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第一太平戴维斯林静:成都零售发展均衡 应给商业项目更多耐心

赢商网四川站 照实   2017-07-18 12:23
核心提示:商业项目、品牌闭店,中心城区扩大……这些变化对于成都商业地产市场有何影响?对此,赢商网专访了第一太平戴维斯华西区商铺部董事林静。

  商业市场在不断变化,喜好多变的消费者的消费也在不断升级。2017年过去一半时间,成都也发生了不少大事:多个商业项目、品牌闭店,高端商业项目调整,中心城区扩大……这些变化对于成都商业地产市场有何影响?对此,赢商网专访了第一太平戴维斯华西区商铺部董事林静,从她的角度来为市场解析这些现象。

第一太平戴维斯华西区商铺部董事 林静

  成都零售发展均衡 奢侈品牌继续拓店计划

  很多人不解成都这个所谓的“新一线”城市的商业成熟程度为什么会优于一些一线城市,林静解释到,除了成都休闲、文化、娱乐等因素融合而成的城市属性外,更重要的是由于房价相对偏低,因此可支付的钱相对多。“成都大部分消费者的收入在中上水平,所以他们的购买力高于很多一线城市。”

  正是由于成都人“买买买”的生活方式,给了零售商们信心,对成都市场持续看好。林静坦言,自经济放缓以来,奢侈品始终是受冲击最为明显的一大品类,但仍有不少品牌在成都有拓店计划,只是开业时间更多的选在了2018年。根据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林静还对奢侈品牌在一个城市的布局作出了判断,她表示,奢侈品牌在一个城市布局的理想状态是2-3家门店,而一个商圈内一般开设1家门店。

  在品牌面临价格、市场饱和、不同市场的选择(城市水平、本地化)、网络等方面挑战的当下,林静相信,一定阶段内,生活类业态、娱乐业态、体验业态的品牌在成都的存活空间更大。“一些热门业态,比如电子、运动、亲子培训娱乐等扩张最为迅速的。”

  第一太平戴维斯《中国零售20城》的报告中,将20座城市根据一些数据指标归为门户型、消费型、均衡型、潜力型、跟随型五大类,其中成都被划分为均衡型。林静认为,成都的零售市场相对均衡,休闲及服饰市场较为发达,符合均衡型的特性。“国际零售品牌在落户上海、北京之后,通常会选择成都作为布局内地市场的第三站,如Vera Wang(需求面积:400-800平方米)、Spao等。”她还提到,2016年,成都迎来第二个宜家商场,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国内第三个拥有“双宜家”配置的城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成都零售市场的活跃。

  百货闭店非成都个案 应给商业项目更多耐心

  除了一些品牌上的问题,不少人对成都商业项目的延迟开业、百货闭店等现象也表现出了忧虑。

  林静表示,百货出现闭店并不是成都一个城市的个案,在过去一年中有17个城市的百货出现了停业现象。“大家现在都在讲购物中心去百货化,百货在未来整个中国零售市场上的发展道路,成为了新的课题。”事实上,纵观国内外的市场,在国外一些比较发达的城市,零售相对比较超前的市场上,百货仍然占有一席之地。林静认为,百货并不是就要退出历史,它仍旧是有其自身的发展空间的。“百货跟购物中心之间的区别,百货的优势,究竟中国现有的百货在未来发展中要做的调整应该着重在哪些方面,这些都是未来应该着重讨论的。”

  对于最近成都中心城区扩大的热门话题,林静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在她看来,这一变化短时间内不会对成都的商业格局造成直观影响。“城市扩容初级阶段,虽然郊区消费者也有消费潜力,但区域交通上的不便利,加上郊区目前尚无让人眼前一亮的社区型商业项目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因此并不会对中心商圈造成冲击。”

  随着供应高峰的到来,竞争激烈除了导致项目表现差异化日趋明显,甚至可能关乎商圈的演变或衰落,林静认为商业项目需要以新的设计或概念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未来的商业项目类型将呈现百花齐放的状态,会出现更多社区型、生活配套型商业项目。”

  在政府不断对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的前提下,林静对于成都的商业地产也表示了持续看好。她强调,由于资金、操盘经验等原因的影响,有些商业项目在一定阶段的发展的确相对缓慢,市场应该给予它们更多的耐心。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Vera Wang宜家VeraWang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