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谢康玉
出品 | 36氪-未来消费(微信ID:lslb168)
业绩本就连年下滑的H&M,还没从行业衰退、疫情影响的双重打击下走出来,这又雪上加霜的摊上事了。
因抵制新疆棉花带来的舆情影响,H&M在24日陆续被包括天猫、京东、拼多多、唯品会、苏宁等在内的多家电商平台下架,目前在上述这些平台搜索H&M、HM等关键字,已搜不到相关商品。包括新浪微博、今日头条在内的热搜榜单里面,接近一半热门话题都与H&M及新疆棉花有关。
事情的起因是,H&M集团在此前发布的一则声明中表示,不与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也不从该地区采购产品原材料。声明一出立即引发了网友们不满:一边抵制新疆产品,一边又想赚中国人的钱?
3月20日,H&M集团发布了一份尽职调查声明,这份声明称:H&M集团对来自民间社会组织的报告和媒体的报道深表关注,其中包括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强迫劳动和宗教歧视的指控。
H&M在声明中表示,我们不与位于新疆的任何服装制造工厂合作,也不从该地区采购产品/原材料。声明称,新疆是中国最大的棉花种植区,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供应商从该地区与“更好的棉花计划”(BCI)相关的农场采购棉花。由于在该地区进行可信的尽职调查变得越来越困难,BCI已决定暂停在新疆发放BCI棉花许可证。这意味着我们产品所需要的棉花将不再从那里获得。
据了解,所谓新疆存在“强迫劳动”、“歧视少数民族”,此前已被外交部在多个场合予以辟谣。
今年3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所谓新疆存在“强迫劳动”、“强制绝育”等“侵犯人权行为”,是个别别有用心的所谓学者和机构蓄意编造和散布弥天大谎,违背公理良知,中国人民强烈愤慨。在这之前,赵立坚就曾对该问题表态:所谓新疆存在“强迫劳动”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其目的是限制打压中国有关方面和企业发展。
此外,H&M所提到的BCI此前也以辟谣了此事,其微信公众号在年3月1日发布的《关于新疆问题的重要申明》中表示,BCI中国项目团队严格遵照BCI的审核原则,从2012年开始对新疆项目点所执行的理念第二方可信度审核和第三方验证,从未发现一例有关强迫劳动的事件。
24日,舆论不断发酵,不仅是电商平台,与H&M相关的各方都人人自危,纷纷站出来表示要与其“划清界线”。
代言人黄轩通过其工作室微博声明,其与H&M品牌已无合作,“坚决反对以任何形式企图对国家及人权进行抹黑造谣的行为”。宋茜工作室也发布发声明,表示目前与HM目前没有任何合作关系,“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抵制一切针对中国的污名化行为”。
连作为BCI组织成员的安踏,今日晚些时候也通过官方微博安踏体育发表声明称,正在启动相关程序,退出该组织。声明还称,安踏一直采购和使用中国棉产区出产的棉花,包括新疆棉,在未来也将继续采购和使用中国棉。
中国市场作为H&M的第四大销售市场,本就是H&M的重要市场,对其业绩有着重要影响,尤其在疫情影响仍在持续的当下,中国作为经济恢复最快的国家,是最有助于拉动其业绩增长的市场。
H&M集团于近日公布的2021财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受欧美第二年轮疫情爆发的影响,在截至2月28日的三个月内,H&M集团的销售额同比暴跌21%至400.6亿瑞典克朗。
早些时候H&M集团曾对外表示,截止2021年1月27日,大约有1800家门店因为新冠疫情而暂时关闭,相当于总数的36%。而即使营业的门店也因为营业时间减少、门店顾客数量受限、门店面积有限等原因,导致销售额下滑。如今又在中国市场被全面抵制,无疑是雪上加霜。
中国人民已经行动起来了,H&M必将为它的选择付出沉重代价。
4月15日BCI下架“抵制新疆棉花”声明;据报道,中国版BCI“未来棉花”计划加速推进中,该计划已于两年前启动,在今年1月取得较大进展。
近日,H&M宣布将关闭西班牙30家门店,其中包括27家H&M门店和3家COS门店;并且解雇1000多名员工。
H&M“碰瓷”新疆棉事件的“幕后推手”BCI仰仗22%全球棉花产量的控制权,试图通过禁用新疆棉花排斥中国供应链。
去年耐克大中华区收入预计超500亿,李宁、安踏全年营收仅144.57亿和355.12亿。李宁虽有国货光环、国潮标签加身,但其“上位”之路并不容...
锐步母公司阿迪达斯要求有收购意向的买家于下周提交首轮竞标,知情人士透露,安踏、李宁或加入竞购锐步,Fila、Wolverine等同样感兴趣。
一季度国产运动品牌业绩大涨:安踏品牌收入增长40%-45%,李宁除童装线外整体零售总额增长80%-90%,361度主品牌零售额录得高双位数增长……
消息称,Forever 21母公司ABG递交了IPO申请,估值规模达100亿美元。过去1年,ABG收购了Brooks Brothers、Forever 21和Barneys百货。
关键词:Forever 21ABG 2021年05月28日
Forever21、NEW LOOK、Pull&Bear等多个快时尚品牌退出昆明,muji、ZARA撤店。难道在昆明,快时尚也越来越不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