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玩轻资产9种模式、案例与样本:需“情有独钟”

明源地产研究院 作者:王亚辉   2015-10-08 13:40
核心提示:当规模化不再是拯救房企的唯一路径,现金流成为维持生计的重要血脉,不做“大”就做“精”,或者做“轻”,或许可成为许多想在地产行业断腕求生的中小房企的共识。

  2014年度销售额百亿以上的房企有76家,TOP50的门槛陡然提升至154.3亿,而其中千亿规模的房企达到7家。那么,是不是规模越大就越赚钱?截至笔者写稿时的Wind数据统计,在已经公布2015年中报的71家房企中,近半数净利润出现下滑,少数下滑幅度超过了50%,还有多家亏损。

  与此同时,在“惜贷”的大背景下,加之销售节奏遇阻,很多中小房企消失的主因在于资金链断裂。那么,当规模化不再是拯救房企的唯一路径,现金流成为维持生计的重要血脉,不做“大”就做“精”,或者做“轻”,或许可成为许多想在地产行业断腕求生的中小房企的共识。

  【中小房企玩“轻”模式,先泼两盆冷水】

  中小房企的资金实力、管理能力、项目资源、品牌知名度、融资能力和人力资源等,相较于规模型房企有明显劣势,且经营风险更为突显,也因此中小房企危机感更重,转型意愿更加强烈,但过程中远非一帆风顺。

  1.不是想玩就能玩

  实现轻资产运营,首先,中小房企需要对整条供应链有较强的把控能力,这一能力对于万达、万科等规模型房企不在话下,但对于中小房企而言,这种能力往往尚为欠缺。

  其次,需要领先的运营能力。在核心的开发环节,许多中小企业当前所体现的运营能力和效率都差距甚远,标准化水平及供应商库的质量也远未达标。

  再次,需要更高的专业性。与重资产模式相比,轻资产对资源整合、项目管控、服务意识、组织保证等的要求都更高、更专业。

  复次,需要更为创新的创业团队。否则欠缺轻资产化落地的人力和智慧支撑。

  此外,对于商业地产领域的轻资产转型,对房企品牌、商业资源、专业水准的要求很高,一来要有已成功运营的明星案例,二来具备大量的品牌资源及匹配的人员储备。即便是万达,也是从建造成本标准模块、交钥匙工程、信息化的商业管理到建立融资管道,一步步走出来的。

  2.不是想轻就能轻

  以基于品牌和施工建筑等优势开展的项目代建模式为例,房企承担开发任务,合作方承担全部或大部分资金,这对于房企而言可能是轻资产,但对于合作方而言,仍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难以称之为轻资产。

  此外,作为舶来品的“小股操盘”,国内从万科开始,朗诗地产也借之发展房地产业务,不再主张单一股权,而是以持少量股权负责项目开发管理,并收取相应开发管理费用等。这一模式也有人质疑不属于轻资产模式,因其在开发阶段的总投入并未减少。

  【中小型房企“轻资产”化要玩“情有独钟”】

  轻资产的原理在于“以小博大”,中小房企“轻资产”化的核心,应基于业务线选择、价值链定位及可整合的资金资源,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稀释企业风险,放大效率优势。

  首先,应根据自身优势和市场环境选择适合的产品线,究竟是做住宅、商业地产还是文旅地产、养老地产乃至工业地产。

  以日本积水地产公司为例,聚焦于住宅,在1970年首次推出工厂化生产组合式钢结构住宅,1987年推出组合式木结构住宅,即住宅产业化。其80%的建造环节都可以在工厂完成,生产房屋构件只需几分钟,现场打桩只需3个月,尽管经营利润率只有10%左右,但凭着高周转,其过去十年平均总资产回报率达到40%,如果考虑财务杠杆,净资产回报会更高。而传统开发销售周转率只有0.6、0.7倍,回报率低于10%。

  其次,应基于自身的人力和价值优势,选择房地产开发环节的某一环作为自己重点突破的发力点,究竟是在拿地、设计、开发、销售、物业管理环节还是管理运营环节,以及与规模型房企相比的资源、与其他房企相比的优势何在,锁定领先于同行的某些重要环节。

  以美国为例,其房地产行业在资本运作、设计规划、拆迁征地、建筑施工、销售租赁、物业管理等产业链环节都有非常专业的企业,这些企业基于专业化优势,往往会成为这一环节最具竞争力企业。

  再次,随着产业链的延伸,中小房企还可以借助增值服务或资本杠杆,来放大自身效率优势,比如提供溢价收益、物业管理、商业运营等增值服务,或是运用证券化平台、基金平台、私募债券平台,打造更多的金融资本组合。

  提供投资开发、建设施工、后期物业管理服务等专业服务,将是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中小房企应打磨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科研支撑能力和专业的品牌经营能力。

  【9种模式、案例与样本,你适合哪个?】

  笔者认为,真正的轻资产模式,在于对所有参与方而言,资金都较少,风险被分散,且能产生高价值的收益。

  模式1:联合开发模式

  房企通过跟房企、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进行双方或多方的土地、资金、品牌、技术等合作和资源整合,共享利润、共担风险。以下为搜集到的2014~2015年联合开发案例。

  (注:上表由明源地产研究院综合整理)  

