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乐村、师惠邻里中心焕新,探寻存量改造的秘诀

赢商网 李磊   2024-05-11 15:27

核心提示:围绕“场景重构”和“内容升级”展开,赋予建筑新的功能意义和价值,实现项目的长效经营。

随着消费升级,以及商业存量时代的到来,消费者越来越注重消费体验以及商业的色彩、变化和可玩性,而大多老旧的项目缺乏吸引力和核心竞争力,因此近年来,“城市更新”和“商业存量改造”成为了热门。

在苏州,早早便有由旧菜场改造而来的双塔市集,借由《梦想改造家》这一节目火爆出圈;此后又有日式风情街淮海街以更加活力、年轻的姿态重新回归大众视野。此后,苏州泰华商城、新城邻里中心、观前街•开元里、苏州印象城和苏州狮山天街等商场纷纷对场内空间进行改造,以焕新的面貌为消费者带来持续惊喜。

在刚刚结束的4月,苏州又有两个存量商业重装开业,分别是位于姑苏区乌鹊桥路两侧的商业街“乐村”和园区的师惠邻里中心。两个项目均围绕“场景重构”和“内容升级”展开,赋予建筑新的功能意义和价值,实现项目的长效经营。

“场景重构”+“内容升级”,开启全新商业体验

乐村项目由歌林商业打造,位于乌鹊桥路53号、68号大门以南,涵盖乌鹊桥路两侧,为临街开放式布局,盘活了3379平方米闲置载体。

项目整体采用复古雅痞风格结合现代文化元素,打造匹配姑苏古城特色,兼具现代青年潮流审美的建筑设计,为消费者提供沉浸又具备松弛感的购物娱乐空间,汇集创意餐饮、潮流买手店、手作文创百货、文化策展空间、新概念咖啡烘焙、餐酒吧等创意商店,包括20余个苏州首店、主理人店。最受欢迎的场景当属乌鹊桥网红墙,白墙、帷幔配上“苏州”“乌鹊桥”的红色字体,充满了文艺与复古的气息,让这里成为了新的网红地标打卡地。

师惠邻里中心位于园区湖西片区,是园区邻里中心发展有限公司开发运营的第3个项目,于2004年5月30日开业。此次焕新升级,在便民、惠民、利民的基础上,更贴合周边居民需求、更迎合消费群体口味、更体现园区时尚化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引入了wave pizza、礼记、zaku等众多富有特色的主理人品牌,升级邻里生鲜菜场购物体验,同时打造多彩WeWalk街区,进一步探索创新型社区商业发展、提升便民服务质量,为百姓营造暖心的“家门口的幸福生活”。

图源:邻里中心公众号

乐村和师惠邻里中心凭借“场景重构”和“内容升级”的打法,成功盘活了存量空间,类似的案例在商业地产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不胜枚举。探究这些改造之后运营良好的项目,我们会发现,除了内容和场景的更新,他们大多还有以下共同特点:

以情怀制造话题积蓄流量

改造之后爆红的项目,大多会制造相应话题贯穿项目改造的全程,从改造前到改造时,再到开业重启。改造时项目本身的重启,同时也是一个与消费者情感联系的契机。因为存量项目不仅是老旧物业,同时也是一代消费者的情感回忆。

回忆是制造话题的素材,改造前的情绪蓄水、改造后的仪式重启、日常运营里的情感强化都是维护核心客群的有力工具。具有仪式感的活动和场景可以唤醒消费者对与项目相关的过往经历的回忆,加强其与项目的情感链接和关注度。

有保留的改造,以传统对抗多变

文化符号和精神内核的延续,是激发新兴消费者最有力的武器。快速迭代的技术为商业带来了有史以来变化最快的消费市场。

经营者一方面需要及时更新以适应新的市场;另一方面需要提取项目的精神内核,以最传统的文化符号吸引最难以捉摸的下一代消费者。鲜明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能深入人心地打动消费者,让品牌整体形象和价值观润物无声地触达大众,并在更广泛的地理范围内进行传播。

结语:时下,国内外都有一批优秀的旧改项目、城市更新的案例,但并不能作为“模板”照搬,重要的是参考其经验,并结合项目当地实际,从所辐射的“人”出发,并要对未来生活有所洞悉和预判,只有如此,才能够跟消费者无缝对接。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