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浪潮研究所
深圳官宣将放开对路边摊管控的9月,马上就要到了。
路边摊,其实是一个让人熟悉又陌生的场景。小时候非常熟悉的路边摊儿,似乎已经悄悄地升级了,变成了正规军“社区商业”。既有烟火气,又保障了食品卫生安全,现在对于媒体和资本来说,社区商业还有一定的门槛,算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蓝海。
其实无论资本媒体是否关注,人在哪里,烟火就在哪里,生意就在哪里。路边摊的进化历史,正说明了生意必然围绕人而生。看懂了路边摊的前世今生,也许就能更懂商业的未来趋势。
01
路边摊进化史
「从早期西方城市的路边烧烤摊儿,
到中国对东市西市的严格管理,
路边摊的命运早就被写好了。」
路边摊的升级和城市化紧密相关,换言之,跟人口的流动密切相关。
古罗马时期,路边摊就很受城市穷苦百姓的欢迎,他们住的地方没有炉灶,无法生火做饭,只能到街上买吃的。鸡汤是那时主要的吃食之一,还有面包和粮食做成的面糊也很热销。街上摆摊也很方便,成本低,风险小,客源足,烤架那么一摆,食客络绎不绝。
摊位多了之后,就面临和今天一样的问题——占道经营。为此城市管理者不得不出台法规规劝:1502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颁布法律,对街边小吃实施监管。
我国古代的管理者也倾向于这种规范经营。汉代,城市市场建设已很完整,大、中城市都设固定的市场,小城镇和农村也有固定的交易场所或定期的集市。规定也很严格,凡在市内营业的商人都要登记造册,列入市籍商人要交纳市租。
一直到唐代,类似的规定还依旧存在:尽管文化经济空前繁盛,但整个长安城只有东西两市,中午十二点才开门,太阳落山前七刻就关门,对于宵禁也很严。
从早期西方城市的路边烧烤摊儿,到中国对东市西市的严格管理,路边摊的命运早就被写好了。
从中我们能看到城市的演进历程:城市扩张,定会吸引大量劳动力涌入市场,他们对饮食、对方便快捷的需求,催生了路边摊这门生意。就像十几年前,路边摊生态十分繁荣,但繁荣之下,危机盛行:占道经营、食品安全、卫生状况等等问题层出不穷。
说到底,路边摊的生意,没有办法受到监督和监管,好赖全凭个人良心。就算现在,有些外卖店,不太好的食材该给你吃还是给你吃。烟火气是很重要,但吃完拉肚子,是需要有人来负责的。所以,越往后走,人们就需要更健康、更稳定、更好吃的东西……同时,人还是懒的,还是需要便利性。所以,靠近小区、社区附近的小型购物中心、社区商业,就这样形成规模了。
02
购物中心偷塔
「像什么空间、氛围、服务、
互动、食物…… 非常整体」
各地对路面的严格监管,让大批路边摊消失于街角。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从前依附于路边摊的食客,如何被满足?购物中心接纳了一部分人。
1996到2021年,我国城市化率从30.48%提高到64.7%,20多年翻了一倍,平均每年城镇人口增长超过2000万,相当于一些小国家的总人口,或者说相当于每年再造一个上海这种巨大的城市。城市化狂奔,带动服务业狂飙,近十年我国的服务业平均每年提高7.4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也保持在50%以上,哪怕是在疫情期间,也始终如一。
商场的高速增长,催生了像海底捞、西贝、喜茶这样的头部餐饮品牌,当然还有来自西方的餐饮巨无霸:星巴克,麦当劳,肯德基等等,以及一波一波排队4、5个小时的网红店,都是商圈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再后来,购物中心逐渐饱和,加上疫情的影响,商场客流量刷刷往下掉,2020年沙利文有个数据,说有一半的商场出租率低于 70%,一般来说低于这个数字,就说明很难盈利了。过去三年,购物中心每年新增开业量大幅下滑,从2019年的580多个缩减至2022年的360多个,跌了将近四成。
前面三年购物中心变得非常不好做,而且从快速的增量期、变成存量竞争了。政策有段时间鼓励夜间经济、夜市经济,鼓励摆摊,路边摊又重新回到我们的视野里面。
商场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搬出餐饮救场。餐饮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和服务,不仅需要实物在现场烹制,而且还提供给消费者优雅的环境和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换句话说,餐饮是商场里面为数不多难以被取代的业态,服务链路长,体验的维度:像什么空间、氛围、服务、互动、食物…… 非常整体。
在商场里,餐饮的日消费人次可以达到4400,是服饰业态的三倍以上,是当之无愧的“流量之王”。
发展初期,餐饮只是只是商场业态的补充部分,其业态的黄金分割比例为,购物:餐饮:娱乐为7:2:1。而在2021年,上海新开的9个购物中心,餐饮占比已经超过40%,俨然成为一座大型食堂。
03
藏在你家楼下的大生意
「2021年第二季度全国拥有11.5万个社区,
而小区的数量在45万左右。」
社区,就是你家楼下、小区附近。
对于路边摊来说,购物中心有点高不可攀,而社区商业对其更加兼容,更多的小吃摊变成了小吃店。
在上海有一条小街道,叫桂巷路,被改造之后叫桂巷坊。它实际上被建成了一个迷你的商圈,包括菜市场、糕点、餐馆、茶饮等,满足周围居民的衣食住行。
在深圳,10点以后一些人口密集区域,一些小店坐满人、甚至街沿上都摆满了桌椅。这就有一些冷知识:10点之后城管基本就不管了,所以路边摊又回来了,街沿、人行道上,也就熙熙攘攘、很多人。
在发现社区商业的苗头之后,我发现一些很惊人的数据:2021年第二季度全国拥有11.5万个社区,而小区的数量在45万左右。围绕这45万,做生鲜的钱大妈9年完成了四轮融资,开了3000家店;绝味用了11年,一只鸭做到了500亿元的市值(最高);还有百草园、洪九果品、鲜丰水果,也都是在社区卖水果走上了IPO。
社区餐饮更夸张,清真餐饮连锁紫光园、连锁品牌南城香,都在疫情期间扩张,新开直营店100多家。一间十平米的小店,日营业额能干到6万元。生鲜水饺袁记云饺也很牛,目前开店超过2000家,还在高速扩张。
有吃的,自然少不了喝的。海伦司小酒馆,也是开在社区附近。很多人对它的第一印象是位置偏,没有门面,周围几乎没有人气商业。但在晚上11点,还是有很多年轻人在排队,人气很旺。截至去年8月,海伦司已经在150座城市开了800家店,21年的营业收入达18亿元,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连锁酒馆”。
再说一个很多人“看不上”的社区生意:修脚店。“上病取下,百病治足”,说起来修脚这门行当已经有上千年历史了,可认真专研这行的人并不多,郑远元就是为数不多的专家,现在好像不兴说专家,那我们说行家吧。从他2005年开了第一家店开始算,到现在已经开了7000家,在此之前,我甚至没怎么听过。有常去的朋友吗?