  联合开发,有利于房企加快轻资产步伐,可增强房企在采购环节的议价能力,体现规模效应,有助于品牌效应提升,与此同时,房企经营范围拓展,可减少市场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

  由上表可知,联合开发多存在与多家房企之间、房企与金融机构或企事业单位之间,其演变趋势,在于强强联合、专业与专业联合、专业与资本联合。

  模式2:房屋众筹模式

  上海有开发商尝试让目标客户群参与集资建房,共同拿地、开发,这种模式除了前期分担资金风险,还可以在销售之前,基于让目标购房者购买金融理财产品的办法蓄客。可谓一举两得。当然,这过程中要注重工期和产品质量,以及收益分配方式。

  模式3:综合运营服务模式

  单一的品牌输出模式容易受限于后期执行力,如何在输出运营能力和品牌的同时,避免执行力短板对产品和品牌的伤害?

  以沿海集团为例,其旗下分四大板块——沿海创投、沿海创展、沿海创建、沿海创想。其中沿海创投负责地产专业投资银行服务,沿海创展提供系统运营、专业管控和品牌服务,沿海创建服务于房地产施工管理服务,沿海创想负责生活服务与金融产业服务。四个板块独立面对市场,既独立运营又相互协同。沿海创投拿到的地可以选择由沿海创展开发,沿海创建建造,这种模式可扩展到市场上的其他公司。同样,沿海创展与沿海创建做自己项目也要面临外部公司的竞争。

  模式4:社区O2O服务模式

  从房地产开放商转变为社区服务商,整合线下资源,为业主提供一站式的社区O2O服务,同时经此掌握用户“大数据”,进一步开发业主潜在价值。在此过程中,可通过实施标准化、集约化、自动化的服务来降低物业管理成本、提升效率,提高物业服务的盈利能力。

  其代表性的尝试是社区服务应用APP,该软件整合了O2O、商品服务、智能管家、连锁经营等板块,可为业主提供物业费停车费缴纳、投诉报修、小区通知、生活超市等十多项服务。

  模式5:商业运营输出模式

  这一模式针对商业地产。房企提供从前期定位规划、招商到开业及后期运营管理的全流程支持,以及管理团队、技术团队的输出。品牌企业转变角色成为一家独立的商业公司,以轻资产的模式进行快速扩张。

  商业地产领域三种主流的轻资产运行模式,一是以运营商为核心,投资机构作为财务投资人的类资管模式,如万达;二是以投资机构为核心,运营机构作为受托管理人的基金模式,例如美国西蒙、铁狮门等;三是集运营与投资为一体,运营机构同时作为投资管理人,打通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与投资退出整条产业链,例如凯德。

  其中,良好的资本运作能力、运营管理能力是重要依托,优化资产组合、提升整体投资回报水平是推进力,严控风险、把握行业周期是成功的保障。

  以商业地产后起之秀红星商业为例,其轻资产模式在于接洽中小房企或外行的合作方,入股或纯代管商业项目。在这过程中,会优选代管项目,做红星自己的品牌购物中心。红星商业除运营红星集团自持项目外,也会全国寻求代管商业项目。

  模式6:既有社区转换用途

  例如养老地产的轻资产化,对既有社区及房产进行适老化改造。不同房企在这一领域有不同做法。一般而言,在于将适老产品植入成熟的城市社区,从规划、开发、运营、服务整个环节,提供适合老年人的产品和生活配套,满足老年人与子女相对独立且共同居住的需求。

  其主要做法是在社区中规划建设适老住宅和老龄公寓,结合会所和社区配套,增设“老人大学、活动中心、康体中心、日间照料中心”等基础配套,打通社区与街道卫生、医疗、文体设施等的功能衔接,发挥综合效益。

  模式7:搭台唱戏的平台模式

  例如做文化创意地产的轻资产化,江苏一德凭借自身的大平台给实力“创新型企业”唱戏的做法,一方面解决了一德“做大文化产业需要一批能人”的人才供应问题,另一方面又实现了“用平台”挣钱的轻资产玩法。

  一德旗下的十多家专业化文商旅类型公司,实则是由一批独立的创新型企业老板负责,这批老板在各自业务领域是“顶级业务型选手”,一德会主动去找寻这些在文化细分领域有创意、有能力的老板,把他们召集到一德的大平台之下,用一德的平台支撑他们发展。

  这样一来,一方面解决了做文化产业的人才难题,而且形成了独具竞争优势的生产力构架和生产关系构架;另一方面可用品牌换规模效益,一德甚至鼓励内部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出去当这样的老板,合作共赢。

  模式8:连锁特许经营模式

  早在房地产市场化之初,中体奥林匹克花园就利用独一无二的品牌资源,在国内房地产界率先提出“连锁特许经营”模式,即由中体输出奥林匹克花园的品牌、管理方法、技术支持和经营模式,单纯赚取管理费,扩大和增值企业品牌。

  模式9:“非控股直营”模式

  2008 年“阳光100 非控股直营”模式推出。该模式是在项目所有权与管理权分开的前提下,通过阳光100 品牌和管理的介入,实现项目增值,突破了土地资本的制约。这种方式形成的资本杠杆,以较少的资金就可以做成更多个项目,大大的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明源地产研究院 作者:王亚辉,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