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依然呈现双速发展态势,但中国消费者在家消费增速持续下滑,达到5年新低,而美食外卖和在外消费则异军突起。
截止到2014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2.86万亿人民币,在整个网上零售发展已较为成熟的背景下,增长率(45%)依然维持高位,网上零售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占比已超过10%。
日前,福布斯发布了2015全球富豪榜。今年全球亿万富豪的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1826人,总资产高达7.05万亿美元,而去年这一数字为6.4万亿美元。今年的榜单上共有290名新晋富豪,其中71人来自于中国,占到24%左右。
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大街上越来越多的服装店面关门了,或者贴上了“转租”的告示,而且往年这个时候,正是各大服装品牌开经销商大会的时候,热闹非凡。而今年的经销商大会异常平静。
传统的商业布局方式已不再适应这个时代!传统的渠道布局是请明星代言,用钱砸广告、然后广招商。但是现在的人更相信朋友圈里的分享,更喜欢消费之后给予评价,而且他们很愿意分享对产品的体会!
2014年,中国的男装品牌业绩都出现了急速下滑,甚至出现巨额亏损。继运动品牌之后,男装业也步入了寒冬,开始集体沦陷。
今年开始中国的快消品企业就面对一股“暗流”的侵袭,这股暗流究竟是什么?能持续多久?传统的商业布局方式已经不再适应这个时代了!尤其是“渠道变革”时代到来了!中国的快消品行业该如何转型?
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近三年增速明显放缓。增长率由2011年第二季度的15.0%降至2014年第一季度的4.6%,为三年来最低。尽管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的增速已经放缓至个位数,但仍然高于大部分亚洲主要市场。
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在各领域及各级别城市增速明显放缓;购物者光顾实体渠道的频率在减少,而新兴的电子商务渠道则持续保持爆炸式增长;纵观我们重点关注的26个品类,外资品牌整体而言市场份额在过往两年持续下滑。
日前由凯度消费者指数与贝恩公司联合发布的《2014年中国购物者报告》指出,近两年中国快消品市场增速严重下滑,中国本土品牌市场份额明显提升,尤其是在包装食品、饮料品类中占据霸主地位。
昨日,知名管理咨询公司贝恩公司与凯度消费者指数连续第三年合作推出的针对中国快速消费品市场《2014年中国购物者报告》指出,面对市场增速放缓以及来自本土品牌的严峻挑战,外资品牌感受到了巨大压力。
在谈超市品类即快消品利用O2O营销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样的企业适合做O2O?在O2O依赖模型的坐标系里,需要考虑对线下体验依赖度以及电商的渗透率。
招商路凯大中华作为中国领先的托盘循环共用服务商应邀参加了此次高峰会,发表了题为“带板运输在快消品供应链的应用”的主题演讲,并分析了带板运输为供应商和零售商的供应链带来的创新和变革。
此次国美与其他电商再快消品的打法不同,为增强用户粘性,国美通过打造“国美生活圈”,即在现有的1亿会员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基于社交、通讯、购物和生活的体系,来促进快消品的销售。牟贵先同时表示,快消品前期不会考虑盈利,而更注重挖掘客户需求。
近期从国美在线内部流出的一份“K1计划书”,则已经透露出国美在线图谋快消品的野心。据介绍,K1计划的官方解释为“快消品行业的NO.1”的缩写,国美在线将在包含食品酒水、母婴、美妆个护、生活用品等20多个品类实现快消领域的全面抢滩,由此可见国美在线此次对快消品类上线的重视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