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午间,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公告,在损失近两个月开发建设、销售时间的情况下,首九个月,本集团连同合营公司及联营公司累计完成合约物业销售总额为人民币2571.9亿元,同比上升4.3%。
于第三季度,本集团以权益地价合共人民币417.7亿元在内地13个城市购入23幅土地,新增总楼面面积457万平方米(实际权益为457万平方米)。
截至9月30日止九个月,本集团的经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183.0亿元,同比上升12.1%,经营溢利为人民币388.2亿元,同比上升1.9%。按本集团8月24日已公布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计算,即本集团于第三季度的经营业务收入为人民币296.7亿元,经营溢利为人民币75.6亿元。
于9月30日,本集团的银行结余及现金为人民币964.1亿元,净借贷比率则为39.97%。中海表示,集团现金充裕,财务稳健,有信心应对挑战并把握相应的市场机会。
另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此前10月22日,中海宏洋披露,截至前三季度,集团收益为人民币280.8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6.9%;经营溢利为人民币68.53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15.3%。集团于第三季度的收益及经营溢利分别为人民币119.73亿元及人民币24.51亿元。
9月25日,中海以28.56亿元斩获东莞松山湖最贵地块,这也是该公司10天内第二次在东莞拿地,此外目前东莞市楼面价第一纪录也保持在中海手上。
9月25日,中海以28.56亿元竞得东莞1宗商住地,折合可售楼面价25854元/㎡,刷新松山湖地价纪录;宗地面积约4.33万㎡,建筑面积约13万㎡。
上半年,中海营收上升11%至886.3亿元,股东应占溢利为205.3亿元,同比下降3.7%,行政总裁张智超表示,集团有信心完成4000亿港币销售目标。
2月,中海在深圳、北京等地收购11宗地,新增土储共约273万㎡,拿地投入的资金达到147亿,高于当月销售金额的133亿,足见其对规模的渴求。
中海1月销售258.26亿港元,同比增长30.32%,并在佛山、杭州、北京、广州收购4幅地。同时,中海继续通过资本市场,为这场规模战输血。
中海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74.2港元,同比增长约10.92%;溢利78亿港元,同比增长约9.7%。
泰禾公布最新业绩,前三季度亏损19.73亿元,营收同比减少86.75%至28.07亿元。截至2020年9月30日,泰禾已到期未归还借款金额为459.05亿元。
海印集团宣布,旗下海印天新将租用广州天河新天地负1层至地上3层多间商铺,面积约1万㎡。天河新天地建面约10万㎡,1-5层为购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