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泉州,一座经济总量连续22年保持福建省第一的城市,却不得不承认在过去其知名度不及福州和厦门。而如今,当“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泉州无疑赢得了世界的关注。
20年申遗路终成功,泉州的城市发展也站上了全新的起点。在此大环境下,赢商网将目光聚焦于这座城市的商业市场,推出泉州商业观察系列报道。此为第一篇:泉州商业发展史。
1
街区商业和百货盛行
(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
泉州,一座被誉为“东方第一大港”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便奠定了繁华的城市商业基础。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上世纪50年代的泉州,街区商业和百货是这座城市的主流商业形态。而这其中,中山路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典型代表。这条贯穿城市南北的传统商业街区,可称的上是泉州商业变迁的见证者,为城市居民留下了时代的记忆。
彼时,中山路上的南国、建成百货便在彼时商业资源匮乏的年代,满足了城市居民的物质生活需求。随后的时间里,只有一层的南门百货(1991年翻建成七层楼)、只开九间店的九间百货(后来发展成二层十七间店面)相继入市,中山路的商业味道愈发浓厚。到了1979年,泉州钟楼百货商场正式开门营业,凭借着商场优越的地理位置、宽敞的经营面积,成为了80年代泉州最潮流、最受欢迎的商场。
这一时期的中山路,除了众多百货商场里的各类生活用品、新潮商品丰富,图书文具业、照相业、甘味业、药业、金融业、制花业、电影业等各类生活服务业态同样应有尽有。浓厚的商业氛围、旺盛的人气,加之街道两旁融入南洋和闽南传统特色的柱廊式骑楼,彼时的中山路,被老一辈泉州人称为是“泉州的王府井”。
对泉州人而言,中山路不仅承载了泉州的商脉,也同样反映着泉州的文脉,是一个极具代表的时代印记。在城市商业焕然一新的当下,中山路虽然逐渐褪去了“黄金商圈”的光环,但其历史地位依旧不可撼动。
2
大型商超不断兴起与迭代
(上世纪90年代)
时代在发展,城市在更新,商业形态也在不断进化。上世纪90年代初,泉州大型商超形态开始发展。
1992年,泉州第一家超市——隆泰超市开始营业。至此,各大商超品牌在泉州相争落地,并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迎来超市发展的高潮。资料显示,这一时期泉州市场上好邻居、奇龙、富华、百姓、安盛、捷龙、永相逢等众多超市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观点认为,彼时的泉州市场形成了以连锁超市为主,其他零售业组织为辅的商业新格局。
只可惜好景不长,初期蓬勃发展的商超并没有实现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1999年,泉州第一代超市代表之一的好邻居超市倒闭,而其他多个品牌商超的经营规模也出现萎缩现象,这无疑意味着泉州超市行业开始进入整合阶段。
实际上,泉州商超行业洗牌一直维持到21世纪初,距好邻居闭店仅2年,又传出隆泰超市闭店的消息,曾经风光占尽的钟楼百货也在2001年宣布停业。资料显示,钟楼百货闭店后,由奇龙百货接手经营,再后来由新华都接手,彼时大楼上还一度出现两个百货公司的名字。
2002年,号称泉州最大超市的太阳城超市自当年1月开业后,仅41天,又在喧闹声中关闭。
在超市行业面临重整同期,又一全新商业形态在泉州出现,即“超市+百货”的商业形态。1997年,首家中闽百汇商场在安溪凤城镇开业,商场总面积约6400平方米,商场内覆盖黄金珠宝、家电百货、服饰品类、超市等多业态,一站式满足了消费者的生活需求。两年之后,中闽百汇于泉州城市再下一城,泉州城区商业又一次升级。
图片来源:中闽百汇官网
3
新型百货崛起,购物中心开篇
(2000年-2010年)
自中闽百汇商场之后,新华都、大洋百货等具有现代化经营管理理念的百货商场开始在泉州发展。
2002年下半年,新华都首进泉州,以“百货+超市”组合形态的新华都购物广场丰泽店投入营业;2003年1月,大洋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设立的第四家分店——大洋百货在泉州温岭路福华商业中心落地;2004年底,新华都泉州市区第三家大型购物广场——新华都百货(汇金店)在温陵南路南端开业……
图片来源:大洋百货官网
彼时,业内就有观点指出,“新华都和大洋百货不仅为泉州带来新的运营模式和理念,还促进城市新商圈的形成,导致泉州商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城市核心商圈由原来以中山路为核心的局面,逐渐演变为中山路商圈、田安路商圈、新车展商圈三足鼎立之势。”
