80年代和90年代对于台湾一家亲的情怀和庆祝后来港澳回归的拥抱。

高雄街一整条自然形成的社区小酒馆、甜品铺、咖啡店,在天气好的时候大家都坐在门口,还会看到三两辆Tokyobike或者brompton,一整个恍惚,不知身在何处。

台湾街和香港街则保留了一些更local的小店,热干面、牛肉粉,搭配不算精致的买手店,带着一些烟火气的文艺青年气质扑面而来,对任何一个经过的人和居民来说,不产生任何矫揉造作的距离感。

第二:旧英租界里,顺着中山大道,沈阳路、郝梦龄路、大连路一直到武汉天地。这个路线会有一种成都“太古里泛商圈街道”,或者“桐梓林”的相似感。

可能因为是曾经的英租界,虽然不同于武汉天地本身建筑形态的保留,但这些老社区街铺或者居民楼下,主理人形态呈现的各种消费内容,都会显得更精致更网红。

西餐、买手店、咖啡是最多的,和港澳台社区的感觉明显不同,走在这条路上或者坐在店里,你会有明显在消费商圈、追逐潮流的“凹松弛”感觉。

城市的对比并不是贴标签,而是为了最快速去表达武汉。它和那么多城市都有着一些相似的点,但它又这么的不同。

武汉商业,风从四面八方来

人的流动,带来各种生活习惯、消费情绪的沉淀。

所谓“武汉自古无土著”。华中这样的位置,可能注定了武汉人其实祖籍90%都不是在正宗“武汉”。九省通衢,南船北马的武汉自古以来就是个新人口不断流入的移民城市。

还是从“吃”为起点,来讲一讲。

从商业的角度,武汉餐饮全国性的品牌并没有那么多,早期的靓靓蒸虾,到如今,新一代泥靴、O EAT、NEED!、三出山…江湖菜、西餐、韩国菜、地方汤锅……猛地发现,这里头竟然没有湖北菜。

不同于长沙对自己湖湘文化的推崇,武汉更像是一个包容的华中大哥哥——“来了都是武汉人”。所以,武汉的品牌相对于其他的一些地方性餐饮品牌,更容易走到四面八方。

武汉品牌的特色,有一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戏剧性,不管是产品和口味本身,还是形象,本就取材于四面八方,又走向四面八方。你总能听到的评价是“好像不算最正宗的,但感觉融合得还挺好”

这里的零售,也是如此,是贴近年轻本土力的快速表达。

先拿出长沙、广州孵化的本土潮牌来看看,你就能发现,不管是boneless还是armylogic,都能清晰地看到广府和港潮文化的影响;长沙的burnin和Bipolar,则是绝对的“校服风”,性价比也输出远超出同类品牌。

而武汉孵化出的品牌,从一开始就不那么地本地化,这一点反而更像上海、杭州的路子,大家的视野更开放。

比如大家熟悉的武汉国潮,Attempt、harsh and cruel,这两个有绝对代表性的品牌。

从MANUFACTURE到ATTEMPT,品牌展示的机能生活方式、和融入建筑设计理解的风格化,是具有国际视野的。但同样出生于武汉的Harsh and Cruel,又呈现出绝对的市井和街潮。

现在发生的这些消费影响,可能是十年前种下的“种子”。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即使是教育大市的武汉,和长沙、南昌等其他几个华中城市一样,都不断在面临长三角和大湾区虹吸人才的挣扎。

不过这几年,武汉在改变。从教育大市到科创强市,武汉的“人才多”,变成了“武汉留下的人才,也很多”。

不管是科技产业、还是旅游经济,新的武汉努力吸引了新一批四面八方的人。这些人带来新的生活方式、节奏、资金和未来的期许。

新旧有序的更迭

先天的格局,造就天然的市场成长空间。

汉口,作为商贾富人区,外资领馆租界区……在时光中不断被雕刻,中西碰撞出浓烈的文化气息,藏在街头巷尾的“过早”里,藏在西北湖的酒吧街里,也藏在汉口200米的江滩里。

所以在武汉科技起飞之前,这里的人口和GDP都是中规中矩的平稳发展,同样,人们的消费习惯,探索事业、生活动线也都是处于平稳的状态,买东西武广商圈,武广买奢侈品,喝酒去江边,武汉天地过一过富人区精致小资生活。

聚焦的商圈,能让大家的时间成本节约下来,生活节奏和体验感慢下来。自然而然地,这些商圈周围的街道、社区也就会生长出更符合新一代消费者需求的内容和表达。

当然,如果只有聚集,如果个性差异,也是一种资源浪费,但汉口对于武汉来说仍然是更习惯和具有安全感的。

除了武汉天地、花园道、黎黄陂和郝梦龄,更多更有趣的、更实验性的、和在地性的商业形态,未来也会在这里开花结果。

如果说汉口是武汉人的,那武昌面向的客群就是更广泛的。

武昌,自古更多是政治单位的存在,虽然一直也有很多商业巨头的供给,但在武汉人心理,日常的消费生活并不是武昌的故事。但天时地利人和来临的时候,武昌也承载了更多未来的空间设想。

国内商业周期的变化,从生活水平提升的“基础设施”高速铺设,到如今一线城市“精准社区配套”和“巨无霸一站式新城消费概念”的形态发展,为武昌商圈的更新提供了很好的“天时”。与此同时,大学经济、旅游经济、科创产业的发展和聚集,又为武昌商圈提供了地利、人和。

武汉对于华中发展的使命还在不断地生长强化。我们看到依然是人的流动,新的武汉人,新的习惯和消费偏好,新的生活轨迹和认知。

商业进入“慢钱时代”。而武汉一年一个大动作的变化让人向往,让人忍不住地窥探。

在变化中,如果一时间看不清楚,那么就想想武汉人雷军的那句话吧:“想五年,看三年,踏踏实实干一两年。”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感性城市SCity,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