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交易中心竞争越发白热化 云南慢了可不止一步

金碧杂谈   2016-06-30 09:52

核心提示:咖啡交易中心的竞争已经呈现出白热化态势。然而,摆在云南咖啡产业面前的一个尴尬却是,一个已经“夭折”;另一个仍在推进当中。

  6月16日,重庆咖啡交易中心正式营业,并同时与法国路易达孚、德国纽曼、日本伊藤忠等签约,致力于打造中国最大的咖啡电子交易平台、咖啡(跨境)电商平台、咖啡产业链融资增信平台,以及中国咖啡交易结算中心和咖啡大数据中心。

  2015年7月6日,上海自贸区咖啡交易中心揭牌成立。按照计划,交易中心将推动“咖啡电子交易平台”和“互联网+”两翼齐发展,构建“中咖网”交易平台、咖啡创新金融、创咖基地等五大板块的创新发展模式,旨在3年内打造成为亚洲最大的咖啡交易市场。

  时间再往前,2014年7月9日,普洱市政府与云南锦苑花卉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举行项目签约仪式和揭牌仪式,宣告云南咖啡交易中心项目正式启动并落户普洱;仅过了3天,7月12日,由20多家省内咖啡企业联合成立的云南咖啡现货交易中心(筹)在昆明挂牌(后更名为“昆明咖啡交易中心”)。

  不难看出,咖啡交易中心的竞争已经呈现出白热化态势。然而,摆在云南咖啡产业面前的一个尴尬却是,筹建最早、拥有两个咖啡交易中心的云南,一个已经“夭折”;另一个仍在推进当中。

  在此背景下,筹建咖啡交易中心的呼声日渐高涨。然而,云南咖啡各自为政的现象由来已久。所以,云南咖啡交易中心“横空出世”后仅3天,昆明咖啡交易中心即“迫不及待”的挂牌筹建。

  “云南咖啡最大的问题就是统一性不够,市场就那么大,还乱得乌七八糟。”筹建近2年之后,云南咖啡交易中心总经理舒洋发出这样的感慨。在他看来,咖啡交易中心的出现不是多了一个“派别”,而是为了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但在云南显然不止是这样。

  和舒洋有着同样困惑的还有云南省咖啡行业协会副会长胡路,参与筹建昆明咖啡交易中心的他,怎么也想不通,尽管昆明的交通条件、区位、人才、资本、仓储气候条件等都要优于普洱,但却一直拿不到“准生证”,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就在云南“内耗”的同时,远在“长江尾”的上海显然嗅到了咖啡交易中心蕴含的巨大商机,并于2014年11月传出筹建上海自贸区咖啡交易中心的消息,次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

  与此同时,在昆明筹建咖啡交易中心受挫的后谷咖啡开始绕道重庆,与重庆能投集团共同筹建重庆咖啡交易中心。今年3月,重庆咖啡交易中心在重庆两江新区注册,注册资本1亿元;6月,重庆咖啡交易中心正式营业,高调宣布要打造中国最大的咖啡电子交易平台、咖啡(跨境)电商平台、咖啡产业链融资增信平台,以及中国咖啡交易结算中心和咖啡大数据中心。

  而重庆市金融办的一纸批复也赋予了重庆咖啡交易中心运营的政策依据。

  “除了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重庆还具有要素市场建设的坚实基础和丰富经验。”在重庆能投集团董事长冯跃看来,在生产方面,重庆虽然并不具备咖啡种植的自然条件,但在加工方面,重庆具备云南所不具备的物流及政策条件,重庆咖啡交易中心将发挥要素聚集和辐射的功能,带动咖啡产业在当地发展。

  后谷咖啡、重庆咖啡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熊相入同样认为,相对于云南,重庆在区位、政策、要素市场建设等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在物流、信息、服务等方面也更胜一筹。“借助这些优势,重庆咖啡交易中心可以充分发挥对咖啡贸易的物流支持和经济支持,以重庆为核心,将云南以及东南亚、南亚等亚洲主要咖啡产区和欧洲市场紧密连接在一起,成为咖啡物流的重要集散地。”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金碧杂谈,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