其实我们对一下,从夜间的摆摊儿游牧族,到小区从小买到大的夫妻老婆店,到现在这类社区连锁店,其实他们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稳定性,其实在逐渐提升。
04
未来的形态
「社区商业的需求很刚性,而运营难度又很高,
一旦做出来了,就是护城河。」
社区商业在疫情中逆势扩张,那问题来了,我们是不是低估了它?社区的业态,普遍传统,因为大家都去购物中心、线上创新,反而忘了家门口,还有那么多夫妻老婆店。
所以这个机会就是,社区店的创新空间很大。传统模式下面的夫妻老婆店也好,水果店也好,其实是很不愿意进行改变的,因为它们非常分散,一般自己家、小本经营,利润已经压到最低了。只有一些新的玩家进入,才有可能带来改变。
我们发现深圳一家成立三年多、融资三次的牛大吉,很神奇:既是生鲜店,卖鲜牛肉;又是熟食店,卖牛肉卤制品;还是快餐店,卖牛肉饭、牛肉粉,同时又卖早点零食,牛肉干、菠萝包什么的。像今年很火的咖啡+牛杂,它也在卖。
可以说,人在哪里,生意就在哪里,人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
放在过去,你都不知道他做的什么生意。又像菜市场卖鲜牛肉的,又像是牛肉粉面饭的餐饮店。牛大吉创始人是这么说的,“牛大吉门店是一个小型的前置食品工厂”。
可能对前几年新零售还有印象的伙伴们会想到,你说的这个是不是前置仓。可能是,可能也不是。因为这种零售样态的创新,很有可能跟以往的都不太一样,而且你看社区的生鲜、水果、餐饮都还在不断的融资和变化,所以我们没有标准答案,还需要更多人去进行摸索。
第二个机会在于,社区商业的需求很刚性,而运营难度又很高,一旦做出来了,就是护城河。后来者该踩的坑,一个都少不了。因为这些连锁,都需要去满足老百姓每天需要的产品,而且是高频、刚性需求的产品,并且不能贵、都得高性价比。总部在北京的南城香,它也是做社区餐饮,选择比较多而且出品稳定。怎么做到的?人家在城市里有一个巨大的中央工厂在撑着。
第三机会点在于,未来社区连锁增长的空间也很大。到2035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80%,也就是说,将会有10亿人住在城里,住在在一个个社区里。现在发达国家社区商业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大概是60%,而我们一线城市只有30%,这是一块非常大的蛋糕。
我们每个人都是消费者。近两年很多数据在说,大家都在储蓄,没有怎么消费。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2021年住户存款增加9.9万亿元,2020年为11.3万亿元。
很容易理解,经过三年的影响,大多数人对待消费会更加理智,因为钱包扁了。吃个饭没那么讲究排场,那就省点算点,消费频次和客单价都有一定程度的下滑。而社区餐饮业态恰恰能满足这种特性,基本以刚需为主。
社区餐饮因为距离消费者更近就有了更多销售的机会。便捷性高,即买即得,容易让消费者形成依赖。比如说你楼下已经有了更便利的方式,可以去喝个咖啡,吃个味道还可以的饭店,那为什么又要和朋友约到购物中心呢?可能楼下就已经解决了。
如果楼下就能满足需求的时候,自然也就近水楼台先得月,远方想要吸引消费者,也就更难了。
所以,趁现在关注起来附近的这些万亿级别的生意吧,很有可能今天你看不起,明天让你高攀不起。
参考资料:
1.FoodTalks全球食品资讯网
2.城市与社会︱消失在都市街头的路边摊主_澎湃研究所_澎湃新闻-The Paper
3.【红餐品牌研究院】餐企扎堆进社区,家门口藏着大生意!
4.【高禾】社区商业白皮书
中央文明办明确表态,不再将流动商贩等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意味着“小吃小喝”迎来政策红利,成都、山东、兰州等地已获成效。
不要把这些当作学问和功课,而是希望我们永远都有对商业开放包容的好奇心,这才是商业人持久成长的心力。