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经济学会 疫情后复工复市调研座谈会纪要

赢商网   2020-04-26 16:20
核心提示: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会长马龙龙教授至云南省昆明市实地调研企业复工复产等情况,重点考察了云南国际食糖交易中心,了解食糖产业发展现状。

  为深入了解疫情防控攻坚阶段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复业实际情况,2020年4月13日,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会长马龙龙教授至云南省昆明市实地调研企业复工复产等情况,重点考察了云南国际食糖交易中心(一家服务全国400余家糖业种植、生产、流通的线上线下交易相结合的平台型企业),了解食糖产业发展现状,并与企业代表、政府部门代表等进行关于“疫情后复工复市调研”座谈。座谈会上,马龙龙会长和与会代表进行深入研讨与交流,充分了解复工复产后企业情况与行业现状。形成如下纪要:

  一、疫情中食糖生产加工企业总体情况

  目前,食糖行业基本已实现全面复工复产。总体上看,本次新冠疫情对现阶段食糖生产企业的生产、库存和销售等影响不是很大,并未严重受阻。

  食糖行业下游企业,如食品企业、烘焙企业等受疫情影响情况及严重程度,现阶段并未反馈和反应至产业链上游企业。但上游企业对下游受影响程度较为关心,担心波及全产业链。

  由于糖厂具有利润低和占地大的特点,因此很多糖厂建在云南和广西边境地区。由于疫情期间的防疫政策要求很高,政府要求糖厂停产15天,并要求糖厂采购了很多防控设备和防疫物资,给本就捉襟见肘的糖厂带来了更大的成本压力。

  糖厂利润率较低,难以吸引青壮年劳动力,疫情导致这一现象更加凸显。现在各糖厂招募来的多为老龄劳动力,还有糖厂改为雇佣很多缅甸工人。缅甸工人的综合成本是国内工人成本的二分之一。疫情期间,强制缅甸工人回国,致使糖厂用工短缺严重,且一时难以招募新的有效劳动力。

  二、疫情中食糖市场情况

  2020年3月国内食糖消费下降,3月全国食糖单月销量为75.23万吨,同比下降75.79万吨,降幅超100%。虽2019年3月由于糖业增值税下降的政策利好刺激,销糖量出现爆发式增长,远超过去历年。但是纵观近十个榨季的3月单月销糖量均值为110.58万吨,今年3月销糖量较近十年均值仍然下降35.35万吨。

  2019/2020榨季,截至3月底,全国累计销糖率48.61%,同比减0.8个百分点;工业库存504.23万吨,同比增4万吨,国内进入库存高峰期。

  国内疫情防控措施在继续执行,消费全面恢复仍难以预测。由于4、5月本属于食糖传统消费淡季,现货销售困难重重。自春节开始,国内现货价格持续低迷,云南糖价降至5300元/吨,广西糖也降至5500元/吨。然而价格下调并未引发成交量上涨,食糖市场进入需求疲软、量价双杀阶段。

  “消费下降+价格下降”致使本来存在的全行业亏损加大。

  三、疫情影响下的国际及进出口情况

  我国食糖产量基本稳定,年产量1000万吨左右。由于国内食糖产量无法满足国内需求,我国每年都会进口大量食糖。约有420万吨缺口需要进口,但需控制进口量、控制进口税,以对国内食糖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保护和支持。

  巴西、美国、墨西哥、危地马拉、哥伦比亚、秘鲁、古巴、阿根廷、欧盟、澳大利亚、埃及、南非、阿尔及利亚、伊朗、巴基斯坦、印度、泰国、菲律宾、越南、印尼等都是国际食糖主产区。全球食糖供需结构有所改变,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消费下降,全球食糖市场将由此前的供给紧张转变为供给平衡甚至是供给过剩。

  “糖醇比”即甘蔗加工出来的“糖”与“乙醇”之比。其中,“乙醇”主要用于添加汽油。正常情况下,甘蔗出“糖”65%,“乙醇”35%。由于近期国际油价持续大幅下跌,暂时不再需要由甘蔗产出“乙醇”来添加汽油。因此,甘蔗加工产出更少的“乙醇”、更多的“糖”。生产出的糖越多,价格越低。

  今年以来,巴西国家石油公司下调汽油价格约43%,导致乙醇折糖价跌破8美分/磅的历史低点。此情况下,巴西糖厂生产食糖的收益远远高于乙醇。预计巴西中南部制糖比例将上调至47%,食糖产量将提升至3300万吨以上,增产超过700万吨。但受全球疫情发展影响,全球食糖消费亦将减少约5%,按照1.8亿吨的全球食糖消费量计算,则今年全球食糖消费将削减900万吨。疫情发生之前,全球2019/2020榨季食糖供给缺口预计为900万-1000万吨,在巴西增产及消费缩减之后,食糖供需结构将由较大缺口转变为供给过剩。

  目前我国食糖主要进口来源国为巴西、古巴、泰国、印度、澳大利亚和韩国等。由于国际疫情日益严重,各主要食糖生产国产能情况和糖价波动难以预测,行业内各企业非常担心。

  每年,食糖进口关税配额总量为194.5万吨,其中70%为国营贸易配额。配额内关税税率15%,配额外关税税率50%。

  我国自2017年5月22日起,对进口食糖产品(含白糖)实施保障措施。保障措施采取对关税配额外进口食糖征收保障措施关税的方式,实施期限为3年,自2017年5月22日至2020年5月21日,实施期间措施逐步放宽,保障措施关税税率逐年为45%、40%、35%。

