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高铁通车!成渝两地沿线商业“动”起来

赢商网重庆站   2016-01-06 11:13
核心提示:早上在成都太古里感受不一样的“天空”,体验太古里的古老街巷与现代时尚的碰撞,中午就可以到重庆的朝天门吃碗小面,在重庆解放碑感受重庆城市经济心脏的“跳动”。如此以来,势必会促使两地开发商合作的升温......

   “高铁一响,黄金万两!”2015年12月26日,成都至重庆的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时间由原来的2小时缩短至1.5小时。据了解,成渝高铁是“十二五”国家重点铁路建设项目,是第三条连接渝川经济带的铁路交通走廊,是沪汉蓉快速铁路客运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都至重庆的运行成渝高铁自成都东站引出,经四川简阳、资阳、资中、内江、重庆荣昌、永川、璧山至重庆北站,全长308公里。全线设成都东、简阳南、资阳北、资中北、内江北、隆昌北、荣昌北、大足南、永川东、璧山、重庆北等11个车站。另外,由于沙坪坝综合枢纽工程仍在施工中,高铁暂不停靠沙坪坝站,直接到达重庆北站。

  渝高铁通车后,大大缩短了成渝经济带城市群之间的时空距离,成都和重庆正式纳入一小时经济交通圈,沿线城市也“翘首以盼”高铁的红利。业内人士表示,成渝高铁开通后,人口和企业向高铁沿线集聚,会促进当地的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养老地产、旅游地产、工业地产的开发,推动当地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成渝城市群进入一小时经济交通圈

  京沪高铁的今天,就是成渝高铁的明天

  从1952年成渝铁路的绿皮车,到成渝动车开通,再到成渝高铁的通车;从一天时间到2小时再到如今的1.5小时,成渝两地用63年间印证了“交通速度”对“经济速度”的决定性发展。

  高铁的建设,加快了城市间的交流强度和产业循环速度,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11年京沪高铁通车后,其沿线城市GDP较2010年快速增长平均超过8%。“京沪高铁的今天,或许就是成渝高铁的明天。”

  成渝高铁的开通,给成渝城市群的经济带来强劲的拉动作用,除了均已进入一小时经济交通圈外,还进入了“同城时代”。成渝两市之间快速通道的形成,让两地之间的人才、物资、信息以及资金更加密集往来,形成“两城一家”的成渝经济圈新格局。

  业内认识认为,近些年来,在随着成渝两地的经济联系的不断加强,产业互补性强,随着时间的缩短,两地间产业的互补性会进一步提升,彼此间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另外,高铁的开通运行将逐渐形成高铁圈并产生 “高铁经济”,从而推动成渝城市群乃至整个城市群区域经济的发展。

  圆了1亿百姓的“高铁梦”

  成渝高铁将为重庆带来2802万客流

  一条高铁横跨8000万人口的四川和3800万人口的重庆,连接成渝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圆了成渝地区近1亿百姓的“高铁梦”。 成渝高铁通车后,实现两地流动人口比例大幅增加,大量的人流必将带来更大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长期以来,川渝两地的铁路通道也是客货运输最繁忙、增长潜力巨大的交通走廊之一。成渝高铁的运营,加速了客流的流动性与互通性,带动了沿线城市人流的“置换”。据成都铁路局消息显示,元旦小长假期间,成都铁路局发运旅客达到230万人次,其中短途出游的旅客约占200万人次。

  除此之外,根据中长期客流预测,成渝高铁2020年(中期目标)成都至内江客流密度约3148万人/年,内江至重庆约2802万人/年;2030年(远期目标)成都至内江客流密度将达到4160万人/年,内江至重庆将达到3638万人/年。

  业内人士表示,高铁有着极强的人口聚集力,成渝高铁通车后,加快高铁沿线地区人口的集聚效应,当人口达到一定规模后会迅速融为中心城区,加速了当地城镇化进程。同时,重庆和成都的聚合能力与辐射能力将作用于周边更为广阔的区域,在高铁助推下,实现城市外延式拓展、经济横向延伸。

  成渝高铁发挥同城效应

  加速沿线城市的互动与升级

  实际上,成渝高铁的通车,加速推动了成渝城市群步入“高铁时代”。作为中国未来的五大城市群之一,成渝城市群被认为是中国经济重要的增长极之一。据透露,成渝城市群的发展,不仅需要重庆与成都的“双核驱动”,还应将中间地带中小城市群紧密联系。

