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一年后,阿里巴巴再度面临大考。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以68美元的发行价成功上市,成为史上最大IPO。首个交易日大涨38.1%。全球媒体为之惊呼。马云兴奋的表示:“今天,我们收获的不是钱,而是人们的信任。”
今年4月,阿里的股价在80多美元徘徊时,《巴伦周刊》曾高调预测阿里的股价能够涨到125美元,因为其“每股盈利在未来三年将保持30%-40%的增长”:
世事无常,如今阿里巴巴股价不仅没有如巴伦预期得那样上涨,而且已经跌破发行价,截至上周五报64.88美元。《巴伦周刊》也一改之前的乐观,在头版头条刊登3000字长文,预言阿里股价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下跌50%。
短短的五个月时间,《巴伦周刊》对阿里的看法出现180度大逆转,目标价从125美元跌至30美元,究竟原因何在?
《巴伦周刊》首先指出,阿里的估值与竞争者相比依然偏高:
彭博数据显示,52名追踪阿里巴巴的分析师中有45名依然给予阿里买入评级……各券商的平均目标价95.5美元几乎比现价高出50%。但说实在的,下跌50%看起来更现实一些。如今阿里巴巴的市盈率为25倍,应该向eBay 15倍市盈率靠拢才对……
接着,《巴伦周刊》警告了阿里巴巴面临的严峻竞争形势,以及中概股IPO之后从热捧到冷却的传统。
文章还批评阿里巴巴的公司治理结构不清,利益冲突,假货流行以及各种令人质疑的商业操作。
当然,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文章集中火力对阿里巴巴的大量财务及运营数据进行了质疑:
投资咨询公司JCapital创始人Anne Stevenson-Yang一直密切追踪中国的电子商务行业,尤其是阿里巴巴。她对于其增长数字百思不得其解。她发现“阿里巴巴财报的数据与已经与中国政府的整体零售销售、消费支出或电子商务数据严重脱节。”比如,阿里巴巴称有3.67亿用户,这基本上与中国官方公布的网络购物总人数相仿。以及,阿里称用户在其网站的购物开支(人均每年1215美元)比美国网上购物平均开支要高出26%。考虑到美国消费者更加富裕,且电商生态更为发达,这一数字是否合理呢?
1215美元的人均年开支与中国2260美元的年均消费开支相比同样过高。这意味着阿里巴巴用户每年在淘宝和天猫上的消费占到其总消费的一半以上。尤其是考虑到阿里并未涉足餐饮、住房、交通等领域。
比如,阿里巴巴称,在过去的四年中,用户量的复合增长率为39.1%,2011年六月为9800万人次,2015年六月为3.67亿人次。然而,几乎在同 样的时间段内,中国互联网中心所做的两年一次的全国性调查显示,中国的在线购物人数复合增长率为23.5%,从2011年6月的1.73亿人增长为 2014年12月的3.61亿人。对此,阿里发言人称,该国家机构统计数据偏低。
文章最后总结称:“在事实面前,华而不实的财务报告将不再带来帮助。未来几年,马云以及信任他的投资者将会理解到这一点,而这不会是一件好事。”
巴伦的观点立刻受到了阿里的回应。阿里巴巴在一份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的公告中表示,《巴伦周刊》的报道基于错误的计算,包含事实性错误,并存在断章取义。
最新发布的《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马云以财富3150亿元再次登顶中国首富,列全球第21位;马化腾、许家印分别排名中国第二、第三!
据企查查显示,马云已转让出清淘宝股权,张勇等五位高管接盘。对此,阿里表示这是正常且普通操作,并称马云从未转让和退出淘宝的股份。
阿里旗下银泰、高鑫零售、盒马均被传出要卖身,京东持续加码线下。对这些大厂而言,战略和抉择不会一成不变,如何活得更好才是永恒的命题。
12月20日,有媒体报道,阿里CEO吴泳铭已经做出了一系列资本规划,盒马已经在考虑出售。对此,盒马方面对媒体表示,该消息为不实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