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福便利店张利:便利店不只机械性出售商品这么简单

赢商网福建站 郑凌杉   2017-05-18 09:30

核心提示:福便利店用了11年的时间,见证福建零售行业近年来的变迁,也给了目前便利店行业一个不同的“见福便利店”的定义。

  近年来,在零售圈里混迹的人都深知,当最早走上资本市场的实体百货已沦为“夕阳”行业,当超市业与服装专卖店市场被逐步啃食殆尽。凡是有些远见的业内人都已将眼光聚焦到了尚未被“大力开发”且“小而美”的便利店业态上:  

  2016年初,阿里巴巴推出阿里零售通平台;

  便利蜂在中关村5店连开;

  刘强东通过微头条宣布,五年内在全国开设超过一百万家京东便利店;

  ……

  零售业的整体下滑将逆势增长的便利店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了业内的“弄潮儿”,可便利店真会是零售行业的“救命稻草”吗?便利店行业的未来的发展又将走向何方?又该如何为消费者带来便利的生活方式?对此,赢商网福建站特别采访了厦门见福连锁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利先生。   

  在其领导下,见福便利店从2006年的第一家门点出发,到如今拥有近千家门店,足迹遍布厦门、龙岩、漳州、泉州、莆田、福州、三明、宁德、莆田等地区的便利店连锁王国。见福便利店用了11年的时间,见证福建零售行业近年来的变迁,也给了目前便利店行业一个不同的“见福便利店”的定义。

   

  传统实体零售的每况愈下

  便利店逆袭成为“香饽饽”   

  随着传统实体零售的每况愈下,大型百货、商超频频关店。而凭借成本低、高利润率且运作灵活的优势,便利店行业俨然已成为了业内公认的一股清流与香饽饽。除却中百集团、天虹商场、永辉超市(会员体验店)、苏宁云商(苏宁小店)、步步高(iBBG 便利店联盟)、怡亚通、顺丰等不同领域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纷纷加大了对便利店领域的投资外,各电商大佬们也纷纷将手伸向线下。根据贝恩公司和凯度消费者指数联合发布的《2016年中国购物者报告》显示,便利店行业在2015年实现了超过13%的增长,销售规模同比增7.6%,位居各业态之首(百货-2.4%;超市+3.9%;电器连锁+0.5%)。  

  但即便如此,在张董看来便利店行业依旧是个好看不好做的行业。虽然备受看好,但要做好它却并不容易。甚至是他所领导的“见福便利店”,已在2016年福建便利店十强分析报告中摘得桂冠,也仅仅只是做到“刚刚好”的程度。     

  究其原因,张董表示,一方面,与日本、台湾等发达国家与地区由国企引领便利店行业不同,目前国内的便利店市场大多由小民营企业在支撑,普及率低,店均客单量不高、单店盈利能力不足、竞争压力大、品牌忠诚度低等行业痛点普遍存在。   

  另一方面,大陆便利店行业长久以来缺乏一个明确的定义与准确的注解,人们对便利店的认识依旧停留在单纯贩卖日用品与食杂产品的初级阶段,而这也恰恰正是国内多数城市便利店饱和度远低于日本和台湾的关键症结所在。  

  在张董的理解里,见福便利店是巷口文化、大众消费、网络节点的综合体,是为顾客与消费者提供安全、快捷、时尚、有趣的便利生活方式服务运营商,是以门店网为基础、以物联网为核心、以互联网为灵魂、以电话网为辅助、以标准化为前提、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供给侧研发为创新的制造型智慧零售服务平台,而非机械性的只出售商品的空间。   

  便利店若想“连锁”成功

  五大挑战必须攻克  

  如同古代的罗马并非一天而就,一个连锁便利店企业若想形成一套完整系统的运营体系也必然需要“翻山越岭”去征服一座座“山丘”。而对于目前的中国便利店市场而言,张董认为至少有五大挑战急待零售人去攻克解决:  

  挑战一:规模效应

  但凡有过连锁便利店运营经历的人都深知这是个需要“量”来支撑的行业,张董亦不例外。在他看来便利店行业有着所谓的“七年之痒”与“200家门槛”,只有当门店达到一定数量时方能形成所谓的连锁企业,而中间的过程需要时间的沉淀、积累,除了苦守与死磕,别无他法。如同见福便利店,在创立的头七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2013年时,旗下总门店数接近200家时,才逐步从亏损经营状态中熬出头。而对于这种规模现象,张董将它戏称为蚂蚁军团,“一只蚂蚁并不可怕,一个军团就非常可怕!”   

  此外,目前,国内的内资便利店品牌主要在各自优势省份、区域内布点,如美宜佳主要在广东省、红旗连锁全部在四川省等,行业高度分散,CR4 仅为31.4%,而台湾和日本便利店分别达92.1%和90.5%。另一方面,在日本,便利店行业的销售额占整个零售行业线下销售额的55%,台湾则是48%,而大陆仅仅只有8%。这意味着,整个大陆便利店行业虽然面临激烈的行业竞争,但其规模和效益还有很大的突破空间。  

  挑战第二,信息化管理

  “你驾驭500家门店时,回想管理200家门店的情景,那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

  张董坦言,当一个连锁便利店品牌发展到几百家甚至上千家时,你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已不再是吸客与库存管理,而是如何加大投入对各大门店进行系统的信息化管理,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共享与利用,使企业的资源在购、存、产、销、人、财、物等各个方面能够得到合理的配置。据张董透露,见福便利店发展至今,在信息管理系统上持续投入,并于2016年3月导入国内目前最领先的零售业ERP系统。  

