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洲控股首涉境外地产 56亿进军香港房地产开发市场

观点地产网   2015-10-09 11:04
核心提示:9月30日,深圳市中洲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和外部融资的方式,通过全资子公司中洲投资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收购坚利集团有限公司所拥有的目标公司100%股权。

  在收购上海中信君廷名邸之后四个月,中洲控股再度出手收购项目,这一次瞄准的则是从未涉足过的香港房地产开发市场。

  9月30日,深圳市中洲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和外部融资的方式,通过全资子公司中洲投资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收购坚利集团有限公司所拥有的目标公司100%股权。

  这也是中洲控股首度涉足境外房地产开发市场。透过此次收购,中洲控股将获得目标公司所持有的位于香港新界沙田区坳背湾街1-11号的“沙田市地段第75号及丈量约份第176约地段744号余段房地产开发项目”。

  为完成收购,中洲控股(香港)需支付包括对价共计14亿港元;沙田项目若进行开工建设,还“必须先向香港政府办理补交地价的手续”,此前核准应补交地价为42.31亿港元。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粗略计算,剔除建设、营销等费用,仅获得沙田项目中洲控股便需支付56.31亿港元(约人民币46.16亿元),这几乎等于其2014年全年的合同销售金额,以及2015年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的2.5倍。

  截至发稿时,观点地产新媒体未获得中洲控股相关人士的回应。不过在熟悉中洲控股的分析师看来,在资金压力与经营利润之间,中洲控股显然已倾向于后者。

  “估算下来,沙田项目的成本价在6万港元/平方米左右,销售价格在10万港元/平方米左右,虽然收购价款高,但未来获利空间也大。”

  56亿首涉境外地产

  据中洲控股披露,此次交易中,Asian Growth Properties Limited(AGP)是卖方坚利集团的100%控股股东。中洲控股通过实际控制人控制的其他企业中晟置业有限公司,与AGP的控股股东爪哇控股签署《期权协议》,支付2.8亿港元获得与坚利集团、AGP签署购买相关股权购买协议的权利。

  其后,中洲控股(香港)与卖方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交易对价为11.2亿港元,包括购买目标公司100%股权,以及针对目标公司及AGP的债权的价款。

  为完成本次收购,中洲控股(香港)需支付的款项包括上述交易过程中对价2.8亿港元以及对价11.2亿港元,共计14港元(需相应调整)。据此,中洲控股(香港)获得卖方持有的房地产项目的子公司AGP(Sha Tin)Limited。

  资料显示,AGP(Sha Tin)Limited注册成立日期为2004年5月12日,已发行股本为1股普通股股份。该公司的主要资产为香港沙田市地段第75号及丈量约份第176约地段744号余段房地产开发项目,项目规划皆为超高层精装住宅,建筑层数从35层至43层不等。

  具体而言,沙田项目用地面积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69万平方米,其中不可销售面积5.26万平方米;在可售建筑面积8.43万平方米中,住宅占7.72万平方米,停车位313个,可销售车位占257个。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沙田市位于九龙市区以北,大埔区以南,近15年来已从荆棘遍野的荒芜园地跃升至香港的住宅区之一,区域内的九广铁路也是来往九龙至罗湖重要交通工具。截至目前,包括嘉里建设、信和置业等港企先后入驻沙田市。

  同时有统计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来,沙田市的平均房价基本维持在10万港元/平方米以上,其中2014年11月均价一度走高至12.2万港元/平方米。今年8月,沙田市单月成交住宅160套,均价10.21万港元/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获得沙田项目,中洲控股也需要付出较为高昂的代价。据其披露,沙田项目若进行开工建设,必须先向香港政府办理补交地价的手续。经香港地政总署沙田地政处于2015年9月1日核准,应补交地价为42.31亿港元。若加上支付的对价,仅土地获得环节便已斥资56.31亿港元。

  不过中洲控股强调,根据香港地政总署沙田地政的相关规定,AGP(Sha Tin)在2015年9月30日前未接受上述价格,则补交地价事宜进入复议程序。

  负债与利润考量

  翻查中洲控股的发展历程,其最早可追溯至1984年9月,前身为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准创立的“深圳市工程开发公司”。成立至今,其已先后在深圳、成都、大连、上海、惠州等地投资开发住宅、商业、写字楼、酒店等物业。

  截至2014年底止年度,中洲控股共计录得合同销售金额48.51亿元,完成年度目标104%,同比增长123.04%;房地产开发投资58.95亿元,同比增长326.04%。

  2015年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也达到17.96亿元,同比增长155.36%。同时,该数据并未包括5月收购获得的上海君廷项目产生的15.55亿元销售额。

  而按照中洲控股的战略目标,从2014年起,未来三年销售规模年复合增速要达到50%。外界普遍指,中洲控股的土地储备主要位于上海和深圳等地,包括深圳共计83万平方米的项目资源,在一二线城市及其它重点城市发展也成为主要手段。

  一位长期跟踪中洲控股的分析师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表示,相比于上海、深圳,中洲控股此次收购香港沙田项目的“想象空间”更大。据其估算,目前沙田项目的平均建筑成本在6万港元/平方米左右,按照沙田目前10万港元/平方米的均价入市,项目未来的货值也有望达数十亿。

  “香港目前出让的土地很少,由此导致新房供应量也很少,考虑到沙田片区本身具备成熟的配套,未来获利能力还是比上海、深圳的项目好点。”该分析师称,中洲控股或许正是看中项目的发展潜力,才进行此次“机会性投资”。

  尽管如此,对于中洲控股而言,收购沙田项目及补交土地价款涉及的56.31亿港元仍是对其资金的一大考验。据观点地产新媒体比较,56.31亿港元(约人民币46.16亿元)几乎等于该公司2014年全年的合同销售金额,以及2015年上半年合同销售金额的2.5倍。

  中洲控股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其坦承收购目标公司后,“资产及负债规模会增加,同时也会带来资产负债率的提升”,但表示“香港的融资环境相对宽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使用压力。

  对此,上述分析师对观点地产新媒体解释称,一般而言,企业在香港收购的项目基本由香港公司承担融资工作,大陆的资金难以调动出去。因此,中洲控股(香港)将是融资的主体,目前尚未知悉该子公司能否具备在港发债融资的资质,不过仍可通过银行贷款及其它融资产品获得资金。

  “香港的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在这里办理融资业务也将承担更少的成本。”分析师指,境外资本市场的贷款利率要低于国内,有些地区贷款年利率能达到3%左右,而国内的基准利率可能要在5%以上。   

  除此以外,由于香港的金融机构相对发达,融资工具较多,企业在香港有一定发展基础后,可以与当地银行建立起良好往来,从境外资本市场获利。

  另有不愿具名的港股分析师在接受观点地产新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在中洲控股这场56.31亿港元的收购中,公司各类有息负债肯定会增加,但与此同时土地资产也在增加。“香港目前的利息不算高,只要沙田项目能卖出去,中洲控股的负债压力就能得到缓和。”

  不过其转而指,沙田项目以住宅为主,这方面香港购房者的需求也较为稳定。但由于中洲控股尚不属于一线梯队的房企,首次进入香港市场后的项目品牌溢价或不如当地房企。在此情况下,除了加大宣传力度,适度的价格折让或也将成为其吸引购房者的一大手段。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观点地产网,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