这一时期,除了百货业态蓬勃发展,购物中心时代的新篇章也随着石狮德辉广场的开业而开启。
2005年开业的石狮德辉广场建筑面积约13.9万平方米,集超市、零售、餐饮、休闲娱乐等各种业态于一体,是大泉州内首个购物中心项目。同一年开业的还有SM晋江国际广场,这是国际巨头SM集团在福建落地的第二个项目,商业建筑面积超17.6万平方米,是彼时福建省内最大的综合性购物中心。
图片来源:SM中国
紧接着2006年,5万平方米的嘉信茂广场(2011年更名为“凯德广场”,现更名为“印象汇”)开业,泉州市区终于迎来首个购物中心项目。
2007年,麦德龙全球第37家商场落地泉州丰泽区云鹿路,商场销售总面积达7260平方米。这是该品牌在福建开的第3家店,也是当时麦德龙在华南地区的首家两层商场。
几年间,泉州商业层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零售供应模式也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4
城市综合体时代开启
(2012年开始)
虽说2005年泉州就出现购物中心形态的商业,但随后的7年间,泉州却依然鲜少有购物中心形态的商业亮相。直到2012年,晋江万达广场和浦西万达广场相继开业,购物、休闲、娱乐、餐饮、社交、商务、住宅等多重功能汇聚于一体,泉州正式开启了“城市综合体时代”的新纪元,城市商业也开始走向全新的高度。
图片来源:万达集团官网
随后的几年,伴随着各大区域中心的高起点规划,城东、东海、桥南等区域成为众多商业巨头争先抢驻的高地,泰禾、中骏等实力房企纷纷进驻,泉州的商业格局也逐渐向多极化发展。
如今,不仅有万达广场、中骏广场、泰禾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落地泉州主城区,晋江也同样是万达广场、SM国际广场、宝龙广场、新城吾悦广场等众多巨头的争抢之地,而石狮、南安、惠安等周边地区的商业综合体项目也不在少数。泉州商业已然一派欣欣向荣之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边是大型商业综合体拔地而起,另一边在市场不断升级之下,众多百货、商超却因消费模式的变化而黯然退场。
2012年,零售行业进入下行通道,超市业态首当其冲走入“寒冬季”。因市场竞争激烈,经营每况愈下,安盛超市于当年6月关闭位于丰泽街与祥远路交界的一家门店。
2013年,刺桐路沃尔玛超市关闭;捷龙超市涂门街店、新华都汇金店均关闭。
2014年,昔日晋江一代商超之王浪潮百货停业;泉州市区新门街新华都关店;入驻泉州经营不到两年的天虹商城退出该城市;泉港奇隆超市易主。
2015年,捷龙超市全线退出零售市场;永辉超市泉州东街店关闭,晋江万达百货关闭。
2016年,营业不到两年的泉州来雅百货将于当年3月底关闭……
商业的迭代实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当年轻消费者崛起,消费模式不断升级,商业的转型与创新势在必行。单纯的百货形态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转型或退场已是必然。事实上,回溯商业地产行业的发展史,从早期的商业街区,到满足日用的百货商场,再一站式购物中心,城市商业升级从未停止过脚步,“变”始终是行业唯一不变的主旋律。
伴随着城市的更新与消费的升级,泉州商业已然进入全新的阶段,而商业的升级,也反过来推动了这座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空间结构的变化。那么,眼下的泉州,商业分布情况究竟如何,赢商网将推出后续报道,敬请关注。
东风广场是奢侈品消费的集中地,恒隆广场、金俊广场、SKP呈现三足鼎立之势,注定是一场强者的博弈,一场城市的跨步。
支付宝开放平台发布国庆消费报告显示,全国商超卖场消费金额环比增长近40%,山东省零售商圈和便利店消费热度排名全国前十。
国庆期间,青岛市接待游客582.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0亿元;十大重点商超进账9.38亿元,台东步行街7天营业额超1.2亿。
有着“湾区都市”之称的东莞为何却带不动商业的进阶?本文将剖析东莞商业现状,深入探索东莞商业蕴藏的机会点及城市商业发展的未来前景。
东莞城区主要有以莞城区、东城区、南城区和万江区组成的四大主力市级商圈。四大城区共聚集了27个商业项目,体量达到219.7万平方米。
北京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闫指出,北京将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培育建设,打造2至3个千亿级规模世界级商圈,入境旅游人数年均增长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