  挑战三:人才培养

  “企业的发展如同树木的年轮,是一圈圈扎扎实实的长出来的,我们不能够急,急也急不得。因为它的成长还是基于员工长。”正如张董所言,一个企业若想走得长远离不开“人”这一核心。而目前连锁便利店是一个极其缺人的行业,尤其是中国的商业市场本就缺乏相应的人员,懂便利店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   

  “早期的实体百货、超市转型有永辉、沃尔玛等大型企业引领,成效颇佳。但便利店行业的发展却缺乏可参考的“范本”,这就迫切需要企业相培养关人才,将人员的成长视为企业宝贵的资源。”  

  为此,见福便利店不仅开设了属于自身的商学院,去年还特意重金聘请台湾导师为集团开发学习软件,进行员工培训,甚至邀请咨询公司手把手指导为员工做流程和采购分析,让企业形成一种自主学习与成长的文化。   

  挑战四:物流配送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作为便利店核心环节的物流配送自然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套用张董的话说,“我们号称以互联网为核心,物流必须跟得上。”以刚投入使用的见福便利店物流配送中心为例,占地11万平的中心,可以为3000多家连锁店提供及时的物流配送服务。而之所以要在门店数500家时就为此投资2亿多元,是因为“门店是便利店体系的基础,物流中心是便利店体系的核心”,必须为见福便利店未来快速增长而未雨绸缪。  

  挑战五:社会认知及资本推动  

  目前,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对于便利店的认知仍然停留在只是干净点的食杂店上,并没有认识到便利店所承载的附加功能。而在台湾、日本等地便利店的服务早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可以订购火车票,代缴水、电杂费甚至可以为公交卡充值,甚至交纳许多费用和税金。便利店的服务和功能正不断延伸,也正便利着人们的生活,“便利店+”的创新之举逐渐崭露头角,经营者要站在客户的角度去挖掘便利店所“隐藏”的潜在价值,区域性的便利店龙头已基本形成,也正是资本介入的最佳时期。  

  熟食、增值服务与智慧零售成未来便利店标签  

  “未来的便利店一定是一个风口,是个阳光灿烂的行业。”谈及便利店行业,张董表示乐观,也有着一套自己的独特见解。随着实体零售各业态被陆续瓜分啃食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大陆便利店市场会是一片蓝海。它的发展在追寻着日本、台湾等已发展成熟的“老大哥”们的步伐的同时,还将结合自身特色,贴上熟食、增值服务与智慧零售的标签。

     

  首先,就鲜食而言,其之于便利店正如生鲜之于超市,是拉客流的利器,尤其是便当、关东煮这类热加工食品,其毛利率十分可观。“未来便利店的鲜食加工可以无需多精致美味,但必须简单快捷。以福建市场为例,它可能是一碗捞面,也可能是简单的小甜点与咖啡。除见福便利店外,目前各大便利店品牌,如全家、美宜佳、天福、上好、喜洋洋等都已在陆续升级,在门店内注入鲜食,这是便利店得以盈利的一个重要模块。”   

  其次,就增值服务部分而言,随着大陆经济发展、新中产阶级大量产生,一个注重生活品质、在意生活便利性的时代随之而来, 便利店行业也将迈入“拼服务”时代。过往传统便利店里主打香烟,饮料酒水和休闲食品等品类,如今便利店就餐、蛋糕预订、衣物干洗、快递揽件、充值缴费、照片冲印等服务早已屡见不新。  

  为了给消费者提供便利的消费生活,前年见福便利店在旗下门店开放免费WiFi,去年至今年年底还将进行100家门店内厕所的免费开放。在张董设想的“未来便利店”里,一个简单的交通违章可以到见福便利店处理,特殊人群也可在此定制特殊餐点。“你既然提供一个便利的生活方式,就应该提供成熟精细的增值服务,这才是便利店最核心的竞争力。”   

  再次,就智慧零售而言,实体零售向智慧型零售转型将是未来行业里的一大趋势。企业如果迈不过去必然会死在途中。而随着“未来智慧零售”论坛在京的成功举行,以及正式采用微软Microsoft Azure技术,见福便利店开启了智慧零售的全新时代!进店时-人脸识别客户记录,选购时-通过鱼眼,做热点图分析客户对商品的喜好,支付时-收银台上的摄像头对客户进行人脸识别……这些对零售业来说可谓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它们的出现将很大程度上解决零售业的千年痛点:不知道客户是谁,不知道客户想什么,只能盲人摸象般的揣测用户心理。

  

  张利认为:智慧零售就是比消费者更了解消费者,是有温度有认知有感知的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时尚、有趣的便利生活方式。见福便利店将在未来通过微软CRM识别认知,做个性化营销来提升单店营业额,增加与顾客的互动和黏性。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知道,微软CRM识别认知,它并非是一种入侵式的消息采集,它只是为顾客形成会员ID的手段。  

  结语:

    或许正如张董所言,便利店作为生活中最接近消费者的零售业态,其服务的粘性和层次比较深厚,它的发展需要经营者跟上时代步伐,在客户需求改变之前进行变化,以变应对变,做到比消费者更理解消费者!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便利店见福张利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