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价值发掘不足
一般的产业地产开发,大多是由土地供应方低价将地出让给开发方,开发方出资建设一些低档厂房,出售或者出租给企业进行生产,在这种开发模式下,企业缴纳的税款是土地唯一的价值体现。对于土地供应方而言,片面的追求税收,而忽视了土地价值的充分利用,无形中导致了土地的低价值利用。
(二)低端重复建设和同质化
众多的中小城市,争相建设工业开发区或者高新开发区,建筑形式多以工业厂房为主,没有形成比较优势和产业利益互补,同业竞争、同项目竞争明显,由于同质化竞争产生重复建设,效益低下。
(三)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了追求优惠税收和低成本而聚集的企业,没有产业聚集的趋势,不能健康发展。产业园区被经营者定位成低档厂房,其招商[简介 最新动态]本身就缺乏规划性和统一性,对入住企业没有一定的要求,加之一些企业为了追求低成本,入住企业必然档次参差不齐,产业结构混乱。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现实条件下,某些产业需要不断升级,而大多数产业地产由于产品价值低,不具备支撑产业升级的可持续性,面临拆迁的危险。
(四)“伪产业地产”开发泛滥
不少项目实际上借产业地产开发之名,行房地产开发之实。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园区开发房地产受到政策的限制,开发企业对政策监管采取变相的被动抵触;另一方面,产业地产专业门槛高,开发企业自身不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只有沿用传统地产开发模式。
传统思维、模式运用到产业地产开发的造成的直接后果:
1、产品延续了住宅或者商业开发模式,与所定位的产业需求难以形成对接。
2、降低了土地价值利用和资源使用效率。
3、降低了投资收益。
上述项目的市场表现,最终突出的体为项目的操作周期延长,产品在市场中难以得到消化。最终导致开发企业的投资,获利困难或者是分期开发难以推进,土地长时间闲置。
(五)配套规划建设不平衡
很多产业地产,只管引进产业,没有均衡考虑商业、居住等必要的合理性配套需求,使区域发展出现失衡。为园区配套的住宅市场开发中,普遍情况是配套住宅大部分都被园区外的购房者消费。
一方面园区原有产业定位以工业、制造业为主,蓝领占园区人口比例较大,支付能力存在局限。另一方面,园区住宅产品在开发企业的市场思维主导开发下,以中高档项目为主,对应的人群是城区富裕人群。由此造成人口对流循环,给交通带来极大的压力,例如北京的亦庄开发区。
上述问题的原因在于,对产业园区发展的认识、把握能力不足,对产业规划及区域平衡发展的策略准备不足,使原本可以妥善解决的问题矛盾化。
(六)产业落地的硬、软环境缺失
比较突出现象是,中小企业的异地注册办公。很多国内的中小企业,往往出于享受优惠政策的考虑,将企业的注册地安排在各类园区,而实际办公、经营场所在园区以外的城市商业区。
这种现象集中体现了产业园区在中小企业办公用房方面的不足。一方面产业园区适合中小企业的办公用房不足,导致项目的可选择性和产品价格、产品品质方面的竞争力与市区写字楼存在差距。另一方面,办公用房的软环境建设落后,缺少社会、人文、企业发展环境等方面的柔性因素,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产业地产作为商业地产的新赛道,只有打造成现代化的新型智慧商业园区,才能顺应未来的发展,达到产城融合的效果。
关键词:产业地产 2024年02月26日
该地块位于石岐区康华路东侧,土地总面积53672㎡(折合80.5080亩),容积率≤1.0,计容建筑面积≤53672㎡。
12月13日,山姆会员店落户佛山签约仪式在顺德华桂园举行。现场,广东顺控城投置业有限公司与山姆(上海)投资有限公司进行了签约。
数十年的扎根史中,投资与金融一直为中信在上海的的主业,但在寸土寸金的黄浦江边上,没有一个企业会选择无视地产基建业态的布局。
成交的世界大观地块位于天河牛奶厂板块,将规划建设特色商业、景观水道、小学、城市公园等,而项目容积率仅1.9-2.2,周边多数为豪宅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