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士尼重新开园 本土主题公园“围攻”下童话何在?

亿欧网 刘一诺   2020-05-11 10:25
核心提示:在闭园107天后,上海迪士尼在5月11日重新开园,在此之前不少本土主题公园已恢复开放。本土主题公园虎视眈眈,上海迪士尼童话何在?

  在闭园107天后,上海迪士尼将在5月11日重新开园。

  宣布开园后,首日门票在网上被瞬间秒光。这对于因新冠疫情导致最新财季损失14亿美元利润的迪士尼而言,多少是个乐观的消息。

  通过五一期间的出游数据可以看到,消费者在过去一段时间的出游需求被抑制。新旅界创始人兼CEO李阳预计,上海迪士尼重新开放后,游客中一定比例为周边游消费者,跨省游旅客出游还会受到抑制。

  目前以控制入园人数来恢复运营的上海迪士尼,未来究竟能挽回多少损失?面对疫情期间重启开放更早的本土主题公园,上海迪士尼还能否雄踞一方?

  主题公园利润下滑58%

  从华特迪士尼公司的历年营收数据来看,包含迪士尼乐园在内的公园和度假村业务收入占比较为稳定,一直维持在30%左右。疫情期间迪士尼乐园的关闭对其营收造成了极大影响。

  李阳认为,迪士尼乐园在疫情爆发前日均接待3万余人次,该经营成本日常持平,由于重开后人流量减少,收入随之下降,因此利润空间也会被挤压。

  近五年迪士尼的营业收入持续上升,但持续经营净收入却在2019财年有所下降。按照华特迪士尼公司2019财年数据计算,其位于亚洲和法国的四个迪士尼乐园仅占主题公园总收入的19.56%。

  因此,依靠上海迪士尼开园来提振主题公园业务整体营收的想法并不现实。

  在2019财年中,华特迪士尼公司将“体验和产品”收入划归到了公园和主题乐园业务的收入中,该板块业务的收入占比达到了37%。

  网络媒体业务在与公园、体验和产品业务的收入占比不相上下,在所有收入中占比达到35%。在最新财报里,这一业务利润上涨了7%。而“公园、体验和产品”业务营业收入下降了约10亿美元,利润下滑58%。

  李阳认为,华特迪士尼发力流媒体业务,原因在于主题乐园的利润增长空间有限。疫情冲击让华特迪士尼更加意识到,依赖线下消费的业态可能会有比较高的风险性。流媒体业务并不依赖线下的消费场景,在5G等新技术推出后,人们线上消费的意愿增强,可能会进一步拉动流媒体业务的增长。

  在华特迪士尼公司2019财报中,尽管主题公园门票收入全年增长5%,但也出现入园率走低情况。由于平均票价上涨,门票收入增长8%,但该部分被入园率下降和不利的外汇影响分别抵消了2%和1%。财报指出,入园率下降是由于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入园人数减少,进入美国国内迪士尼主题公园的人数与前一年相当。

  上海迪士尼入园人数下降也在财报中首次提及。

  2017年,其财报曾显示,因为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开业,部分抵消了巴黎迪士尼乐园和香港迪士尼乐园入园率的下降,也带动了其他收入的增长。2018年的财报中,上海迪士尼由于票价偏低,拉低了主题公园票价平均值,这或许是近几年上海迪士尼票价调高的原因。

  来自本土主题公园的竞争

  随着上海迪士尼的重启开园,主题乐园等线下业务重燃希望。但除了要应对生存考验的自我修复,上海迪士尼同样要面临本土主题公园的激烈竞争。

  与迪士尼相比,国内本土企业的灵活度更高。虽然同受疫情影响,本土主题公园恢复开放的时间却要早得多。3月18日,长沙方特东方神画恢复开园,成为华强方特旗下第一家开园的主题公园。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华强方特位于国内的主题公园陆续开园。

  4月30日,广州长隆旅游度假区与珠海横琴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恢复开放部分园区,包括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广州长隆熊猫酒店、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和珠海长隆企鹅酒店。此外,华侨城开发的欢乐谷也已部分开放。

  近年来,随着国内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国外其他主题乐园的入驻,可供游客选择的主题公园越来越多。迪士尼虽然具有国际知名的独特IP,但也面临着竞品的不断挑战,客流量存在着下降的风险。

  根据美国主题娱乐协会与AECOM经济咨询团队联合发布的《2018年主题公园和博物馆报告:全球主要景点游客报告》,迪士尼集团的游客量虽然位列第一名,且是第二位的两倍之多,但增长率仅为4.9%。

  中国本土主题公园集团华侨城、华强方特和长隆集团游客量相加仅占迪士尼的80%左右,不过增长率较高,分别为15.1%、9.3%和9.6%。

  在上海除迪士尼之外,可供游客选择的替代品较多。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上海本地就有海昌海洋公园、Hello Kitty主题乐园、小猪佩奇主题乐园、乐高乐园、Discovery主题公园、欢乐谷等多个国内外主题公园项目。在江浙地区,还有常州环球动漫嬉戏谷、宁波凤凰山主题公园等本土主题公园。

