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IFC沙龙 | 南极变“绿”?王景春镜头下的南北极现状

广州IFC[M空间]   2018-06-13 16:37
核心提示:冰川融化、冰架崩塌、苔藓横长……这些曾以为不可能出现在极寒地带南、北极的现象,近几年却越来越突出。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首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行动计划”, 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

  46年后的今天,摆在我们眼前的环境问题依旧日益严峻,地球两极所受影响尤为突出。

  2018年6月5-17日,第46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广州IFC携手广东省企业家摄影学会、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SERVCORP世服宏图,在广州IFC[M空间]举办广州IFC摄影沙龙与“南极北极”王景春纪实摄影作品展,呼吁更多人关注全球变暖、两极环境问题。

  冰川融化、冰架崩塌、苔藓横长……这些曾以为不可能出现在极寒地带南、北极的现象,近几年却越来越突出。

△极地中梦幻般的蓝色冰山在哭泣——摄影/王景春

  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与脆弱的西南极冰盖相比,东南极冰盖相对更稳定。然而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东南极冰盖要比以前预期脆弱得多。

  这意味着,南极冰川融化问题可能比想象的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可能会来得更快,也更剧烈。

  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发布了一份报告称,东南极冰盖的威尔克斯冰下盆地就像一个倾斜的瓶子,一旦位于沿海地区的“冰塞子”融化,瓶中的冰就会大量流出,结果将导致海平面在数千年内上升三至四米。

  这对于沿海那些海拔较低的城市来说,足以是毁灭性的打击。例如地势低洼的泰国首都曼谷,平均海拔不足2米。“曼谷大片地区将于2030年被淹没。纽约、东京、孟买等沿海城市被淹的风险也因此大幅上升。”一位泰国官员坦露了他的担忧。

  这一现象在南极也愈加突出。随着全球变暖加剧,南极冰架加速消融,这将使得企鹅栖息地减少,企鹅觅食也变得困难。

  2016年,南极就曾发生因冰架崩塌导致15万只企鹅觅食困难而死亡的悲剧。远方的北极熊也遭受着同样的烦恼,北冰洋海冰不断消融,海冰形成时间也越来越晚,造成北极熊只能被迫待在陆地上觅食。

  许多征兆也显示了——北极熊正和海冰同时消失。

  不断上升的气温,也成了南极洲苔藓的“催长剂”。据了解,目前在结冰区域的苔藓生长速度加快,冰雪融化导致湿度增加,又为苔藓创造了生长空间,苔藓生长速度已经增加4-5倍。不久的将来,白雪皑皑、冰天雪地的南极大陆恐怕很快不再是大家印象中的样子了。

南极的苔藓在偷笑,因为它们把南极“绿了”——摄影/王景春

  正因此,为了提高人们对于现时环境、生态的保护意识,广州IFC[M空间]举办“南极北极”王景春纪实摄影作品展,希望从一张张南北极的纪实照片中,让大家了解到南极北极现状,真正唤醒人们爱护地球、关爱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之心,并在节能减排中付诸行动。

  本次“南极北极”摄影作品展,将展出现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中国摄影家协会纪实委员会委员、2012年度荷赛新媒体评委、摄影名家——王景春在本年初前往地球两极拍摄的作品。延续王景春先生一贯的纪实主义风格,此次“南极北极”部分摄影作品已然颠覆了很多人对极地的固定印象。

△摄影名家-王景春

  而为了使大家更容易理解每张照片背后的意义,广州IFC[M空间]特于6月12日晚,举办南极北极摄影沙龙,邀请摄影名家王景春,以及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会员、中大附小科学老师,也是此次同去地球两极拍摄的队员李翠作为主讲嘉宾,分享南极北极之旅见闻及拍摄实操。

  在他们的眼中,南极已不再是白雪皑皑,而有部分陆地面积被苔藓“霸占”,冰川融化,导致企鹅可栖息的面积越来越少,企鹅品种也在锐减。不过,令他们感动的是,去南极的考察团队员都默默遵守着“5米条约”:即与企鹅保持5米的距离,不打扰他们的行走轨迹与生活,甚至行人路过留下的脚印,他们也会自觉转身拭去地面的痕迹,以防企鹅摔倒。

  他们用亲身经历呼吁,地球需要大家共同爱护。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广州国金天地广州IFC
本文转载来自:广州IFC[M空间],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