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商网深圳站报道)2014年以来,百货业生存环境面临更为严重的挑战,这一年,关店止损、利润下滑等字眼时时跟随,而到2015年更是如此。最新消息显示,五家上市百货公司发布半年报中,无一例外均显示利润下滑。毋庸置疑,百货商场正遭遇着寒冬。
于此同时,从深圳起家的天虹商场日前传出消息称自今年8月份到明年2月份将关闭东莞厚街以及福田各一家店;另外,一个更为备受大家关注的则是万达集团旗下的万达百货曾表示将关闭40家门店。
一边是百货企业不断关店断臂自救止损,一边则是百货企业欲转型升级,不断加大电商投入等,难道百货业真的不行了吗?
百货关店止损
相关资讯显示,不仅以天虹商场、万达百货为代表中资百货企业频频关店,以百盛、玛莎百货、尚泰百货等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同样面临一样境遇,甚至退出中国市场。
那么,今年首七个月究竟有哪些百货企业频现关门消息,又有多少门店关闭呢?其中,天虹商场本月将关闭厚街门店、已关闭成都、成都泉州三家门店,据透露,天虹商场还将关闭福田一家门店。而大家更为关注的万达百货则于今年上半年关闭10家门店,并曾表示将关闭国内40多家门店,几乎为其门店总数一半。
金鹰百货除已关闭合肥两家门店外,还将于8月份关闭昆明南亚店;天津远东百货、亨泰百货、津乐汇百货等均传出关店消息;王府井百货也已关闭湛江、株洲、抚顺等门店,并决定终止原承诺对重庆王府井解放碑店、武汉王府井等4个项目装修改造投入;华堂则表示将关闭北京所有赤字门店,而其在过去一年已关闭望京、西直门、北苑、右安门4家门店。
不仅仅如此,有着外资第一店美誉的马拉西亚百货百盛自2012年至今已关闭8家门店,英国最大连锁零售商玛莎百货于今年8月份前将关闭在华5家门店,也就意味着玛莎百货在华门店将缩减为10家;泰国最大连锁百货家族企业尚泰百货将于下个月关闭其成都店,而这也就意味着尚泰百货在华全军覆没
………
以此形势,关店潮或还将加剧。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开业门店已与关店门店相当。而另有数据显示,仅去年一年外资百货商场关店数量便达141家,本土百货商场也有多达60家门店不再营业。
毫无疑问,这些关闭门店都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亏损,而为了止损,许多百货企业调整方向便是关闭门店。
战略调整升级的十字路口
诚如天虹商场提到,停止营业是战略调整需要。而万达商管公司总裁曲德君也于日前正式对万达百货部分门店调整予以回应。曲德君表示,随着购物中心和电商的发展,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方式正发生着巨大变化,大型零售业态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冲击。
其实,不单单万达百货调整基于上述原因,大部分百货关店均受到电商等影响,且百货业体验性差,存在千店一面情况,加之房租、人工等费用的持续上涨以及经营管理体制落后等诸多不利因素,迫使中国百货业转型发展。
然而,外资百货面临的困境还不仅仅如此。由于对中国市场不了解,而把国外运营模式搬进中国。且外来百货企业未能及时顺应市场和环境的变化而作出调整,商业模式过于呆板等都导致这些企业在华遇阻。
而于战略调整、转型方向上,如此前透露万达百货部分门店做法则是加大体验类品牌引进,尤其是将重点加大对餐饮、娱乐以及儿童业态的引入。部分企业则通过自建电商平台或联合互联网企业,线上线下融合联动,打通全渠道营销。例如,证券日报里称,万达百货或与飞凡网进行线上线下对接,银泰百货则推出线上购物网站等。
有业内人士也表示,除加大电商投入外,在定位消费人群与定位商圈上需做功夫。然而,传统百货行业仍在转型摸索期,且现在真正转型成功的案例非常少,也就是说,百货业重生前的阵痛将会持续下去。
(以上部分数据资料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地产新干线、综合整理网络相关资料)
苏州天虹商场与苏州国通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书,租赁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苏州吴中中心城区项目部分物业,用于开设购物中心。
2月27日晚,天虹商场发布2017年度业绩快报,营收同比增长7.31%至185.36亿,净利同比增长37.03%至7.18亿,营业利润同比增长37.20%至9.23亿。
12月28日,天虹商场公布其市场化股票增持计划,拟通过公司及下属子公司员工增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18亿,增持计划的总人数不超过242人。
年内传统零售收购成交案例共7宗,成交金额猛涨380%至554亿,其中比较出名的是武汉中商收购居然新零售,苏宁收购万达百货、物美收购麦德龙。
用时4个月,苏宁易购线下百货完成苏宁智慧零售系统的全面切换,已经更名为苏宁易购PLAZA的万达百货,正式融入到苏宁大体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