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商网云南站报道)在百货没落、实体零售辉煌不在的当下,早在十几年前就进入我国的奥特莱斯,却在这几年异军突起。近年来,不仅全国各大城市的奥特莱斯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奥特莱斯的市场表现也让大家眼前一亮。然而在全国奥特莱斯火热发展的背后,一些问题也随之出现,需要引起业界的关注。
奥特莱斯异军突起 成为零售黑马
奥特莱斯模式进入中国最早是在2002年,然而这一模式却到了2014年才真正得以发展。究其原因,一方面2014年的百货业陷入寒冬,高端商场业绩遭到重挫,另一方面市场对高端、奢侈品需求却依旧强劲,有着价格优势的奥特莱斯借机异军突起。
到了2016年,奥特莱斯呈现出了加速发展的态势,据奥莱商学院统计,2016年国内新增奥特莱斯数量32家,新增商业面积近300万平方米,为历年之首,在新项目频繁入市的的另一边,是已经开业奥特莱斯项目的继续高歌猛进。2016年年销20强的奥特莱斯年销总额达420.768亿元人民币。
虽然与2015年度相比,2016年20亿规模的成员依然是沈阳兴隆大奥莱、成都时代奥特莱斯、重庆西部奥特莱斯以及北京赛特奥莱四家企业,但是2016年全年销售突破10亿元大关的项目数量则有较大提升,并且不少项目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在昆明市场,早在2003年开业的奥宸奥特莱斯虽然总共只有3万平方米,但是获得了不少昆明人的认可。而在2015年开业的公园1903金格百货奥特莱斯,更是依托金格百货的资源优势,汇集了100多个知名品牌,各大品牌的折扣力度也非常大。虽然开业时间不长,却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奥莱发展火热背后也有坑 盲目上马难成功
据了解,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已开业和在建的奥特莱斯超过250家,创下历史高位,发展势头十分迅猛。然而在奥特莱斯迅速发展的背后,也有很多危机四伏的坑。在此前投入建设的奥莱项目中,推迟开业和胎死腹中的也不在少数,已经开业的项目中真正发展良好的也并不在多数。
虽然大家都看好奥莱,但是真正能有能力做的企业并不多。首先,很多企业都无法吸引一线品牌入驻,常常引入不知名品牌,影响了整体形象。其次,大干快上的激进盲目开发也存在开发的弊病,隐患不断。还有配套设施不足、不懂应对电商冲击等问题,都让很多盲目上马的奥莱项目最终难以成功。
值得关注的是,奥特莱斯模式也容易成为假货的销售渠道。今年五月初,上海市工商局公布上海4家奥特莱斯,58个服装品牌,110批次抽查的结果,不合格检出率达到了20.9%,而这个结果却比上一年还要略好。
在昆明,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市场规模均不大,但目前已经开业的套特莱斯项目就有3个,已经签约的项目有4个,其中不乏砂之船、首创奥莱、赛特奥莱、百联奥莱等主流品牌,未来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虽然奥特莱斯成为了零售的一个新热点,然而要做好还需要企业具备很多方面的先天基因,因此各企业上马奥莱项目的时候,还是需要根据自己的优势三思而后行。
估值的调降,背后或出于调节发行压力的选择,但也意味着释放了一定的资产内在价值,更为凸显项目的投资价值。
追求大品牌和深度折扣,人们对底价高质商品的需要,不止捧红了像拉夫劳伦这样的服装品牌,也推动折扣店成为目前最火爆的零售业态之一。
国内奥特莱斯“巨头”砂之船集团将携手益云科创中心,打造广州首座砂之船奥特莱斯,项目体量约8万㎡,目前正在推进合作流程。
南京砂之船双旦活动期间,全馆2-4折,23日更是重磅抄底,会员折上再享9折、积分兑换现金券上不封顶
如果说上半年的西安商业市场相对冷清,那么下半年的商业市场则值得期待。据不完全统计,西安下半年开业的商业项目有1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