  李阳分析称,国内游客在猎奇心理消失之后,会选择性价比更高、交通更为便利的主题乐园,迪士尼IP的吸引力会随之下降。不过,虽然国内的熊出没、华强方特、融创乐园等主题公园都在加强IP和文化的建设,但这并非一日之功。

  与迪士尼先有文化,后建设园区不同,国内开发文旅地产的企业多由传统房企转型而来,因此国内地产商开发的主题乐园往往先推进园区建设,后续再去填充文化内容。

  在李阳看来,本土的主题公园可能会随着业态的不断创新,管理的逐渐精细化,以及IP和主题文化上的不断打造,在未来形成很好的市场反馈。如国内本土的长隆旅游度假区就通过丰富的业态,实现了非常好的收益,两个园区的入园人数加起来已超过上海迪士尼的规模。

  文旅地产将回归理性

  飞猪数据显示,今年五一期间,0-3岁亲子游增长77%,00后以超过500%的增速成为旅行消费的新力量。根据休闲度假旅游的出行人员结构来看,以家庭为单位的出游占比较高。而从出游方式上,带娃游从“周边遛娃”逐渐向“跟着孩子去度假”转变,白天打卡亲子热门景区、夜宿中高档度假酒店或亲子酒店成为热门搭配。

  从数据上来看,消费者对于度假配套业态有强烈的支付意愿。

  在上海迪士尼乐园宣布重新开园前,同属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的迪士尼小镇在今年3月就已重新开放,酒店、零售等业态部分恢复营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迪士尼的经营损失。据李阳分析,景区度假业态增多可能会成为一个趋势,在开发过程中,项目周围会逐渐增加住宿、休闲等更多业态,让大家从跟团游逐渐转变为自驾游、周边游,可以在园区周围停留一到两天,产生更多的消费,这已成为了目前文旅产业发展的趋势,此次疫情可能会进一步加速这个趋势。

  度假配套的多元业态给文旅地产运营者带来更多的可能性,但在当下的国内市场,这类配套设施尚不完善。背后原因则与前几年文旅地产的“高歌猛进”式发展有关。

  2016年,文旅地产开发热潮迭起,在上海迪士尼即将开园时,万达掌门王健林曾扬言要与迪士尼乐园竞争,他戏称,“迪士尼不该来内地,好虎架不住群狼。”不过不久后,万达便以转卖资产的方式退出。2018年10月,融创中国宣布出资62.81亿元,收购万达原文旅集团和13个文旅项目的设计、建设和管理公司。

  接棒“叫板”迪士尼乐园的是恒大集团。2017年,恒大集团推出“恒大童世界”,宣布该乐园将面向2-15岁的少年儿童。据其财报显示,恒大童世界是全球唯一的“全室内、全天候、全季节”大型主题乐园。每个恒大童世界乐园辐射半径500公里,辐射周边人口8000万。

  目前,15个童世界项目已布局完成,按照目前的建设进度,恒大童世界的开园时间最快也要等到2022年,是否能够抗衡迪斯尼乐园尚未可知。除此之外,恒大水世界也是恒大文旅产业布局的重要产品,预计未来三年将在全国布局20–30个。

  除了少数头部房企还在深耕文旅地产外,近年来,许多企业退出了这一赛道,原因是地产的高周转销售模式和文旅产业的长周期经营模式,存在本质差别。

  面对背靠“文化帝国”的迪士尼乐园,由地产商主导运营的本土主题公园在文化软实力上很难达到同样的影响力,但通过不断优化产品设计、提升服务质量、完善配套设施,国内入局者也可以在能力范围内服务好广大游客。

  尾声

  比起休闲娱乐场所,迪士尼乐园在人们心中更像是乌托邦式的城市空间。1955年,世界上第一个迪士尼乐园在美国加州打开了大门,落成纪念碑上的文字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

  “所有来到这片乐土的人们:欢迎您。迪士尼就是你们的家园。年长者在此重温逝去的美好年华……年幼者在此品尝未来的期许、挑战。”

  那些盛大的花车游行、夜幕降临时璀璨的烟花表演,构筑的正是这个乌托邦式的梦。国内从业者的入局时间晚了多年,面对迪士尼乐园这位业界前辈,需要学习的地方依然很多。规模和营收的快速扩张固然可喜,可要想撼动迪士尼乐园作为文化地标的地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迪士尼之后,下一个为众人造梦的又会是谁?上海迪士尼重新开放后,你会选择去迪士尼还是本土乐园?欢迎转发留言告诉我们。

  致谢:

  在本文写作过程中,感谢新旅界创始人兼CEO李阳提供的文旅地产行业洞察及独到见解。

  参考资料:

  1.《疯狂动物城开工 扩建能救上海迪士尼吗》2019年12月10日 北京商报

  2.《蔡云:疫情倒逼商业和文旅地产理性发展》2020年4月10日 中国网地产

{{num}} 全部展开
0

好文章,支持一下!

0

好文章,收藏起来!

本文转载来自:亿欧网 刘一诺,不代表赢商网观点,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赢商网,电话:020-37128209;邮箱:news@winshang.com
参与评论
未登录
你可能感兴趣
添加到收藏夹
×
×扫描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