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商圈的“春熙”思考

赢商贵州站   2017-04-11 09:41

核心提示:在批发市场外迁,电商冲击和消费模式转变的压力下,市西路这条有近百年历史的商业老街再次走到了转型的风口。

  “如果贵阳要复制一个‘太古里’,很可能它会出现在市西南岸。”朝星力集团购物中心事业部商品部总监李卫良手指的方向看去,大片高矮错落无序的房屋杂乱的挤在一起,红砖黑瓦在岁月的冲刷中失去了鲜艳的颜色,与河岸另一边刚改造完成的市西路主街相比显得破败。

  市西路的商业历史可追溯到上个世纪30年代,但真正开始发展则是在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1996年整修投入使用后,市西路进入发展快车道,批零兼营的业态使之迅速一跃成为支撑贵州商业的引擎。在批发市场外迁,电商冲击和消费模式转变的压力下,市西路再次走到了转型的风口。

  “把人流拉回市西路”

  和市西路曾有相同境遇的是成都的春熙路。

  曾经的春熙路也是靠着人流做生意,但简单的商品销售遭受了电商冲击。“谁会以堵车、找不到停车位为代价,赶到春熙路买牙刷、毛巾呢?市西路转型前也遭遇着同样的问题。”李卫良认为,市西商圈档次不高、消费大众化、品牌同质化的缺陷日益突出,批发商户外迁后,其商业核心地位受到巨大威胁。货挨货,人挤人的购物场景是物质匮乏时代的产物,如今这种体验感极差的购物方式已公认被“淘汰”。借鉴了春熙路的改造思路,市西路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硬件和配套升级。

  市西路主街改造后,将成为贵阳第一条名副其实的步行街。原本7平方米,800米长的市西路有8000余家商户,改造后,定位于开放式、低密度的街区形态购物中心,商户缩减至不到600户。尽可能的采用格栅配以大面积落地玻璃幕墙,再加上周围保留的部分街巷,展示了历史与现代的融合。这也是贵阳第一个采用“开放式、低密度”设计理念的24小时开放式步行商业街区。

  “与改造后的春熙路一样,市西路一直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重塑市中心’”。李卫良说,目前,市西滨河商业街招商工作已经完成了90%以上。如何将人流拉回市西路变成首要问题。市西滨河商业街所在的市西路商圈是贵阳最有代表性的传统商圈,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城市副中心的出现,导致该地区的人流和购买力均被分流。

  正是在传统百货走向下坡的的时候,2014年开始,成都IFS、远洋太古里等一批新型购物中心加盟,重塑了第三代春熙路商圈,将消费人群拉回春熙路。现在,在大西门商圈,有58.57%的消费者被‘一站式’的花果园综合性购物中心所吸引, 同时配备了吃喝休闲设施的南国花锦和恒峰步行街,也对瑞金店造成了分流。大西商圈需要新商业模式和业态的注入,而市西路南岸的旧城改造项目就有这样的空间。

  百年历史老街的商业碰撞

  升级改造后的星力瑞金店将会通过一个大型的地下通道与市西路衔接,通过市西滨河商业街,再转到汇金星力城,涵盖了主力百货、开放式街区和购物中心的商圈围绕市西路形成了一个商业闭环。

  传承了贵阳商业基因的大西商圈如何再造贵阳商业地产地标?

  2016年,贵州GDP总量进入万亿俱乐部,虽然还在较低水平,但近几年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的势头。根据2016年睿意德发布的《2016年西南商业地产年度盘点》(以下简称“《盘点》”)中的分析指出,2016年,贵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速。加之,贵阳人的消费习惯,就零售来说,贵阳还有很大亟待开发的潜力。

  “尽管贵阳市场受电商的冲击大,但内部竞争并不充分。”李卫良认为,在这样的机遇下,大西商圈有大的发展空间。根据睿意德《盘点》,目前贵阳商业总量仅1000万平方米,仍处于扩张阶段,小体量商业多点开花,但仍缺乏体量较大和创新业态的商业,大西商圈以打造贵州地域文化特色的时尚街区为突破口,注重文创、儿童体验业态的开发,尽可能保留市西路多业态的商业特点。

  说到多业态批零售兼营的商圈转型,就不得不提到同样是传统商业升级在广州有百年商业历史的上下九商圈。近几年,上下九商圈也曾经历转型之痛。小商店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而且逐渐扛不住租金的上涨而纷纷离开。而低价的服装档次,同样跟不上需求。渐渐地,年轻的消费群体流失。没有人,没有消费力。随着旧城改造,老西关居民外迁,旧时支撑“上下九”的顾客群消失,再加上曾经来帮衬的学生、年轻上班族都发现买不到东西,“上下九”自然失去了具有消费力的人群。但在转型过程中,上下九商圈并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模式,而是在商品品牌升级、治理“走鬼”摊乱象和疏导交通等问题上下功夫,“没有竞争力的商品会被市场自然淘汰,但留下的品牌仍保留了批零兼营的模式,或者直接将商铺提升为旗舰店。”李卫良表示,市西路还有它特有的旅游基因,至今仍是贵州一些地、州(市)消费者到贵阳必逛的商圈之一。

  7000方的文创书店集文里主力店、文创类酒店,体验式DIY购物和贵州土地特色的餐饮主力店新业态的引入将为市西路注入新的活力。曾在市西路做了12年生意的贵州塞尚服饰贸易有限公司黄德慧建议,大西商圈文创的的主题要再做延伸和深化,挖掘历史文化内核,“原样恢复一些当年旧街,把一块块麻石砌回去,重新规划动线,把商铺摆在老建筑里面,做成一个集购物、休闲、饮食、娱乐,写意且洋溢着多彩贵州风情的地方。”

  文创业态加速革新

  虽然改造工程还在收尾,如今,随着大西商圈的人流回归,市西滨河商业步行街每天的共享客流量约达13-15万。

  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在近几年发展迅猛。2016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规模达到20.2万亿,电子商务零售总额5.2.亿,占社会消费总额的16%。实体商业如何抵抗电子商务的冲击?

  对此李卫良表示,市西滨河商业步行街特别增加了餐饮、生活方式等体验式业态的占比,整个项目有多家餐饮品牌,不少是第一次进驻贵阳或是西南区,还有贵州本土餐饮品牌的创新店或主力。此外还有很多类似于集文里、星奇俱乐部等——文创、体验业态约占整个项目的20%-30%。而餐饮及快时尚类的品牌,最能带动人流。

  在大西商圈看来,零售是一个完整的休闲体验,电商与实体商业并不冲突。如互联网和大数据等的技术手段,可加强这种零售体验。“大西商圈还涵盖了文化、艺术、休闲娱乐等各方面,这些恐怕都是网络无法完全给予的。”李卫良说。

  同样,成都春熙路太古里也是用这样的理念在“迎战”电商。全长约800米,21栋商场共有营业面积21万平方米滨河商业步行街将打造成集购物消费、餐饮娱乐、教育培训、民族文化、旅游观光、休闲健身、商务办公、酒店居住于一体,多功能、全业态、复合型的商业步行街区。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赢商贵州站,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