  因此,成渝高铁将发挥同城效应,带动中小城市的迅速崛起。成渝城市群将以高铁为纽带,以站点城市为基点,整合周边区域产业,形成以高铁为纽带的新型城镇。另外,将继续加强成渝合作,促进成渝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实现“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与成渝城市群发展互相促进。

  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和行动》、《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中有提出,要“依托成渝城市群等重点区域,把重庆打造成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建设成都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把成渝城市群打造成为现代产业基地、西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和长江上游开放高地”。

  成渝高铁的通车,将使永川从“门户型”城市向“枢纽型”城市迈进,将对荣昌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起到推进作用,将加速璧山建设换乘枢纽,改写区域内没有综合交通枢纽的历史,将加快沙坪坝区文化旅游业的跨越发展,重庆经济在高铁时代将稳步起跑加速前行。

  高铁时代下

       看成渝两地的商业发展

  重庆有解放碑,成都有春熙路;重庆有WFC,成都有IFS;重庆有洪崖洞、磁器口古镇,成都有锦里、宽窄巷子;重庆小面走遍“天下”,成都担担面也受八方喜爱……成渝两地有着相通之处,但在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城市功能等城市品牌上却又各自不同。

  从历史文化角度来看,重庆是较为“年轻”的城市,历史文化主要追溯到近代。而成都却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三国、金沙文化等使得成都平原人类居住历史提前了几千年;从区位来看,重庆是山城,是长江上游经济带核心地区,四面被川陕鄂贵等省包围,是可以辐射周边城市发展的中国腹地。而成都是内陆城市,处于中西部地区枢纽位置,是物流商贸集散地;从城市功能来看,成都在交通物流方面不具备先天优势,矿产资源方面较为贫瘠,无法走港口型或资源型城市道路,电子信息、制药业、汽车产业等成为城市发展的支柱产业。对于重庆而言,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集水陆空运输方式为一体的交通枢纽,横贯中国大陆东西和纵穿南北的几条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干线在重庆交汇,重庆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之一,着力壮大汽车摩托车、化工医药、建筑建材、食品、旅游五大支柱产业。

  或因着两地城市品牌的定位与发展的差异,才造就了如今两地商业地产发展的不同。重庆是典型的山城,在商业发展上的显著特点是沿江而立,以商圈发展带动区域商业的升级;而对成都而言,内陆平原城市,土地流转量多于重庆,因此也形成了购物中心很过剩,空置很严重等问题。据统计显示,截止到2015年5月,成都开业运营和规划在建商业综合体数量已经达到132个,总量居全国第一;据赢商网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重庆市(含区县)预计已开业商业项目总数为50多个,总供应量超过600万平方米。

  成渝高铁的通车运营,使得两地联系更加紧密。早上或许还在成都太古里感受不一样的“天空”,体验太古里的古老街巷与现代时尚的碰撞,中午就可以来到重庆的朝天门吃碗小面,在重庆解放碑感受重庆城市经济心脏的“跳动”。如此以来,势必会促使两地开发商合作的升温,对两地商业地产发展遭遇的“瓶颈”有所改善,拓宽两地投资客的投资渠道,同时也造福两地消费者,为他们带来更多的消费选择。

  众所周知,成渝两地均为国内旅游目的地,除了文旅资源丰沛外,时尚现代的消费生活也成为游客首选的重要因素之一。据成都各大商圈卖场透露的信息,成都的奢侈品消费,有5%左右来自省外,85%来自省内二级城市,每到周末各大商场都被来自资阳、简阳、内江等二线城市的游客所占据;据FDKG研究显示,2015年重庆潜在奢侈品消费者达31万之多,然而实际本地消费仅7万多人次,重庆本地消费额17.4亿元,根据预测,到2020年,重庆潜在奢侈品消费者将达到现在的6倍。依此,高铁经济促使两地品牌实现互补,消费群体和消费资料的置换,带动极具消费能力的城市居民到成渝两地旅游购物,进一步刺激两地商业的发展。

  2015年成都把打造“西部购物天堂”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成都正试图探索拓展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的空间和潜力。当然,为了呈现全新的购物体验,重庆一直在身体力行的打造西南地区购物必选之地。软硬实力同步提升,沿着成渝高铁的沿线融入到西南各地,不断的提档升级两地的“文化”、“生态”、“功能”。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