  2020年1-2月份我国进口食糖共32万吨,同比增加18万吨;食糖进口额为83385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3.4%。2019/2020榨季累计进口131万吨,同比增加32万吨。

  维持了3年的食糖贸易救济措施将在2020年5月22日后到期,到期后配额外进口关税水平降低,将由85%恢复至50%的水平。以巴西原糖进口为例,假设原糖价格为10.5美分/磅,85%关税水平下巴西原糖进口成本为4750元/吨,若关税为50%,进口成本降至3900元/吨,直接下降850元/吨。

  进口成本下降后,若配额外进口食糖数量增加,则原本脆弱的国内糖价将遭受严重打击。

  同时,每年大概走私进口糖100万吨左右。

  四、目前的原材料情况

  很多食糖生产加工企业表示,希望争取原糖或原材料配额指标能够扩大,从国外进口更多原料。同时,希望配额发放时间更合理。现在配额的发放时间是每年6/7月份,而糖属于“季节性生产、全年消费”的农工业产品,如此发放导致上半年缺配额、下半年配额浪费的情况常常出现。建议每年年初或上一年年底来发放全年配额,以保证全年能够合理分布使用配额。应对配额发放晚的问题,现在很多企业采用向海关交纳保证金来提前进口原材料,等配额发放后,再用配额置换回保证金。

  疫情对原材料影响同样很大。与会几个企业反应,其80%的原材料(约19万亩,85万吨)甘蔗在缅甸种植。正常情况下,现在正是收割甘蔗并进行春种的时候。由于疫情原因,3月22日云南最后一个边境国门西双版纳封关后,云南所有边境线全部关闭。如此一来,甘蔗收割后无法运回国内,进而导致春种也无法顺利展开。同时,国内的种植技术、肥料、农膜等无法出口。同时,国外甘蔗收割技术工人短缺,而我国技术人员无法前往缅甸,春种全部停滞。由于无法运回国内,甘蔗也没有收割。甘蔗成熟后若未及时收割,将导致甘蔗糖度减少、新鲜度下降、来年无法种植等一系列问题。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氮肥生产国,而很多大型生产企业在湖北(如湖北宜化),由于疫情原因,生产严重受阻,甘蔗种植氮肥紧缺。

  食糖的库存技术要求高、库存时间短、资金占有多,因此,无法先将甘蔗生产加工成食糖、长期库存保存。

  五、疫情中产业链及物流情况

  目前,食糖保供没有任何问题。

  表面上,疫情对食糖产业影响较小。这主要是从食糖生产加工企业角度来看。纵观整条产业链,生产加工出来的食糖,并未到达消费者手中、被消费者购买,而是大部分处于批发零售、库存等中间环节,疫情对消费抑制的影响还未从产业链下游的消费端传导至上游生产加工企业。

  由于生产物流复工较晚,同其他产品一样,食糖的物流运输存在较大问题。

  现阶段,高速费暂停收取,公路运输成本较低。此项政策是生产物流有力因素,但此政策不可能持续长久。

  六、疫情影响下的其他情况

  2019/2020榨季,截至3月底,国内累计产糖981.18万吨。广西最终产糖量为600万吨,广东与云南的产糖量预计分别为71万吨和180万吨,2019/2020榨季,国内食糖总产量为1010万吨,较上榨季减产66万吨,减产幅度与此前预期一致。由于国内食糖消费量减少预计50-60万吨,因此国内糖市场将由减产导致的供需缺口转为供需平衡状态。

  虽然目前食糖行业供给充足,但是由于今年种植甘蔗无法收割,同时新甘蔗无法种植,未来(明年)甘蔗将面临大面积减产,食糖产能将大幅度下降,未来食糖价格将上涨。食糖行业同样可能出现倒闭潮、失业潮、通货膨胀潮三潮合一。

  食糖产业对扶贫政策的落实具有很大效用。目前我国最大的甘蔗产地广西和云南的甘蔗指导收购价格,其中广西新榨季普通甘蔗收购价为490元/吨,云南为420元,并且糖料蔗收购价格继续采取蔗糖价格挂钩联动、二次结算的管理方式。即如果未来糖价格上涨,农户的甘蔗在结算时卖的价格则更高。与会的一个糖厂反应,该糖厂涉农7500多农户、23万农民,涉及扶贫36000人。因此,保护和发展糖产业,对打好扶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农垦是国有企业,云南农垦从银行获得很大资金贷款支持,资金成本很低,其资金充裕,但中小企业贷款较难,流动资金捉襟见肘,毫无竞争能力。因此,在食糖产业中也有可能出现“国进民退”现象。

  七、针对疫情影响的相关建议

  建议建立“糖料发展核心基地(区域)”,设立专项基金来保护糖产业发展,保障原材料持续供应。

  建议适当增加甘蔗原料进口配额,并调整提前发放配额时间。

  建议开通甘蔗运输进出口绿色通道,在防控疫情封关措施下,保障糖生产加工原材料供给。

  作为大宗商品的食糖采用铁路运输更为便利,建议给予铁运相关补贴或优惠政策。

  建议完善外籍务工人员管理措施,解决用工短缺问题。

  建议食糖贸易救济措施到期后,控制进口量并调控进口时机,以保护国内食糖产业发展。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文章关键词: 优惠政策产业发展
赢商网原创新闻,转载或内容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